首页 优秀范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28 17:44:53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 新航路开辟 反思

初中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普及历史常识的理念,还要树立公民教育和育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新航路的开辟》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二子目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的学习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背景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晰;但本课内容叙述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到欧、亚、非、美地区,内容繁杂且抽象,有一定难度。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中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这两个字目分两个课时来进行讲授。而笔者意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课的设计来将自身对新课标的理解付诸实践。

一、兴趣的激发

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生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起点和内在动力的源泉。而一个新奇、有趣、点题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的积极作用。在本节课的导入设计上,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14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图1)和16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图2)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图对中国人模样的描绘有何不同。笔者之后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同样出自《马可·波罗行纪》的插图对中国人的描绘有如此大的区别呢?”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及问题的设置,笔者将课程导入新航路的开辟以此吊起学生学习本课的胃口。

图1:14世纪《马可·波罗行纪》

中的插图

在处理课程第一部分也是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展示史料让学生分析和探究。初三的学生对材料分析的能力较欠缺,他们面对材料的第一感觉是比较复杂,比较难,有一种抗拒心理。为了保持学生对本课的热情,笔者首先展现了中世纪西欧人眼中的世界地图(图3),让学生意识到中世纪西欧人的思想文化以天主教为中心的特点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无知。紧接着,笔者展示了一幅15世纪从拜占庭传到西欧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图4), 让学生说出这幅地图与现在世界地图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其局限性,但之后笔者提醒学生该地图在当时的西欧已经是比较先进、比较科学的,同时是最早一批西欧航海家所使用的地图。之后,笔者简介托勒密的一些地理观:“博哈多尔角在托勒密眼中是死亡之角,这里附近的海水终年沸腾,并且这里还有魔鬼存在,会将过往的船和人抓入海底。”笔者如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欧人出去航海是克服着极大恐惧心理的。为了进一步突出西欧人航海的困难和危险及其航海的狂热,笔者随即通过多媒体展现出两个材料:

材料一: 达·伽马船队,出发时170人,生还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时268人,生还者18人

材料二: 西班牙笑话:“每一个出海人的身后,都有1500个候选人在港口等待接代他的位置。”

这两个材料让一些学生觉得匪夷所思,他们立马提出:“为什么那些航海人明知危险重重可仍要争先恐后去航海呢?”以上设计没有开门见山讲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而是引发学生自身的疑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自身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

图3:大航海前欧洲人眼中的世界 图4:托勒密描绘的世界地图

二、思维的激荡

新课标提倡:“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始终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智力发展的空间。如上述,在学生对西欧人冒死去航海的原因产生了疑惑时,笔者自然而然过渡到了对本节课重点的讲述。教材中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只是简单地归结为西欧人为了追求东方的财富。仅凭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新航路开辟事实上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也很难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笔者采取材料解析法来突破重点,并以此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解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笔者展示材料如下:

材料一:哥伦布在1503年寄自牙买加的信中说:“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马可?波罗关于西潘古的描述:“据有黄金,其数无限……金多无量,而不知何用。”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四:(15世纪)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又把葡萄牙推向了历史的前台,撬动历史的主角就是这些今天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胡椒粒。

——原葡萄牙航海纪念委员会主席若尔金·麦哲伦

材料五:迪亚士在非洲西海岸克洛斯角对水手演讲:“我们必须听从上帝的指挥,把福音传到我们一生所能到达的最远处,让基督的光明普照黑暗的时代。”

——姜守明《世界尽头的发现》

当然,作为初三的学生,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独立解析材料有一定难度,毕竟他们的理性思维还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因此,笔者加以一定的引导和组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学生的反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此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当时航海家航海的理由已经很充足了,但是航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你们觉得这些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该问题的思索当中,凭借他们对航海的理解各抒己见,活跃起课堂气氛。

在处理本课第二部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笔者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因为教材比较详略地介绍了四位航海家及其成就,所以笔者意图通过该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笔者首先在多媒体展示了包括四位航海人物、航海时间、成就、国别及所受支持的王室的表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后完成表格的填写。之后,笔者结合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5)设置了几个问题: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航线具有什么特点?达?伽马到好望角的路线与迪亚士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笔者主要想考察学生的观图能力,并进一步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达?伽马之所以直航好望角是因为他总结了迪亚士的经验,使学生意识到这些航海家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其开辟了一条新航路,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关于哥伦布和麦哲伦,笔者继续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一个法国地理学家这样评价哥伦布‘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图中麦哲伦的船队所走的路线为什么在经过菲律宾后上面标注的是麦哲伦同伴?”一些学生之前已经对哥伦布及麦哲伦有所了解,笔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进一步给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锻炼他们动口说的能力。

图5: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6:拉普拉普像和麦哲伦纪念碑

在处理本课第三部分也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笔者通过一幅图片进行切入。该图片是座落在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图6),近处的是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笔者之后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面对这遥遥相对的纪念碑,相信你们内心会产生无限感慨。你们对新航路的开辟有怎样的感想?该如何评价它呢?”笔者在此意图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最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进行了概括。此后,笔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笔者期冀通过该设计联系中西,让学生不仅在微观上了解新航路,更从宏观上来认知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时空上的影响。

三、情感的激励

除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外,新课标倡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育家杜维也认为:历史是形成人类道德品性最优良的学科,是“永恒且具有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2]可以说,历史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当今新课标对历史教师的重点要求之一。因此,历史教师需挖掘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教育及引导。在这一部分,笔者在讲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设置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航海家身上学习什么精神?”笔者此举意图让学生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并教育他们要拥有勇于面对困难且坚持不懈的精神。此外,在课程的最后,笔者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有些人提出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给亚非拉带来了现代文明,亚非拉殖民地承受的苦难和伤痛是这些地区走向现代文明的代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笔者及时引导:“从现代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来看,无论哪个国家、民族、族群,他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任何自诩为优等文明的国度或民族,为谋求自身发展而不惜牺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权益,这都是我们应该批判的。尽管历史是如此,今天的现实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希望人类的明天是在和平的环境中求得共同的发展。”笔者通过以上内容将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力图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文明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结,就是为了再出发。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要懂得如何去学,如何去教,还要学会如何去反思。正所谓“教然后而知困”,教学反思是知觉、分析与提炼过去经验的手段,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在上完该课后,在进行反思后也发现教学设计的问题所在,该课的中心和灵魂并不明显。教学设计的中心是指所有其他目标所指向的、在教学结构上处于中心地位的、所有教学环节都为之服务的特定教学目标。[3]上海著名教师包其昌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笔者在本节课的定位上期冀实现以方法训练为中心的课程,可是又想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比较充分的认知。但是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在难以取舍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虽然比较理想地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教学容量比较大,课堂节奏显得略快。因此,笔者认识到一趟好的课不在于目标有多少,多好,而在于最后学生掌握的有多少,有多好。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取舍,不仅让课堂有血有肉,还要有灵魂,让课堂充满鲜活感和感染力。

综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到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给予情感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历史的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中学历史教师作为教育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努力将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更具魅力,以适应新课标及时展的要求。

注释:

[1]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2篇

论文摘要:有关西汉太学设立的时间,自古及今争讼纷纭。本文认为,东汉以降太学、辟雍关系在思想观念上纠缠是造成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东汉现实政治生活中,两者虽在目的、功能上有部分重叠,但地点上分离,各自拥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两者却被混而为一,以辟雍指称太学。此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太学与辟雍的分离,是教育日益显示其独立性的表现。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太学作为阐明五经要义、培养行政后备人员、实现儒家教化社会的重要机构,在两汉的政治社会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古往今来前圣先贤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从晋朝尚书郎晋灼在其《汉书集注》中根据天子在曲台行射礼而下了“西京无太学”的论断之后,围绕太学创建时间的问题聚讼纷纭,直到现代,学者们依然在此问题上纠缠不休,不能达成共识。姜维公博士在《汉代学制》一书中对此问题的古今争讼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争论的共同点是将有没有独立校舍作为汉代太学创建的重要标志。既然太学的设立有明确的标志,每种观点的论者都引经据典地论证,但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么多学者殚思竭虑、严密论证依然没有定论?西汉有无太学的问题。在两汉时期并没有引起过任何的疑问,为什么后代反而在这个问题上会产生分歧?笔者认为:东汉以降,拥有各自独立地位的辟雍与太学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混淆并以辟雍指称太学,是晋灼作出论断以及古今聚讼的根本原因。 

 

一、两汉时期。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辟雍与太学 

 

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孙弘、太常孔臧等根据武帝的诏书,提出建设太学的具体计划:“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汉武帝接受建议,西汉太学建立。西汉中后期,太学的规模和影响呈日益扩大之势。辟雍是周代的大学教育机构,作为追寻周代精神而起的机构是在西汉后期儒学全面向政治渗透的背景下被提上日程的。成帝时“丞相大司空奏请立辟雍,案行长安城南”,结果因成帝驾崩未能成行。平帝时王莽专政,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汉很快被王莽所篡,新朝国祚短暂,辟雍在西汉存在的时间很短。 

东汉建立后,儒学在皇权的支持下落实到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太学、辟雍很快在洛阳修建起来“建五五年,乃修起太学……中元元年,初建三雍”。太学和辟雍在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子版《后汉书》中查询到辟雍出现69次,太学出现109次。我们知道,周的文化精神虽是汉政府效仿的对象,但是建立在家国合一,宗法血缘之上的礼乐制度已经消失在春秋战国的战火硝烟之中。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汉代文化建设虽重视礼乐文化传统,但内容和形态上都与周有本质的不同,这就决定汉代的大学“太学”与周代的大学“辟雍”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实际的运作中两者地点分离,两者各自具彼此不能替代的功能。 

1 两者各自有独立的建筑。“光武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明帝时辟雍始成,欲毁太学,太尉赵熹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这则史料明确地表明了在东汉。太学和辟雍是作为两个机构存在,各自有各自的建筑。太学先建成,辟雍后建,但是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汉书·明帝纪》注释中引用《续汉志》的资料讲到在举行养老礼时的程序:三老、五更“皆齐于太学讲堂。其日乘舆先到辟雍礼殿,坐于东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太学和辟雍拥有各自的建筑,太学的标志建筑是讲堂,辟雍是礼殿,两者有一定距离,但是距离不会太远。考古的遗址发掘也证明了两者是互不统属的建筑:王仲殊《汉代考古概说》中绘制的东汉都城平面图上,两者在都城外东南方向,相临而建,辟雍在太学南。考古报告指出:“太学的遗址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周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另一部分在它的东北约100米处,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明堂和辟雍建于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56年),在平城门和开阳门外约1000米处,辟雍在东,明堂在西,相距约150米”。 

2 两者各自有独立的功能。三国魏国名臣王朗谈到汉代历史说:“辟雍所以修礼乐,太学所以集儒林,高襟所以祈休祥”;晋朝纪瞻也有基本相同的看法:“辟雍所以班礼教,太学所以讲艺文”。东汉时,辟雍主要的功能是举行养老礼和大射礼。《汉官仪》记载“辟雍去明堂三百步。车驾临辟雍,从北门人。三月、九月,皆于中行乡射礼”。《后汉书》中记载的明帝、和帝、顺帝在辟雍中的活动是举行飨射札、养老礼。《白虎通·辟雍》:“大学者,辟雍,乡射之宫”。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五十九云:“案乡大夫之射,不得在辟雍,而班氏以辟雍为乡射之宫者,乡与飨通,即诗大雅灵台孔疏引韩诗说所为春射秋飨也,依其说,则辟雍为天子大射之宫”。辟雍中的典礼仪式一方面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同时作为皇帝施政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建制的一部分,它通过象征性的仪式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上面引用《续汉志》的资料中三老、五更到辟雍后:“天子迎于门屏,交拜,导自阼阶,三老自宾阶升,东面。三公设几杖。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俎,执酱而馈,执爵而醑。五更南面,三公进供,礼亦如之”。在整个程序中,皇帝处于尊位,从象征尊位的阼阶进礼殿;象征社会生活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只能从宾阶进入礼殿。之后的讲经更是耐人寻味:“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皇帝正坐讲经,意味着皇帝即是君又是师拥有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力,经学大师只能如弟子一样听讲问难,丝毫没有一点为君师的特权。 

光武帝时戎马未歇,就着手修建太学。顺帝时修缮太学“乃更修黉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几乎每位皇帝都要亲临太学,视察工作,并且给予太学师生各有等差的赏赐,以示优容。太学在东汉的功能主要有一、为政府培养行政人才。“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董仲舒建议在太学设立后得到了实施。通过考试选拔,博士弟子进入行政系统。东汉时随着太学人数的增多,政府从太学选拔人才的路径越来越广:东汉初太学的考试设甲乙两科;质帝时,规定不再分科,岁试只取高第“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桓帝时,废除了取官的名额限制,以通经多少作为录用迁升的标准,并更定课试办法,两年一试。二、太学是全国的学术中心。这里汇聚了著名的经师讲学论道,赵翼在《陔余丛考》中专门列出“两汉时受学者皆赴京师”条:“经义之专门名家,惟太学为盛,故士无有不游太学者。及东汉中叶以后,学成而归者,各教授门徒,每一宿儒门下著录者至千百人。由是学遍天下”。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议郎蔡邕、张训等正订六经文字,刻成熹平石经,立在太学的讲堂外,作为经书的标准版本,“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二、东汉时期,人们思想观念中的辟雍与太学 

 

如上所述,辟雍、太学在两汉是各自具有独立地位的机构。然而,在东汉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两者却被混而为一,主要表现是用辟雍指代太学。 

