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Buddhist Culture

杂志简介:《佛教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619/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来信、静思斋、大千世界、专题特稿、专栏、声音、万象、清凉茶社、法雨缤纷、佛学史话、佛踪屐旅、佛法即活法、佛法素食尚

主管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
主办单位:中国佛教协会
国际刊号:1004-2881
国内刊号:11-2619/B
全年订价:¥ 292.8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2162
总被引量:277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1
  • 薪火相传 慧灯不熄——金陵刻经处成立150周年

    刊期:2016年第04期

    2016年7月5日上午,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策源地——金陵刻经处成立1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南京隆重开幕。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局长王志刚,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局长李国华,南京市市长缪瑞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 中华佛教落地非洲博华寺举行大雄宝殿落威开光庆典

    刊期:2016年第04期

    据非洲华侨周报消息,7月3日,博茨瓦纳博华寺大雄宝殿隆重举行落成开光庆典法会。中国驻博茨瓦纳特命全权大使郑竹强、来自北京龙泉寺的常驻博华寺的贤双法师、贤增法师、博茨瓦纳中华佛教协会会长南庚戌、在博侨胞信众代表,各侨团负责人,以及来自斯里兰卡、印度、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博茨瓦纳本地的佛教爱好者们近300人前往参加大典,...

  • 声音

    刊期:2016年第04期

    “小鱼也是生命,能救一条是一条。”——7月20日下午,北京暴雨过后,通惠河大望路河段两旁人行道上的河水减退,不少小鱼搁浅在人行道上,两路过的男子一起将冲上岸的鱼扔回河中。

  • 禅与情绪管理

    作者:释圣凯 刊期:2016年第04期

    禅定的修习与情绪管理 禅,是梵语dhyqna的略语,汉译为“思维修”,也称为“静虑”,是静止念虑散乱的意思,亦即定慧的通称,而两者实为一体。

  • 大千世象

    刊期:2016年第04期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三时四十二分中国河北唐山发生强烈地震,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唐山市大地震是20世纪最惨痛的地震灾难之一。

  • 三祖寺的“博士和尚”--海归博士的寺院管理经

    作者:王来彬 刊期:2016年第04期

    打车去三祖寺,一上车司机师傅就说:“三祖寺有个‘博士和尚’。”他口中的“博士和尚”指的是三祖寺的住持宽容法师。

  • 从法源寺到狮子国——斯里兰卡的中国留学僧人

    作者:成和 刊期:2016年第04期

    对于中国佛教界来说,留学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唐代,出家人去往外国求法学习,就被冠以“留学沙门”的说法,而到了近代,太虚大师也曾派青年学僧留学日本、暹罗、锡兰等地。

  • 南下解惑的和尚

    作者:王源 刊期:2016年第04期

    当广济法师还在闽南佛学院求学时,他时常感到焦虑。

  • 佛教故乡的寻梦者——体恒法师的印度留学路

    作者:成和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七年前,已获得中国佛学院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五年的体恒法师踏上了佛教故乡——印度这片神圣的土地,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 远渡重洋求法路 学以致用弘法心——明无法师的海外留学生涯

    作者:千江 刊期:2016年第04期

    “学习是为了修行用的,这个不能颠倒了。这些经历,对我以后的学习、修行的道路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责任,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 万人共享梵呗之壮美

    作者:华程 刊期:2016年第04期

    2个多月前,敬善媛居士的心思只花在了一件事情上,她用梵呗办了一场世界级的音乐会。

  • 以书弘法,以画结缘

    作者:黄复彩 刊期:2016年第04期

    直到今天,常弘法师每当想到那一次差一点酿成惨剧的车祸,仍心有余悸。他说,那一次的化险为夷,是佛菩萨的加被,也是上苍对他的点化。

  • 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者:正慈法师 刊期:2016年第04期

    “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在游南山时品尝春日山间美味,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我想是不只代表了一种清淡、朴素的生活态度,还有静享生活淡淡的喜悦。

  • 托钵生活的要义

    作者:明海法师 刊期:2016年第04期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放弃了世俗的生活方式,在僧团里修行、生活,被称之为比丘。比丘[bhiksu]这个词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怖魔,因为你出家修行使魔感到害怕;第二是破恶,出家修行能破除我们身心的恶法;

  • 念念是佛

    作者:泽道法师 刊期:2016年第04期

    八万四千修行法门中,无论从哪个法门人手,从起点到终点都是心念的修持,始终如一从心起修。从妄念不断的心起修,到起心动念即为善的心,再到一念不起、心无挂碍的心。在修行中,越来越接近自己本具的佛性,就像明代大哲王阳明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