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

时间:2022-08-02 06:19:36 关键词: 理财产品 营销
摘要:外资银行入驻我国时间不久,被中国居民接受程度不高,又由于2008年进入危机,外资银行关于个人理财产品又出现诸多问题,外资银行在我国进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是面临着很多困难的。外资银行应该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调整在华营销策略,开发新客户、寻找其他营销渠道、提高顾客服务等营销策略,增加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外资银行业发展。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增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个人理财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1]。在我国,人们常通过理财或投资的方式使个人的财产进行增值,主要的投资方向则为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但个人理财产品尚存在明显不足,这也导致了商业银行中个人理财产品的使用仍处在较为基础的阶段[2]。针对此类问题,笔者为适应市场需求,也为在其他外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现对我国商业银行原本的个人理财产品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原有的个人理财产品与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将分析结果如下: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营销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

如今,全球商业的不断发展在一方面激发着我国固有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使得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某些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全部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40%以上,这就说明,大约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不同类型的个人理财产品[3]。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也随之增高,同时也加大了人们对新型理财产品的需求,在原有储蓄或存款的基础上,人们也在提升着个人理财的理念。据我国商业银行调查结果显示,现共有36家银行,共推出210多项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则同时达到1万亿元以上,这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中个人理财这一个项目逐渐得到国家与人民的重视[4]。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快速不断发展,促使着我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理财时代,对比美国、日本与瑞士较为成熟的个人理财发展营销策略,我国的商品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应吸取经验教训,创造出一个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5]。面对银行业全面对方开放的年代,商业银行中的个人理财产品不但能够提升银行独有的竞争力,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信誉,吸引大量客户的加入,从而加快银行综合业务的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主要产品之一,具有投资风险小,收入较为稳定的优点。而我国商业银行若做好必要的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即可在各种外资银行或金融机构中赢得立足之地,保持着长久的竞争优势[6]。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中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与其营销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意识贫乏。目前我国虽然认识到了商业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必要性,但对其营销观念与意识仍处在贫乏状态,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客户需求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银行需准确分析目前在营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往的观点认为,广告与宣传即为营销,而营销与推销的概念一致,且缺乏对外界新兴市场的积极性,而习惯于等待客户上门办理业务。此种做法在一方面忽略了客户的真正需要,减少了潜在客户的数量,也在另一方面忽视了个人理财业务的长远利益,仅把眼光局限于当前用户所产生的直接且局限性的利益。(二)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缺乏创意。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虽推出过种类较为繁多的商品,但每家银行所推出的产品大同小异,缺乏创意,以至于影响了营销效果。而部分商业银行只为了取得更多的客流量,尚未对自身营销策略打好基础,且对经济市场的状态分析的尚未彻底,就效仿其他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虽在市场中抢的一席之地,但放弃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长远利益[7]。另外,对于自身银行中的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还包括,银行在宣传某一产品期间,只提供了利益的保证,着重对利益的来源与收入进行宣传,而忽略了风险提示业务这一方面的问题,忽略的个人用户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只为获得短期利益随意推出理财产品,这种做法切实的影响了营销效果。(三)个人理财产品缺乏品牌性与创新性。目前我国所实施的理财产品销售渠道较差,各个银行推出的产品仅在原有的理财产品及商品业务上进行了包装,忽略了创新性,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且在服务方面并未取得进一步的提升[8]。此种做法,极易引起其他银行对此理财产品的效仿,效仿速度极快,这就使得我国商品银行中的理财产品存在复制性,严重缺乏了品牌性,缺乏本国银行的知名度,从而缺乏与某些外资银行抗衡的能力。(四)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人员素质缺乏。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不仅需在产品的建设上有所突破,其营销方案的改进与营销人员的素质同样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商业银行中,营销部门的只能尚未完全发挥,部门人员缺乏,且部门与部分之间,个人与部分之间的沟通与信任的建立尚未完善,这就使得理财产品的营销业务得不到同一发展,从而影响了营销了效果。此外,个人理财产品的服务作为一类综合性服务,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占有主体位置,但部分营销人员对个人理财产品的专业知识较为缺乏,迎合不了相应的营销需要,这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受阻。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