王充《论衡·骨相》篇中有“韩太傅为诸生时,借相公五十钱,与之俱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我们知道,汉武帝时辟雍还没有营建,王充所指只能是西汉的太学。蔡邕在《明堂论》中明确地指出两者是异名同实:“故言明堂,事之大,义之深也。取其宗祀之清貌,则日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日太庙。取其尊崇,则日太室。取其向明,则日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日太学。取其四面周水圆如璧。则日辟雍。异名而同事,其实一也”。《史晨碑》:“臣伏见临璧雍日,祠孔子以大牢,长吏备爵,所以尊先师,重教化也”。笔者以为此“璧雍”并不是指洛阳的辟雍是指洛阳的太学。学校师生祭祀先师的礼仪称为释奠礼:“周制,凡始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礼记·学记》载“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学礼的祭品只有野菜、钱币而已,东汉时祭品升格为太牢。《乙瑛碑》载太常祠曹掾冯牟和史部玄答复司徒司空的询问:“故事辟雍礼未行,祠先圣师。侍祠者,孔子子孙,大宰、大祝令各一人,皆备爵。大常丞监祠,河南尹给牛羊豕鸡口口各一,大司农给米祠”。光武帝“冬十月,还,幸鲁,使大司空祠孔子”。章帝“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孔子虽是万世师表的圣人,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是“素王”。祭祀的仪式不是如养老礼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而是“乃命有司行事”,《乙瑛碑》记载主持祭祀孔子的是大常丞监祠,既体现尊师重教的圣意,又不失至高无上皇权的威严。另外。在《乙瑛碑》中“故事辟雍礼未行,辞先圣师”明确的说明了辟雍礼与祭祀先圣的释奠不是一回事。查阅《后汉书》、《汉官仪》等典籍,辟雍内举行的典礼主要是养老礼和飨射礼,并不见祭祀孔子的礼仪,这应该不是文献记载的疏漏。所以,史晨所见的天子临雍,应该是在太学内命有司祭祀孔子。 

从蔡邕著名学者观念以及记录着当时语汇的碑刻和王充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得出符合逻辑的推测:辟雍即为太学的思想应该存在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汉代辟雍、太学的兴建都是为实现教化民众的目的。东汉政治、社会儒学化的过程中,太学、辟雍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发挥教化的作用。太学内研习学问紧密配合为维护皇权的礼制建设的需要。“夫太学者,礼仪之宫,教化所由兴也”东汉建立之初的太学。在五经教授之外,另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礼仪的学习和实践:“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太初元年,梁太后诏日: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汉官仪》曰:“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三雍宫修成之后就由明帝主持的一系列礼仪被用于实践,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包含了尊君、尊老、尚贤、尊经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由太学和辟雍共同完成的仪式所起到的教化作用是空前的“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其所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太学本身的教育。二是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辟雍为太学是儒学思想中的概念,东汉时期随着儒学在东汉政治社会中霸语权力地位的确立,成为不证自明的常识。儒家思想中关于辟雍的认识在《白虎通·辟雍》有集中的体现:“辟者,象璧圆,以法天也。雍者,壅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辟之为言积也,积天下之道德也。雍之为言雍也,雍天下之残贼,故为之辟雍也”,辟雍不仅是教育的总纲,也是大学的称谓。《白虎通》是具有封建法典性质著作。我们知道当某种观念一旦和权力结合在一起,而这种权力又是绝对庞大,占据统治地位,控制主流话语,即是这种观念与事实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它完全能够自证自明,成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合法性。 

三、魏晋以来,人们观念中的辟雍、太学 

 

魏晋以后,战乱频繁、典籍散乱,加上经学衰废、世族门阀制度兴起,辟雍和太学建制逐渐没有严格的区分,这一方面是东汉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强化了这一观念。《三国志·魏书》载齐王三次在辟雍行释奠之礼。西晋时两者分开,释奠大学,飨礼在辟雍。《太平御览》五百三十五引晋尚书大事太常王彪:“魏帝使有司释奠于辟雍,此是魏之大事,非晋书旧典。泰始元康,释奠大学,不在辟雍,泰始五年,二行飨礼,皆在辟雍,不在大学。是则释奠于大学,行飨于辟雍,有晋已行之准也。”两者在政治生活中结合非常紧密。1931年河南偃师县西晋太学遗址出土的《西晋辟雍碑》记载了晋武帝和太子先后五次i晦辟雍举行大射礼和乡饮酒礼,还记载皇帝考察学生、奖赏太学师生等事迹,碑阴为立碑的四百多名太学博士和学生的名字。从这通碑中,我们已经很难分辨两者的不同了。 

南北朝以后,学校教育繁荣发展,辟雍建制缺失。唐朝归崇敬因辟雍礼阙,上疏请求重建旧制:“古天子学日辟雍……晋武帝临辟雍,行乡饮酒礼,别立国子学,以殊士庶。永嘉南迁,唯有国子学。隋大业中,更名国子监。今声明之盛,辟雍独阙,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百官们“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为由,拒绝实施。直到宋徽宗崇宁元年辟雍重新营建,此时,辟雍已经完全是学校的建制,是接纳州学上舍生升舍的贡士之学,相对与京城内的太学称为外舍:“凡州学上舍生升舍,以其秋即贡入辟雍”。《选举志三》在后人的思想观念中,汉代辟雍即为太学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元代马端林的《文献通考》中,辟雍被列在“学校”子目。他对有关辟雍的疑问已不能找到答案:“辟雍,王莽时方立之,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不过令其授学。而择其通艺者擢用之,未尝筑宫以居之也。…岂即辟雍?或另一所邪?”。之后,一些著名学者如王船山、戴震、黄以周、余嘉锡就此问题专门撰文对辟雍、太学的关系进行考辩。指出两者的区别。但在强大的习惯观念面前,他们的声音终是旷古之音,没有起到以正视听的效果。 

 

四、结论 

 

正是东汉以来人们在观念上将辟雍、太学混而为一,以辟雍指代太学,才会有晋灼将辟雍拥有的射礼功能作为判断太学是否存在的标准。如果晋灼指的“太学”就是“太学”的话,这一论断只能是个伪命题,因为前提是错误。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晋灼所说的西京无太学的“太学”,有指称“辟雍”之意,在晋时人们的观念中两者没有区别,这样晋灼之论也可以说是“西京无辟雍”。受此思想观念的影响,辟雍最显著特征即对空间面积的要求影响了后人对太学的判断。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原道》篇中指出:“教之为事,羲、轩以来,蓋已有之。观《易·大传》之所称述,则知圣人即身示法,因事立教,而未尝于敷政出治之外,别有所谓教法也。……治教无二,官师合一,岂有空言以存其私说哉?”三代时期,政教不分、政教合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混沌合一的社会要素不断发展增殖,其内部各方面逐渐显示出各自的内部法则和外部联系并成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原来附着于政治中的教育,在经过了春秋战国思想文化学术的发展以及士阶层的强大之后,逐渐显示出自己独立的特征,与政治逐渐分离“其后治学既分,不能合一,天也。官司守一时之掌故,经师传授受之章句,亦事之出于不得不然者也。”太学与辟雍的分离,正是教育显示其自身属性的表现。当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教育与政治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造成概念上的混淆。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赵北城高崇文,秦汉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4]陈寿,三国志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 

[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赵翼,陔余丛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7]高文汉碑集释[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 

[8]杜佑撰,王保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3篇

关键词 民国;职业教育;郑辟疆;蚕业学校;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2-0073-04

