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

广东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广东科技》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13/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园地、专版_研究园地、应用技术_装备制造、专版_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等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5423
国内刊号:44-1313/N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8
复合影响因子:0.83
总发文量:10264
总被引量:16839
H指数:37
立即指数:0.0064
期刊他引率:1
  • 导语

    作者:何静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从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神舟六号”的顺利返航,我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35年的风雨历程,而今正是昂首阔步稳健前行,作为经济科技大省,广东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 精准时刻 见证“飞天”——深圳飞亚达表的技术探索之路

    作者:小珉 刊期:2006年第02期

    飞亚达与神六的结合.抛却了神五期间蒙牛等赞助企业的喧哗.剥离了浮躁的、单纯的市场炒作概念,作为技术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作为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一个部分.飞亚达为中国企业的技术与市场融合方面提供了一份新的思考!

  • 脚踏月球,仰望宇宙——美国航天“赶”向九天揽月

    作者:刘雯 刊期:2006年第02期

    战争,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灾难,但对于另一些国家却是巨大的机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扩军参战,并大量供应盟国军火物资,美国成为盟国的兵工厂,出现了战时经济繁荣.战火无情地蔓延,却始终未踏及美国本土.大批饱受战争迫害的科学家奔赴美国,美国即赚取了大额钞票又获得了无价的人才,航天航空事业随之迅速崛起.

  • 太空宝宝,在博罗——探访博罗县航天育种示范基地

    作者:刘雯 刊期:2006年第02期

    利用航天技术发展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开展这个领域的研究。

  • 浩淼星空下的“舞台剧”——前苏联航天业的开始、辉煌与终结

    作者:断水 刊期:2006年第02期

    1957年3月3日,前苏联科学家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的发射试验,这为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

  • 技术创新是底气所在——广东凤铝喜获“中国航天专用铝材”称号

    作者:王海燕 刊期:2006年第02期

    广东凤铝董事长吴小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航天材料代表了最高品质。能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并被授予中国航天专用铝材.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 风雨兼程 自强不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

    作者:杜松轩 刊期:2006年第02期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继美、苏之后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步入世界航天事业的先进行列.

  • 精准时刻 借力“飞天”——深圳飞亚达的市场营销之路

    作者:小珉 刊期:2006年第02期

    飞亚达与神六的结合。抛却了神五期间蒙牛等赞助企业的喧哗.剥离了浮躁的.单纯的市场炒作概念。作为技术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作为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一个部分.飞亚达为中国企业的技术与市场融合方向提供了一份新的思考!

  • 泛“舟”星际——中国“神舟工程”的“进度表”

    作者:王海燕 刊期:2006年第02期

    1999年11月20日,我国首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 借航天“东风”赢“眼球经济”——广东民企施展“航天”事件营销

    作者:余若 刊期:2006年第02期

    据中国航天基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对此向媒体介绍。前去洽谈合作事宜的广东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如科龙.大印象.凤铝等,在这一角逐中。无论是企业规模与数量,广东企业堪称全国之最。

  • “圆梦者”的故事——中国航天英雄的生活剪影

    作者:邹薇 刊期:2006年第02期

    也许路途会有坎坷磨难/也许我会在半途跌落/但我决不会放弃象鸟儿飞翔的感觉/展开翅膀飞向前方/面对风暴勇敢飞翔/展开梦想心在飞翔/迎接挑战拥抱明天.

  • “观星台”上遥望“广东·航天”——广东省航天专业委员会罗桂生主任专访

    作者:何静; 吴惠琼 刊期:2006年第02期

    “你看杨利伟下来以后.首先在北京.第二就到香港.他为什么要去香港呢?因为香港是国家开放对外的缓冲地区,再来就是广州.他为什么不到内蒙古.新疆去呢?广东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必须把航天的宣传和教育做好。”

  • 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樊军辉院长:广东航天科研潜力十足

    作者:王海燕 刊期:2006年第02期

    天文学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更大成就.它也将同时促进我国信息学科、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并引发相关产业的生成。因为天文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其研究员具备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诸多产业的通力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天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领头学科的作用。

  • 世界的,中国的,广东的,我们的——所有人的“航天狂想”

    刊期:2006年第02期

    “嫦娥”绕月探测工程2006年进入关键阶段 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2006年1月6日在京透露,以2005年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标志,国防科技工业“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已全面实现.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将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进载人航天工程,着力抓好绕月探测工程.

  • 驷马齐进,东莞南博科技“研、产、学、销”并驱

    作者:王靖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东莞南博科技有限公司走“研、产、学、销”相结合的新道路,在“信息化建设一体化服务”领域里奋战八年,着力研发“物流数据动态管理软件开发”核心技术,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将其付诸实际应用,使“办学、物流、软件开发”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