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院学报

广东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杂志简介:《广东医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75/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经验、误诊误治、调查管理技术、短篇、个案、护理、作者读者编者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医学院
国际刊号:1005-4057
国内刊号:44-1375/R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89299988746643
复合影响因子:0.83
总被引量:16585
H指数:24
  • 肝靶向药物Gal-HSA-5-FU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李育超; 周克元; 蔡春; 张海涛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合成的肝靶向药物半乳糖化人血清白蛋白与5-氟尿嘧啶偶联物(galactosylated human serum albumin 5-fluorouracil conjugate,Gal-HSA-5-FU)对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噻唑蓝还原法)检测Gal-HSA-5-FU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和IC50,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0.953-3...

  • 作者书写数字须知

    刊期:2007年第05期

  • 分娩发动前后外周血和胎盘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1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周丽萍; 邹丽; 何明; 刘保华; 刘晓瑛; 周维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足月妊娠分娩发动前后外周血和胎盘局部人类白细胞抗原G1(HLA-G1)变化并探讨其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LISA方法检测孕晚期未临产组(剖宫产组)和临产组外周血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1(sHLA-G1)浓度,并通过RT-PCR法比较两组胎盘组织中HLA-GlmRNA水平。结果与未临产组相比,临产组血浆中sHLA-G1表达强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

  • 眼睑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谢勤 刊期:2007年第05期

    患者男,72岁,因右下睑部肿物半年,变大10多天来诊。体格检查:右下睑触及一大小约20mm×15mm的肿块,无压痛,右眼结膜下方轻度充血,稍肿胀,无眼痛、畏光、流泪,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B超检查所见:于右眼球内下方见一大小约15mm×22mm×17mm的中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其内光点分布尚均匀,与眼球分界清楚(图1)。

  • survivin与PTEN、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楗荧; 曲仕浩; 李英勇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survivin、PTE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癌(EM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PTEN、PCNA蛋白在48例EMC、1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在EMC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表达。结果survivin、PCNA和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EMC...

  • 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

    刊期:2007年第05期

    在医学领域中几乎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计量单位。国务院于1984—02—27公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993—12—27国学技术监督局了《量和单位》国家强制标准,全国必须统一采用的计量单位。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温宝宁; 杨爱莲; 李仲笑; 茹景顺; 车小群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恶性组,n=30)、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n=30)和正常妇女(对照组,n=20)外周血中VEGF水平。结果恶性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

  • 熊去氧胆酸与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对比观察

    作者:洪茜; 周桑玉; 李傍娣; 陈国威; 陈志华; 陈巧玲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熊去氧胆酸与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将52例确诊为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与对照组(n=26),治疗组口服熊去氧胆酸15~20mg/k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易善复2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半年。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2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2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

  • SMAS平面下面颈皮瓣修复颊部皮肤缺损

    作者:王绥江; 金玉丹; 罗少军; 梁杰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报道SMAS平面下面颈皮瓣修复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疗效。方法于创面邻近部位设计前蒂或后蒂面颈皮瓣,于SMAS平面下掀起皮瓣后向内侧旋转推进覆盖颊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共20例。结果20例皮瓣均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腮腺瘘形成。术后随访2~13月,皮瓣外观满意,皮肤浅感觉良好,除1例术后半年内下睑外翻外余无面部器官移位及面神经...

  • Bcl-2在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韩梅; 张淼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cl-2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85例子宫内膜增生和62例子宫内膜癌中的bcl-2表达情况。结果(1)bcl-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阳性表达率为40.0%(8/20),主要表现为增生期腺体胞质的表达。(2)bcl-2在子宫内膜增生的总阳性表达率为71.8%(61/85)...

  • 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有效时机的Meta分析

    作者:蒋军健; 罗少军; 梁杰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的最佳有效时机。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4篇公开发表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作分析,按术后1~3d放疗组与术后4~7d放疗组进行统计。结果术后1~3d放疗组的瘢痕疙瘩患者有确切疗效,同术后4~7d放疗组比较,相对危险度0.0247-0.3103〈1。结论放射治疗对于减少瘢痕疙瘩切除术后的复发疗效肯定,且宜早期进行放疗...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表浅膀胱肿瘤48例

    作者:黄木春; 柳建军; 扬惠娟; 冯湛华; 黄兴端; 许志坚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经尿道切除表浅膀胱肿瘤48例,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MMC)2a,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38例平均随访24个月。结果48例均成功经尿道手术切除膀胱肿瘤。2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术后发生尿道狭窄3例。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表浅膀...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湘宁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366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涂片用改良戈氏钙-钴法进行染色并作积分判断,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和加速期、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NAP阳性率和积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

  • 15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治

    作者:刘付战; 林晖; 梁毅; 陈曹臻; 何琳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入院时均可确诊,8例非手术治疗,23例行胃大切、胃空肠吻合术,121例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死亡3例。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X线检查是重要诊断手段;早期确诊、及时手术、积极抗感染、...

  •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30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龙志坚; 李树华; 龙凤尧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HI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63例,随机为治疗组(n=30例)和对照组(n=3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FDP和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连续7~10d。结果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治疗组29例显效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