(一)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意识。我国商业银行应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学会在现代的营销管理中吸取相关知识,把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上,围绕客户的真正需求制定长远的发展策略,主要做法如下:可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理财产品;可向原有客户介绍新型理财产品的同时,开展售后服务;可在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上介绍新型的个人理财产品等,使得新老客户可全面了解并接受个人理财产品,以保证个人用户与银行之间建立起独特的信任关系,使客户占有业务总收入的主体部分[9]。(二)准确分析市场需求,制定长远目标。营销业务中最重要的一点即为如何获取长远利益,由于人口素质及地区所处环境的不同,个人的收入往往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可对现行的不同年龄层、不同工作类型的人群中找到适合他们个人理财业务。现代市场营销中需要做到的就是对目前的市场经济做出全面且特有的分析,将市场需求应用与个人理财产品结合起来,制定适合银行发展的长远目标,以此开发新的市场,为银行的建设提供稳固基础。(三)加强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因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客户具有不同的背景以及不同的商品需求,同时更加需求具有个性化的理财产品,这就要求银行需采纳较为优秀的产品研发团队,这支团队应具有过硬的技术与扎实的功底,可为每个客户打造具有个性化的品牌产品[10]。此类产品不仅可为银行招揽新的客户,同时为银行取得自身独有个性与风格,有利于产品的发展与营销。(四)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一个好的营销策略中不仅需要上述几点内容,更加需要营销队伍的积极配合。银行需建立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严格的考试筛选中优秀的营销人员,这类营销人员需不仅具备专业的理财知识与其自身素养,还需具备高度的人际沟通能力,以保证营销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个人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本身也面临着内容创新的要求,从而就使得商业银行在新业务推广上遇到不小的麻烦。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不断优化营销策略便成为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策略分析应围绕着专业性目标定位、预期性目标定位和风险性目标定位来展开。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中,有关个人理财产品是其中重要的项目之一。随着当前商业银行采取流程银行的运作模式,针对个人理财产品无论在服务品质上,还是在客户关系管理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个人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本身也面临着内容创新的要求,从而就使得商业银行在新业务推广上遇到不小的麻烦。具体而言,该麻烦主要体现在投资者因专业知识的缺少,而难以及时接受这些新产品。可见,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不断优化营销策略便成为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

以传统营销策略的选择不同,个人理财产品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只有在未来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它作为一种具有风险性的金融产品,也难以满足国人在产品购买上的偏好。这就意味着,在营销策略分析中应基于营销的基本原理,但在此基础上需要重构。

一、对个人理财产品特性的认识

惟有对个人理财产品的特性进行了认识,才有可能进行准确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专业性。个人理财产品首先体现为专业性的特点。以银行基金产品来看,普通投资者一般能在总括层面上理解基金产品的内涵,但对于基金产品带来回报的内生机制却不知道。然而,由于基金是通过最终的项目投资来获得回报的,这就使投资者忽略了对该项目经济价值的评估。可见,正是由于专业性特性的存在,使得个人理财产品在新产品推广上存在着很大难度,而营销基本原理却要求应建立起合理的广告宣传模式。

(二)预期性。预期性主要表现在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存在于未来,如针对小孩接受教育方面的个人理财产品。正是这种预期性,导致了大量处于工薪阶层的普通投资者很难下决心进行购买。这就为营销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切入点。实践表明,在个人储蓄项目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可以减少普通投资者资金的机会成本。或许,这应成为产品推广应突出的要点。

(三)风险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针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措施也日益成熟,投资者的心态也日渐理性,这就为开展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新产品的推广上因专业性、预期性特性的存在,也使得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由此这也为营销策略的选择提出了要求。

二、认识引导下的营销目标定位

在认识引导下,这里建立起三个方面的营销目标定位。

(一)专业性特性下的目标定位。在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流程中,关于产品的信息应是开端,此时主要是挖掘潜在投资者。由此这里的目标定位应是,通过一定渠道的产品信息,建立起良好的公众舆论环境。然后,在流程银行作业模式下开展一对一的产品信息互动。信息互动包括:(1)向投资者阐明该产品的投资价值,并阐述该产品的购买要求;(2)在一定层面上向投资者介绍该产品的衍生信息,并进一步推动投资者通过网络才搜集相关基本信息。

(二)预期性特性下的目标定位。在当前普通投资者的消费心态日渐理性的情况下,关于个人理财产品回报的未来性已成为常识。但未来可能获得回报的多少,却需要银行专业人员提供给投资者。此时目标定位在于,应在一对一的信息互动中搜集、归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而在后期广告宣传中给予解决。

(三)风险性特性下的目标定位。风险性特性导致了部分投资者难以做出购买决定,此时就需要在消费者心理学的原理下进行目标定位。具体为,可通过类比的方法来体现该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优越性,并结合一定的案例在建立起投资者心中的安全感。

三、目标定位下的策略分析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目标定位下,营销策略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专业性目标定位下的分析。这一方面的实践应注意时效性和成本控制。前者在于点到为止,若过分阐述专业信息将使投资者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利于产品销售;后者则意味着此时的营销环节并不是重点,应将营销费用向下游倾斜。为此,可以采取人员介绍和书面广告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商业银行在营业大厅还可以借助LED大屏幕滚动播出相应个人理财产品信息,并通过提供网址促使投资者能在家中获得前期投资信息。

(二)预期性目标定位下的分析。在这里的营销中应注意事实求实,并通过前期的计算给出投资者最终可能得到的收益率。同时,还应结合前面的实践活动,如将某基金近几个月的总体收益状况介绍给投资者,从而使他们能形成感性的收益评价。在流程银行的业务受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应在人员一对一的基础上现场回答投资者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归纳、统计,最终为优化书面广告提供第一手材料。