郑辟疆是我国著名的蚕丝理论奠基人和蚕丝教育家,他自1918年起,连续担任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长(及后来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达51年之久。早在1929年,他主持的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与杭州蚕业学校一起,被日本蚕丝业同业工会中央会称赞为中国的双璧[1]。他始终把办教育与振兴祖国蚕丝业紧密相联,总是按照社会生产的发展与需要来培养蚕丝技术人才,以自己的哲思睿智,设计并推动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形成[2]。在民国艰难的环境中,郑辟疆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以严谨的学风办学,培养出一大批富有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的,能够承担起革新蚕丝业的新型蚕丝技术人才[3][4]。

一、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师生

费孝通在《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一文中称赞郑辟疆是作为一个“一生为使别人生活得好起来而不计较报酬埋头工作的人”[5],是一个“忧国忧民,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不求人知”[6]的人。他说:“郑辟疆,一个从蚕学馆里受国家培养出来的青年,有机会去日本看到了当时先进的社会面貌,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怎样摆脱落后的家乡,而立志要去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7]费孝通写到:“他给我最深刻的形象是一个以身作则、教人做人的良师。他平时生活的一言一行都贯彻着先人后己的精神,使学生看在眼里,服在心里,油然产生向他学习的主动要求。”[8]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深刻影响,并内化为成长成才道路上坚定而持久的动力。郑辟疆捐赠私人积蓄于科学研究,用自己家产抵押以贷款办学,战乱中为保全蚕校东奔西走。20世纪20年代,应邀到女子蚕业学校执教的日本蚕丝专家白泽干先生曾经回忆道,郑辟疆校长有如圣人君子一样无欲恬淡,一心只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着想,过着极为质朴的独身生活[9]。为此,费孝通认为“我们应当一代比一代强,而事实似乎正是相反。要想在当前的知识分子中,找到一个像上一代的郑先生这样的人,有那样忧国忧民,舍己救人,不求人知的精神的人,我举目四顾,觉得不那么容易”[10]。

郑辟疆所倡导和推动的蚕丝改革,是一场艰巨的新旧斗争,可以说是从头做起,要在千百年所养成的习惯势力中,推陈出新,使科学技术扎根到千家万户的农民之中,需要他坚强的毅力和精神修养,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改革的决心变成改革的成果,他所倡行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之所以被众人接受和拥护,这与其德高望重、受到众人的崇敬和爱戴是分不开的。他以其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上下求索的理念,给青年学子提供了一部深邃的人生教科书,并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

1950年,年届70的郑辟疆先生担任公立蚕丝专科学校校长,至82岁高龄担任苏州丝绸工学院院长期间,他奔走呼号于从基层到全国人大、政协的各级机关。他在人大、政协会议发言时,言必称蚕丝业发展,言必称丝绸教育振兴,言必称蚕丝实业强国。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一位将生命与蚕桑事业融为一体的“蚕神”。他一生像一条春蚕,为人民吐尽了丝,然后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费孝通写到,“我想这对他并不会带来痛苦和烦恼,因为这是他为了完成他的使命必须付出的代价,受之如贻”。 郑辟疆在留下的手稿中写道:生存到止境,好比灯油尽,油尽灯自灭,永别无需惜……,一生无贡献,未尽人民责,徒餐三百石,无以报农人。从中可以看到他虚怀若谷、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格。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郑辟疆担任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他积极响应时代和责任的号召,带领同学上街游行,亲自向群众揭露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掠夺罪状。“女蚕”学校的学生受到校长爱国热忱的鼓舞和感召,毅然决然地取下了发髻上的日制发夹,削了竹簪来替代,以示抵制日货;还有的同学怀揣振兴祖国蚕丝事业的强烈愿望,立誓不嫁,立志将终身献给祖国的蚕桑事业[11]。

郑辟疆第一次给全校师生讲话,就从祖教民讲起,他激动地说:“我们是炎黄子孙,要把祖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现在世界上列强称霸,中国被蚕食,山河破碎,百业凋零,蚕丝业也落后了。我们要不惜献出个人的一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把祖国蚕丝业发展起来!”[12],以此鼓励年轻学生为振兴中国丝绸事业而努力学习。

1947年,为了表彰郑辟疆任职将近三十周年的业绩,女子蚕校校友会筹资巨资,建成礼堂一座。落成典礼上,众人一致提议将礼堂以郑辟疆的字命名为“紫卿堂”。郑辟疆却坚辞不允,他说服了大家,更名为“西陵堂”。传说西陵女是我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妃子,教民育蚕的始祖。郑辟疆在亲自撰写的《西陵堂志》中写道:“命名紫卿堂,予以不敢当此,爱题为西陵堂……实为四千年前蚕政创举值得吾人纪念,愿吾蚕业同志咸能继西陵遗教而广大之。”[13]

三、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

1918年,郑辟疆接任“女蚕”校长后,认为要使“女蚕”在复兴中华蚕丝业的宏伟目标中有所建树,必须先激励师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事业心,他首先提出了女蚕校发展的新方针,具体内容为: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树立技术革新的风尚;以自力更生和节约的办法,尽量充实实验设备及实习基地,提高教学质量;坚决向蚕丝业改进途径进军[14]。新方针的提出,使学校广大师生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前进方向,从而一扫因前景不明而造成的沉闷局面,为女蚕校的全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为了振奋学生的事业精神,郑辟疆特邀费迈枢作词,季饶西谱曲,创作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歌,并于当年九月初的开学典礼上正式颁布,歌词如下:宁沪苏常,淮海徐扬,膏腴壤,地利辟蚕桑……愈研而精,愈振而兴,盛矣哉,日上蒸蒸[15]。

校歌生动反映了女蚕校所面临的全新局面,鼓励年轻学生们立足江苏这片丝绸宝地,充分发挥女学生在蚕丝生产领域的天然优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以“经纶天下,衣被苍生”为终极追求,为挽回中国蚕丝业的权利,为重振中国蚕丝业的威名,为中国蚕丝业的复兴而奋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高度事业心。这首校歌也成为“女蚕”师生几十年间的精神源泉和奋斗动力。

在此基础上,郑辟疆又提出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诚、谨、勤、朴”的四字校训,推崇“诚则能谨,勤则能朴”之原则,他自己身体力行,为全校师生之表率。校训作为每一位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成为引导学校所有师生的行动指南。

在郑辟疆带领下的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尽管历经战乱,但是这样一种视蚕丝为社稷民生大计、倾力事蚕的淳朴风气却静静地流淌在一代又一代蚕校弟子身上。白泽干先生曾经回忆道,当时为了改良丝质,冷藏保存蚕种,实行人工孵化,一些年轻的女孩子将家里为自己结婚准备的钱凑起来,建造了一座漂亮的蚕室,并开始了蚕种制造。费达生在《复兴丝业的先声》中写道:“或者有人会笑我们夸大,但是我们一点信仰是必需的。在这信仰上,我们才能为我国家、为我同胞服务。当然我们也许在这一生中不能有成就。但这并不是走错了路,只是我们自己能力不足。我们相信,在这路上会有不绝的继续者,而且要在这路上,获到最后的成功”。[16]

