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植物

广西植物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Guihaia

杂志简介:《广西植物》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134/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生态与环境植物学 专栏、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生理与育种、植物生态、植物分类

主管单位:广西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国际刊号:1000-3142
国内刊号:45-1134/Q
全年订价:¥ 768.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03
复合影响因子:0.9
总发文量:2224
总被引量:18875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6.4286
立即指数:0.0844
期刊他引率:0.894
平均引文率:15.2273
  • HDA19调控拟南芥对真菌Botrytis cineara的抗性反应

    作者:孙淑豪; 胡彦如; 余迪求 刊期:2017年第11期

    HDACs(Histone deacetylase)家族蛋白质负责组蛋白H3K4和H4K19脱乙酰化,并参与植物生长和应激反应的信号转导过程。茉莉酮酸酯Jasmonates(JA)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激素,不仅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而且还参与植物对多种逆境胁迫响应的信号转导和调控过程。但是,HDACs在植物中参与JA信号转导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该研究以HDA19(Histone ...

  • 蓝亚麻花瓣中类黄酮化合物及代谢途径分析

    作者:宋洋; 雷霆; 金雪花; 付灯祥 刊期:2017年第11期

    花色是观赏植物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而类黄酮是其主要的呈色物质。该研究以蓝亚麻花瓣为研究对象,将蓝亚麻开花过程分为5个阶段,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连用技术(HPLC-ESI-MS)分析不同开花阶段花瓣中类黄酮化合物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蓝亚麻花瓣中积累飞燕草素苷、矢车...

  • 皂荚种质资源SCoT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的构建

    作者:张安世; 骆扬; 范定臣; 张中海 刊期:2017年第11期

    采用SCoT标记分析了18个皂荚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法对18个皂荚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筛选出的多态性条带构建了18个皂荚种质的SCoT指纹图谱。扩增结果表明:从51个SCoT引物中筛选了15个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2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6条,多态性比率为96.61%。各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

  • 白花泡桐优树组织培养及产业化快繁技术

    作者:苏江; 冼康华; 付传明; 黄宁珍; 黄惠锦; 何金祥 刊期:2017年第11期

    以自选育的白花泡桐优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种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的外植体灭菌方法是以0.1%升汞处理7 min;合适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IBA 0.2 mg·L-1+糖30 g·L-1+琼脂3.5 g·L-1(pH 5.8),培养30 d,芽诱导率70%;合适的继代增殖方法为在高浓度植物生长物质培养基MS+6-BA 4.0 mg·L-1+IBA 0.4 mg·L-1+蔗糖...

  • 红花草莓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作者:金美芳; 曹智; 蔡俊杰; 林茂兹 刊期:2017年第11期

    以红花草莓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及壮苗、生根的培养基,建立一套实用且易推广的红花草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TDZ的诱导效果优于6-BA,TDZ与NAA配合使用效果优于与IBA的组合。6-BA浓度为0.5 mg·L-1时不定芽诱导率高达86.6%。低浓度的6-BA和8 g·L-1的琼脂更有利于壮苗培养,NAA比IBA更有利诱导...

  • 《广西植物》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录用定稿网络首发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为了以规范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更快更好地确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发权,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我刊现已加入中国知网学术论文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平台,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正式出版我刊网络版。从2017年10月15日起,凡经我刊审定录用的稿件(录用定稿),作者签署论文版权转让协议(在本刊投稿网站提交)后,均将首...

  • 沼泽交错带白桦——长白落叶松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

    作者:巢林; 刘艳艳; 吴承祯; 洪滔; 林卓; 洪伟 刊期:2017年第11期

    采用径级结构替代年龄结构与建立种群年龄结构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沼泽交错带白桦—长白落叶松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白桦、长白落叶松和辽东桤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纺锤型,龄级—个体数间的关系可用Lognormal函数表征;种群动态量化指数V'_(pi)为辽东桤木(9.57%)〉白桦(4.02%)〉长白落叶松(1.83%),均趋近于0,说明种群处于...