郑辟疆对学生事业思想的启发,为女蚕学生今后在蚕丝业上“发挥其所学,对蚕丝业之改进,付出了极大的力量”[17]奠定了基础。女蚕学生“在农村中,不辞劳苦的如慈母之对赤子,指导了养蚕技术之改进;在制丝工厂中,他们能以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技术,用感情来灌输于女工,革除了执鞭管理之恶习,贡献了煮茧缫丝的新技术”[18]。

四、注重社会实践,锻炼学生能力

郑辟疆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行工学结合、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之外,郑辟疆更为学生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更为其将来参加到蚕丝行业的改良工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1923年起,郑辟疆组织了学生演说联合会,定期举办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她们在日后面对普通群众宣传先进蚕丝理念和技术的推广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女蚕校组织学生阅书部和书画研究会,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学生的身心修养。

在众多的课外活动中,女蚕校还形成了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届即将毕业的班级,都会由学校组织前往附近地区进行参观旅游活动,并且随着蚕丝改进事业的不断发展,女蚕校学生们的参观活动范围日渐扩大,目的地不再局限于学校附近,而是发展到上海和杭州等蚕丝发达地区,包括西湖蚕校、杭州纬成公司丝厂部、江苏省立第二农校制工实习及丝织模范工厂、昆山蚕业竞进社、上海生丝检验所、杭州蚕种改良场等蚕业学校或蚕业改进机关和蚕丝业的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而这种旅游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通过各地风景名胜和不同地点的参观,让学生们在心旷神怡之际亲身体会到我国蚕丝业的发展现状,对蚕丝行业的不同领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之后能更加迅速地参与进去。

五、注重对毕业生和校友关怀

郑辟疆始终把毕业生看作是振兴蚕丝业的一支力量。他认为,学生投入蚕丝界的人数愈多,蚕丝业的改进力量就愈雄厚。因之,凡是毕业生在工作遇到困难,写信要求学校帮助的时候,郑辟疆都立刻予以答复,或者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有时郑辟疆、费达生还亲自带人到毕业生所在的蚕种场去指导。对于毕业生提出的一时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再提交学校试验部研究。每年校庆日,组织毕业生在一起互相交流经验。凡有学生回校求助,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和指导。有时,郑辟疆发现学生在告辞时,面无喜容,说明尚有未解决之疑,他便紧步追赶,站在路边谆谆指点,再三勉励,直至该生眉宇展开,才怀着无限之感迈步回校。校友对学校的感情特别深厚,每逢校庆日,纷纷返校,有的向母校汇报自己的工作,有的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建议,藉校庆日的聚会以交流经验与沟通情况。郑辟疆也把校庆日活动中,毕业生提供的大量反馈信息,用来改进自己的办学工作。为了更好地配合分布于各地推进蚕丝改进事业的女蚕校毕业生,女蚕校力求充分发挥其校友会的联络作用。女蚕校校友会自1912年建校成立,1918年,郑辟疆担任校长后进行了改组,组织了通讯、出版、图书、交际等部门,每年3月15日校庆日召开大会一次,以便联络各级校友。自1923年起,校友会以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友会名义编辑出版《女蚕》刊物,内容分论著、学术、专载、报告、校闻等栏,介绍当时我国蚕丝业生产状况与问题,并介绍日本蚕丝科学方面的进展。从创刊到1936年9月止,计出版发行70期。

六、现代启示

首先,职业学校需要以创办中国一流职业教育的自信与追求,自觉站在传承历史、造福当下和创造未来的维度上审视、践行和发展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之路。在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的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职业学校需要把握职业教育规律,不仅要从岗位或职业的需求出发,而且还要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能力的需求出发,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在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文化育人,需要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带给学生全面的文化教养和社会文化的辐射;需要倡导独立人格,探索创新精神,提升创造能力,增强集体荣誉,强化社会信任,通过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形成新的精神信念与思维方式。

第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职业学校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学生的培养、企业服务和企业文化传承积极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认知实习、体验实习、顶岗实习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观,做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职业学校需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忠于职守态度、与人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要求,融入到日常的专业课程中去,重视专业课程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在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拓展学生的职业变迁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普适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日本蚕丝业同业工会中央会.支那蚕丝业大观[Z].1929年4月5日.

[2]苏州大学档案馆藏.女蚕.1923(7).

[3]郑辟疆.省女蚕所负时代之任务及改进[J].江苏教育,1933,2(5):37.

[4]郑辟疆手稿.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Z].

[5][6][7][8][9][10][12][18]余广彤.蚕魂――费达生传[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3.3.3.3.3.4.18.139.

[11][13][14][17]郑辟疆.浒墅关蚕校对蚕丝事业改进的经过[Z].苏州文史资料.第1―5合辑:265.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4篇

一、设问维度

在设计问题之前首先必须明确好这样三个维度:

1.问什么。即主题。你想提问学生什么内容,哪一方面。教师提问不能没有明确目标,不能随口所说,随意而为。如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之类的问题还是少问些为好。只有主题突出鲜明的问题才有思考价值,才有回答必要。反之,则是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教学实效。

2.为什么问。即理由。你为什么要提问这方面的内容,你想考查的目的是什么,对此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提问的过程其实也是用好教材,研读课标的过程。

3.怎么问。即方式。你打算怎样发问,以什么形式呈现。作为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问法,学生接受的程度不一样,效果也自然不同。这些在设问前都要有所考虑。切忌拍脑袋,想到哪问到哪。

二、设问原则

要想使问题的设计更加规范,使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教师在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历史学科特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学性。任何问题的设置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对所附的答案也不能让人产生歧义。即便开放性的问题也要力求做到主题明确,切忌天马行空,漫无边际。

2.逻辑性。问题设计以及各问题之间要体现逻辑性,要相互关联,避免各自孤立,零零散散。

3.趣味性。这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特点。因此历史问题设计要有较强的趣味性,可读性。要能够激起学生回答的兴趣与思考的欲望。

4.梯度性。梯度似台阶,只有逐级而上,才能登高望远。问题设计也是如此,要有一定的梯度,体现层次性。既不要太简单,也不能难到底。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如果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也就失去思考的欲望与回答的价值。总之,问题设计应体现心理学上“最近发展区”原理。

5.简洁性。问题设计或表述一定要简洁明了,题干要简短,不要兜圈子、绕弯子,不要让学生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6.人文性。问题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不要难为学生,要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让学生一看就懂,还要让学生找到自信与成功的台阶。从而使得他们愿意思考,敢于回答。若如此便是好的问题。

三、设问技巧

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本人作了简要归类与梳理,我觉得历史问题设计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与技巧。

1.抓关键词语追问。认真阅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语言非常精炼,用词也非常准确到位。细细品味很有启发。基于此,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抓住教材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进行发问或追问就是很好的问题设计。这里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略举一二。如必修一第1课依据书中小标题以及教材内容可以这样来设问:为什么分封制等级森严?为什么说宗法制要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第4课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第8课为什么说美国独立之初的形势非常严峻?第9课为什么说法兰西共和之路异常艰难?第12课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几乎每一课都能举出若干,而且有一定趣味性,问题的答案也基本都能通过阅读教材而获得。我觉得这是设计历史问题最常见也是最简便、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不妨尝试使用。

2.依思维顺序整合。我们知道,事物发展一般遵循这样三个层次,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而历史事件通常要具备这样三要素,即“背景、经过、结果”。基于此,我们在设计历史问题时就可依此思路,精心设计。如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这一课教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走向会合的世界。我在教学实践地作了这样的尝试,有几个班级是按照教材顺序以及标题进行分析讲解,发现效果一般。另几个班我将教材内容设计成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发现学生参与踊跃,讨论热烈,效果也比我预期的好得多。问题如下:

①什么是旧航路?②什么是新航路?③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④凭什么开辟新航路?⑤怎样开辟新航路?⑥新航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其实,这几个问题就是围绕教材提到的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结果等三个方面设计。经过简单的包装整合,其效果大不一样。通过实践,我越发感觉到问题设计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中的作用与影响。

3.从熟知现象入手。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教师要善于从身边学生熟知的现象入手来设计教学问题,这样便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可以这样设问:2010年5月11日,在英国伦敦,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当晚接任首相职务,他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要求着手组建新一届政府。请问卡梅伦就任首相需要经过哪几道程序?享有哪些权力?自然引入本课正题。

4.用事例引出结论。事例往往具有一定的情节性与趣味性,可读性较强。学生爱听,容易接受,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而结论常常比较抽象,若教师直接陈述,学生难于理解。如教师在讲述必修三思想史模块时,若直接呈现这样一个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等,学生肯定会难以理解与接受。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列举几个事例来说明,也许就容易多了。

比如据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一位副总统。另一个家族的始祖叫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8代子孙中有300多名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

不难看出,一个人有无文化修养对其后代将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若经常使用其效果不言而喻。基于此,教师在设问时可通过相关事例的讲述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自然引出相关结论,帮助学生轻松掌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5篇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9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可以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形成高度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

1.以讲故事的形式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授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初中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的内容时,针对学生以前就学过的知识,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利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堂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由于视野开拓,见识增长,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如在讲"天京变乱"一目时,为剖析天京变乱的内因,也为学生正确理解"农民由于受到阶级局限"这一特点的制约和影响,补充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定都天京之后如何严格执行封建等级制度,继承封建帝王的妃嫔制度,如何大兴土木,进取心减退,杨秀清如何居功骄傲,生活腐化,脱离群众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天京变乱发生的必然原因,也帮助学生理解"农民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局限不能求得自身解放",为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获得解放这一道理埋下伏笔。诸如这些史实,颇受学生欢迎。

2.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历史教学要留下的应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让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前提。唯物辨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握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中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中,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⑴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⑵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⑶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那些影响?在学生思考回答后笔者进行了总结:⑴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东方遍地是黄金"的诱惑,西方各国急需向海外扩张以获取原料和市场,而从亚洲到欧洲的陆上交通却被奥斯曼帝国所隔断,因此,西方国家迫切要求打开一条新的贸易通道。⑵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运用,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⑶新航路的开辟,使大量欧洲居民移民来到美国,促成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残酷的奴隶贸易使黑人从非洲来到美洲,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和野蛮屠杀导致了印地安文明的衰落,亚非拉许多国家成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全球联系加强了。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与新航路开辟构成了因果关系。这样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情景再现,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怎样让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兴趣呢?多媒体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它可以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因为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而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形象化的教学信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第二册第1 4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统一》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剪辑一段有关蒙古大草原的歌曲如《蒙古人》或影视风光片等创设情景,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探究本课历史史实的兴趣。当学生进入了"历史情景"后,笔者又用多媒体显示根据重点、难点设计的5-6个"考察目标":⑴标记本课有关历史事件的年份、人物、地点等。⑵成吉思汗为什么能统一蒙古?⑶元朝统一的疆域怎样?⑷元朝为巩固其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⑸元朝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4.在教学中要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

4.1 采用精彩导语,创设乐学情境。课堂导入中抓住一个"趣"字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用"设置悬念、历史剧表演、讲故事、影视、音乐、动漫、图片资料、名人字画"等方法创设学习氛围,引导学习思路,提示学习方法,迅速调动学生的感觉,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蓄势。如我上八年级下册第7课《""的十年》一文,在导入新课时,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观看,并播放凄楚动人的哀乐曲渲染气氛,指导学生阅读引言部分后提问: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同志已逝世,为什么十年后才为他开追悼会呢?学生情景体验后自然会质疑:为什么中国大地上会发生这样骇人听闻的大事?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4.2 教学中方法要灵活多样。让学生自问自答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我尽量地把问题留给学生,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还要由学生自己去解决。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时,我让学生围绕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就会提出如: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自主学习后得出答案: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通过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探究和交流后得出结论: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在经济实力,政治制度之间的较量。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后,就会牢记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活跃起来。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前提。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前导入、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兴趣、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历史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

参考文献: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6篇

关键词:自然色彩;艺术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nation in this artistic and natural alliance time, elaborated the beauty in design application, union own practice, expound beauty and the natural material quality design brings natural rhythm.

key words: natural color; art

1 自然韵律的美为设计开辟新途径

1.1 艺术将进入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古代人看来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中国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但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社会成了一个把世界拆零了的时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该是结束这种局面的时候了,则进入了一个把拆零了的世界重新组装的时代,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盟以及艺术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美国匹兹堡艺术学院安吉洛·西奥堤教授的作品正是这一时代的体现,他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史前的原始风格,他认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本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常看到大小参差不一的金字塔般长满植被的土堆,还有原始洞穴般的建筑物。www.133229.Com通过他的设计,原先杂乱无章的废墟,变成了别出心裁,具有艺术情调的绿郁葱葱的休息胜地。其目的就是让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追求人类和大自然最初的那种感情。

安吉洛·西奥堤教授说,画家是用笔来绘画,而他是用植被表达自己的艺术思维,达到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些植被是大自然赋于人类最美最丰富的色彩。他的艺术行为给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美丽、带来了艺术,同时也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艺术创作领域。

1.2 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现代包装设计的观念和理论已日趋完善,但各国的设计家对新形态、新技术是使用材质和处理手法的发展,自然韵律也就是从材质和处理手法上更直接地运用大自然本身的美。

时下,“返璞归真”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时装、饮食都已成为先例,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也同样开辟途径。四川美术学院装璜环艺系的一组包装设计就是很好的实例,他们用竹筒包装了调料,用木盒包装了山货,竹皮编成小篓包装了大枣,给人一种亲切的自然美。

2 肌理美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肌理,书面语言原指生物体表面,皮肤羽毛纹理而言。飞禽走兽斑斓美丽的皮毛,花草树木的花纹、年轮等天然纹理。