  • 广西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

    作者:宋敏; 彭晚霞; 徐庆国; 曾馥平; 杜虎; 张浩; 曾昭霞 刊期:2017年第11期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广西10类主要森林类型不同土层(0~10、10~20、20~30、30~50、5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广西森林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为8.01~29.78 g·kg-1,变异系数在50.27%~74.89%之间;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半变异函数符合球状模型,其余土层符合指数模型,且拟合效...

  • 湖北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地理特征

    作者:杨林森; 王志先; 王静; 陈金鑫 刊期:2017年第11期

    湖北植被尤其是鄂西地区,在近代以来备受植物学家的关注。该研究基于植物标本、文献资料与野外调查成果,整理出湖北兰科植物名录,结合湖北的地形与气候特征分析了湖北兰科植物的分布格局、区系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湖北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及东南部山区,以鄂西山地最为丰富,中南部江汉平原最少,900~1 200 m中海拔地段丰富度...

  • 桑叶西番莲——中国西番莲科植物新归化种

    作者:乔娣; 杨凤; 曹建新; 叶罕根; 王焕冲 刊期:2017年第11期

    外来物种的归化和入侵对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已成为当今各国生物多样性管理和生态保护中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是遭受外来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外来物种入侵的预警、管理和治理等方面形势严峻。该研究报道了中国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 Linn.)一个新归化种,即桑叶西番莲(P.morifolia Mast....

  • 枇杷属内栽培种和部分野生种ITS序列分析

    作者:陈灼娟 刊期:2017年第11期

    对不同栽培区的25种普通枇杷品种以及7种枇杷属野生种的ITS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采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并对枇杷属内不同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枇杷属植物ITS序列ITS1+5.8S rDNA+ITS2总长度为592 bp或594 bp,长度变化发生在ITS2。所有样本的ITS1和5.8S rDNA长度一样,都是223 bp和168 bp;而ITS2为201 bp或2...

  • 中国产石韦属植物孢子形态特征及分类学意义

    作者:师雄; 杨鲁红; 陈茜 刊期:2017年第11期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石韦属(Pyrrosia)19种植物的孢子纹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种石韦属孢子都为黄色,形态均为肾形,两侧对称,单裂缝,说明该属植物是一个自然类群。表面纹饰类型有3种,即瘤状、瘤状—疣状和瘤状—网脊状。孢子表面纹饰特征性状稳定,在种间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形态近似种的分类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石韦属属...

  • 山矾科中原氏山矾复合体的叶形态特征及分类意义

    作者:刘博; 白宇佳; 胡雪辰; 杨芳; 丁加晴; 石敏捷; 秦爱丽 刊期:2017年第11期

    该研究在形态学观察以及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山矾科中原氏山矾复合体的叶片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叶片质地在整个复合体中可分为革质、纸质2种类型,叶片大小变异幅度较大,除中原氏山矾(Symplocos kawakamii)、棱角山矾(S.tetragona)、蒙自山矾(S.henryi)均与其他种差异显著外,其余种均属于连续过度,叶片分形可以初步区分该复合...

  • 濒危特有种掌叶木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滕婕华; 卫家贤; 李象钦; 李超群; 倪敏; 翁乐逸; 谢国文 刊期:2017年第11期

    掌叶木居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利用9对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揭示了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观测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3.90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2.545,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521,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962,PIC平均值为0.465。掌叶木的自然分布居群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

  • 植物——土壤反馈研究进展

    作者:周阳; 姜丽丽; 李博文; 崔树娟; 孟凡栋; 王奇; 汪诗平 刊期:2017年第11期

    该文综述了植物—土壤反馈研究的定义、途经、方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植物—土壤反馈是指植物改变根际土壤的生物和非生物特征,同时被改变的也能提高或降低该植物的生长,形成正的或负的反馈,从而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及植物间相互作用。植物—土壤反馈研究对于理解植物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生产力形成与维持机制,认识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