2.1 肌理美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纹理美是早在人文之实已被人类发现,并运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及民间艺术出现拍打泥坯成型规整的拍打纹、绳索纹等条状、点状肌理,这种无意的制作,却流露出大自然的美,至于古老丝绸、民间的编织物、玉器、金银器皿等实用品色彩纷呈的人工肌理美,无处不在美化人类生活。到了近代,随着艺术观念更新,石木纹理、刀法凿痕、水印油渍、喷滴熏灸等艺术肌理早已突破了“笔是唯一的绘画工具”的传统,这些形式各异的工艺技法,令人耳目一新。

2.2 肌理的包装设计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独特意义

肌理美作为一种形式美,运用于包装设计中,如:即产品形象、商品特色、销售地区、消费对象、设计定位为出发点,或选取自然肌理,或设计人工肌理,这都应由设计者对产品研究调查后来决定。

包装肌理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就产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趣味,它的运用正好与千奇百怪的商品相匹配,相得益彰。

(1)肌理美,肌理效果在包装中巧妙运用,是删繁就简、快捷精练地传达信息的促销手段,其中以群体出现的展示商标(或标志或文字)的肌理美,强烈的装饰效果,深刻的记忆力、冲击力,为创名牌创造了条件。如今充满各个大小商店的悬挂pop广告,整体上看重复出现的文字,商标产生一种肌理,使人们增强了对产品的印象,从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2)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不是单纯附于造型表面的饰物。明快质朴的肌理有利于突出牌号、名称,肌理本身有耐人寻味的意境,远观、色调和谐统一。对主题:有红花靠绿叶扶持之功;近观,肌理之美溢于言表。使得一件貌似敦朴,简练明快平常的包装产生“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效果。

被誉为日本现代玻璃工艺先驱者的藤田乔平,设计的一个首饰盒《海之彩》正是一件“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品。从一个小小的盒面,让人看到了大海那容纳百川的气势,更感到浮动藻类形成的那种自然肌理的美。

(3)借助于肌理的包装画面上的空间作用,可十分容易地调整形象、主次空间层次、色彩关系,一扫过去盲目地在画面上堆砌形象干扰视觉的弊病。

(4)肌理美与肌理效果本身蕴藏的秩序,匀称、韵律、节奏反映了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和谐与大自然的奇险之美。“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蕴藏着独特的性格”(罗丹)。人工肌理、设计肌理反映出的音乐美、几何学的比例美有助于包装设计的现代感。诸如亚里斯多德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恰当而巧妙地设计肌理,运用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会净化包装画面摈除其形象上的堆砌、琐碎与零乱,获得包装物体形象的一次开花。

3 自然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语言而存在着,在大自然的色彩中,有很多的经验直接影响着人对色彩的感觉,如橙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有橘子,多用于食品类的包装上;紫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是茄子,神秘、高贵的印象使其常用于女性化妆品上;灵感来自于蓝天、大海、蓝色宁静、清爽、冰凉的印象使其都用于药品及冷冻食品上。

4 自然韵律的运用

4.1 品牌上自然气息的流露

关于饰品的包装,包括头饰、胸饰、钮扣等,取名“氏族”,一来代表其品种多,二来让人感到一种最原始的自然气息。

4.2 肌理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饰品多数都被搁置在小塑料袋中,简单的放在一起,与其价值很不相符,于是选用了盒饰,提高了其自身价值。盒子用纯天然木质结构,用其木纹的自然肌理,传达饰品的自然美效果;有采用木盒结构,用人工木纹肌理做其装饰纹样,配以深褐色底盖,再加上银色装饰,使得沉稳、大方。完成后加上精致小巧的标志,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突出了主题。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但那份精巧,会让人对产品产生无尽的联想,你一定挡不住它的诱惑!

4.3 色彩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黄色在自然界中包装代表是香蕉。它有一种光感,给人留下光明、辉煌、灿烂、轻快、柔和、纯洁和充满希望的印象。皇室的运用加强了崇高、智慧、神秘、华贵、威严和慈祥的感觉。在设计中为了达到一种朴实、丰厚、自然的效果,也为了配合那种纯天然的木质肌理便采用了黄色做基调,再加上具有高级感的黑色(文字和标志)以及优雅的银色做点缀,增强了其表达效果。

4.4 材质上

时下正流行粗粮细做,受其启发,选用纯天然产物——高粱杆制作了一组中高档装饰品包装。用大针将其固定在镂空的泡沫板上,外表包装自然,内在饰品典雅,体现了自然韵律的独特之美。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7篇

【关键词】劳动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具体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与劳动基地建设,把实践课与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养成教育整合起来,体会农民的艰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学校立足于劳动基地,整合资源,积极挖掘劳动基地的教育资源。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为了保证学生主题探索有内容,有载体,有特色,有效果,必须开发“劳动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我们设置了农作物种植区、花卉栽培区、果树栽种区三类实践区域。

1.开辟农作物种植区

“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是《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为了给学生亲近自然、探究自然提供广阔舞台,学校开辟了红领巾蔬菜园。这块实践区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进行主题式探究活动,了解农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劳动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情怀。在红领巾蔬菜园里,依托学校有种植经验的老师和当地果农的指导下,种植了黄瓜、小西红柿、茄子、向日葵、丝瓜、青椒等,由三年级以上各班包干,班主任老师做导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管理。学生亲历植物从播种、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从中体验到了劳动以及与自然和生活接触的充实感,体会到了探究与知识成长的快乐。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还有教师,为更好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或请教田间老农,或请教诸多经验的同事,或参阅资料,从中也感受到了别样的学习体验。

2.开辟花卉栽培区

花卉栽培区设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花卉栽培区常见花卉有矮牵牛、含羞草、彩叶草、一串红、孔雀草等。这些花卉大多是学生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用种子培植出来的。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从劳动技术方式(如花卉的水培和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育种)、劳动设备(如自动浇水系统)等方面加以改进,增加了劳动基地的科技含金量。部分班级和老师利用了无土栽培中比较具有观赏性的水培技术培养观赏植物。这样,学生始终对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满腔热情,还不忘写下观察日记。

3.开辟果树栽培区

果树栽培区有红领巾柿子园、红领巾桃李园、红领巾百果园组成,里面有桃树、李树、梨树、橘子树、柿子树、枣树等多种树种,树种是学校从附近的温萧花圃中引进的。通过《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这些果树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实践中,孩子们的天性得到释放,交往能力得到加强,涌现了一批“小小园艺师”,给校园的果树挂上了名片,那一张张植物名片不正是学生能力的展现吗?

结合劳动基地资源,大队部还开展了“劳动基地解说员评比”等活动。在乐清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暨劳动基地观摩会上,劳动基地解说员们生动的介绍,深受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乐清日报还以《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为题报道了我校劳动基地生机盎然景象的新闻,使劳动基地资源释放出更大的教育意义和能量。

二、劳动基地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利用

劳动基地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情境性”资源,指导教师围绕活动主题,灵活地利用劳动基地开展主题探索活动,使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生态领地,发展实践能力。

1.利用劳动基地资源,生成实践主题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劳动基地“情境”里,开放的空间催生着各种问题的诞生,例如“这是什么蔬菜?”、“这种蔬菜有什么特点?”、“这是什么花?”等。学生反映,这么多的植物,要是有它们自己的“名片”就好了,只要一看名片,就知道植物的品种和特点,于是就生成了《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通过实地参观学校,联系学校附近的温萧花圃,请园艺师傅介绍,上网查找资料、观察、采访调查、制作校园植物名片、给校园植物名片挂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近校园植物,学到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2.利用劳动基地资源,开展活动研究

有空地的学校建个规模不等的学生劳动基地自是不难,难就难在教师课程意识的真正觉醒、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依托基地资源开展实践研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基地的综合育人效应的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实践性都决定着不能把学生规限在教室里,而是需要把活动延伸到农田里、沟渠边和大棚内,另外,活动时间可以在课堂40分钟内,也可以在大课间、晨会课、午间和放学时进行。于是科学老师带领学校科学社团学生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搞着一个个实验,有一阵子,花卉无土栽培成了他们研究的主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通过上网浏览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认识其优点,了解无土栽培的各种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无土栽培风信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利用劳动基地资源,展示成果活动

劳动基地资源丰富多样,一年四季果蔬飘香。学生们精心培植的小番茄、玩具南瓜、茄子、黄瓜等,都成学生的最爱。如何展示这些果实呢?美术老师别出心裁,结合劳动基地的蔬菜果实,设计了一堂《蔬果造型》成果展示活动课。学生通过观察,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学习夸张装饰的方法,运用剪、切、拼接、雕刻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使学生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快乐,在动手操作中提高造型的技能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看着学校劳动基地绽开美丽笑脸的向日葵,老师们又想到了利用丝网制作向日葵,设计了一堂《制作丝网向日葵》成果展示活动课,通过了解与丝网有关的知识,知道丝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丝网花的制作技术,巩固扎、拼接等制作技巧,提高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总之,学校选取劳动基地为切入口,改革劳动学科教学内容,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劳动的思想,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劳动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6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8篇

一、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场”的含义

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场”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语文训练与陶冶学生情感,洗练学生心灵,共处于同一时空的语文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文本、教学活动、教学环境等之间形成的相吸相引、相融相汇、相依共进、和谐共振的Z文课堂教学陶冶的气场。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场”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精神、心灵人格等得以锻造的完美空间,是课堂各“子场”的信息和能量充分互动的主要场所。

二、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场”的构建

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场”的建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场、学生场、教学文本场等“子场”的不同,就有不同的“陶冶场”建构的策略方式。但从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场”的建构规律来看,应按照语文课堂教学和“陶冶场”目标指向及其运行规律来进行:开辟“场流”通道,增强“陶冶场”聚力;释放“场流”能量,增强“陶冶场”张力;调控“场流”节奏, 促进“陶冶场” 和谐。现就从这三个方面来阐释:

(一)开辟“场流”通道,增强“陶冶场”聚力

1.寻找教材内美点

教学文本都是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美文,具有多种内在美点,师生充分利用“文本场”的信息与能量,开辟“场流”通道,提高“陶冶场”聚力。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只局限于对外在表面的景物美、人物美的欣赏上,更要让学生体验到“美”的背后所深藏的情感与意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创造美的能力。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作者对故都秋天内心深深的情怀与细腻的景色描绘巧妙结合交融在一起的美文,所以要透过故都的秋色,挖掘作者内在的情趣,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大智大情,进而陶冶性情,建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

2. 挖掘教学空白点

一是挖掘教材中的空白点。空白点是指:“作家有意无意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休止、无言、无声、无形的部分,即‘笔所未到,言外有意’之处,也是留给阅读者的可展开广阔想象的艺术空间。”如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的结尾,主人公因受不了竞选人之间的攻击,发表了“退出竞选的声明”,而作者有意把“声明”的内容略去,给文本留下了“空白点”。“空白点”延展了作品的精彩点,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空白点”犹如泉眼,发现它们,语文课堂将充满源头活水,生生不息。

二是挖掘课堂的空白点。有经验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稍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创造认知和心理上的暂时性的空白,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作如下教学“空白点”设计:语言上的“空白点”设计,利用文本内容的“空白点”设计,质疑问难心理状态的“空白点”设计等。

3.寻找课堂唤情点

教学文本都蕴含深厚的情感因素,学生一旦被文本中的“唤情点”所催化,就会在教学的情感氛围中,打开心灵的大门,体验文本渗透的情感。如课堂上教师设计的精美动情的教学导入,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把教师的情、文本的情、学生的情联系起来,同构同化,增强“陶冶场”情感聚力。

(二)释放“场流”能量,增强“陶冶场”张力

1.开辟审美想象的通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艺术形象作为审美通道,辅助学生的审美想象,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文本深厚的意蕴美和空灵的意境美,而且让学生于平淡之中发现神奇,展开想象的翅膀,享受语文的快乐。如有位老师讲《荷花》一课,以“荷花”这个艺术形象作为审美通道,来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由一个人听到荷花绽放的声音到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心去聆听了万物的声音,到最后所有人仿佛听到了“从那阵阵清香里飘来了荷花绽放的声音”。引导学生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地拥有自我。

2.诱发学生深度体验

学习的内容只有学生亲身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财富”,没有动情动容的体验,收获的也只是“皮毛”,因此,只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才能产生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在教学中可采取角色换位法和宣泄评价法去激发学生的深度体验。学生内心与文本人物形象相依共生,可以为角色说话,替角色表达。学生真正理解角色,必定对其产生深度体验。

(三)调控“场流”节奏,建构和谐“陶冶场”

1.教学语言波澜起伏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节奏感的语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反而导致大脑疲劳,从而进入抑制状态。要打破这种抑制状态,要求教学语言要具有波澜起伏的节奏美。“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习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优美的语言诉之于听觉,应当音量适度,语速恰当,语调和谐,应该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学气息浓一点。”此外,教学语言的波澜起伏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如诗意语文的代表人物王崧舟,感悟语文的代表人物李卫东,享受语文的代表人物谭青峰等,他们的课堂语言从音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精心设计,无不激情四射,抑扬顿挫,起伏跌宕。

2.教学内容疏密相间

教学信息传递疏密有致,快慢适宜。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作为整堂课的重头戏,要放慢速度,细致研磨,仔细推敲,重彩浓墨,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朗读、品味、鉴赏。较容易的非重点内容,要加快速度,简明扼要地完成。如对古诗的学习,要抓住文本的特点,体验它的感情,感受它的意境,不要在翻译字词、疏通文意上下大功夫,因为这些学生完全可以在课下自主学习。较长文本不代表所有的内容都是重要的,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设计教学,详略得当,把握轻重缓急。如李商隐的诗《锦瑟》字少但句句都含典故,文化底蕴丰富,学生如果不明白这些典故,不了解有关的历史文化,自然不能享受诗的意境之美。因此,教师要在这些用典的地方,有故事的地方引领学生慢慢咀嚼,则课堂充满了诗味。

3.教学方式间隔变换

单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方式多样运用,间隔变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点。讲解、讨论、辩论、朗读等各种教学方式相互搭配,动静结合,能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感。

4.学习活动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