(三)风险性目标定位下的分析。如何传递风险性信息,则构成了营销人员难以应对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把握好信息传递的尺度,或者可以采取“就轻避重”的方式来使投资者产生安全感。上文所提到的类比法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模式。但是,风险信息的传递一定要真实,笔者只是提出了策略性应对办法而已。当然,传统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也十分重要,鉴于相关论述已经汗牛充栋,故在本文中就存而不论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营销策略分析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本文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不断优化营销策略便成为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策略分析应围绕着专业性目标定位、预期性目标定位和风险性目标定位来展开。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安徽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银行业的开放,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重要的投资渠道。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从安徽省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出发探讨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及各种营销手段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理财产品;定量分析;营销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起步较晚。2004年7月,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推出我国第一款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计划B计划第一期。自此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1—8月底,我国银行已有10564款新理财产品发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6%,发行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水平。本文以普通客户的需求为基本立足点,从安徽省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出发分别对理财产品营销的内容及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完善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理论发展情况

近年来商业银行国际营销理论不断发展,主要经历了从4P营销理论到4C营销理论的过程。其中,4C营销理论是美国劳特朋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发展的。4C理论中的4C是指客户需求、客户成本、客户便利、客户沟通,该理论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主导型”策略。我国学者吴红高(2006)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上普遍存在着偏重产品推销、轻客户需求,理财专家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理财工具相对落后等问题。林文俏教授(2008)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意识不强,还没有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忽视对潜在客户的研究和开发。

然而,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大多数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通过收集客户数据并分析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同时,这些研究大多并未将金融资产低于30万元的普通客户与VIP客户、企业客户区分开来。高资产值客户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但现阶段在安徽省,普通客户是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主力,而且普通客户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同时,普通客户与VIP客户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区别,因此有必要针对普通客户进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二、理财产品销售影响因素模型

(一)影响模型的因素

客户最终决定购买某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有助于立足普通客户的需求,理清理财产品营销内容,有侧重地宣传理财产品。首先,风险和收益是决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日益同质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商业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也会影响客户最终的选择。同时,由于大部分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流程和盈利模式中的许多专业知识缺乏足够了解,商业银行多年来树立的品牌和口碑也会对客户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最后,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客户通常希望可以随时跟踪了解理财产品收益情况,并获得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因此是否能快捷、安全地购买和追踪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客户考虑的因素之一。

但是,由于潜在客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很难确定是哪一个因素最终吸引潜在客户购买,因此两因素的比较可以更贴切地反映潜在客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的心理状态。

(二)模型的假设条件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影响因素模型建立前提条件的分析,本文对问题做出如下假设:

1.每一个消费者的选择都是理性的,即各个体的意愿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因彼此间的交流导致的趋同性,500名被调查者对各个因素重要性的判断无趋同性。

2.对于调查中短暂的时间差异性忽略不计,即500名被调查者受调查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存在时差性,认为调查结果是对当前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反映。

(三)模型的建立

安徽省银行业发展较晚,因此,虽然包括东亚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外资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安徽省设有分支机构,但其分支机构与业务量仍远远不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此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安徽省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各网点的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获取的500名潜在用户的有效调查问卷对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五项因素进行了排序,并依照分数表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总得分。

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可以对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得到权重向量为,因此,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由以上模型可知,收益率、风险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便捷程度、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对于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权重分别为。因此,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理财产品的风险率与在各商业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的安全、便捷程度,这三个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通客户的购买意向,且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差别较小。而各银行品牌的影响力对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较小,而各网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的影响力最小,这主要是由国有股份制大型银行品牌信誉度普遍较高与服务同质化导致的。

三、营销手段有效性模型的建立

(一)模型影响因素的引进

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中,银行可以采取多种营销手段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量,包括银行从业人员的介绍,银行各个网点的宣传,报刊广告宣传,电视广告宣传,手机短信营销,互联网营销等。但是各种营销手段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程度却较难量化。因此,我们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安徽省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各网点的银行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获取的500名潜在用户的有效调查问卷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各种营销手段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

(二)模型的假设

1.消费者的选择都是理性的,也就是说各个体的意愿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彼此间的交流导致的趋同性,其选择结果对于我们确定银行产品的宣传具有实际意义。

2.消费者对于各种营销手段的认识可以具有重复性,即每一个调查者可以对多种营销手段进行感知和选择。

3.对于调查中短暂的时间差异性忽略不计,即500名被调查者受调查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存在时差性,认为调查结果是对当下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认知的反映。

4.对于调查中地域差异性忽略不计,即虽然500名被调查者分处不同地级市,但各地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对被调查者的影响一致,各地同一营销手段的质量没有优劣之分。

(三)模型的建立

如果有更多的客户最初通过该种营销手段了解某种理财产品,即可视该种营销手段是有效的,营销手段的有效程度与最初通过该种营销手段了解某种理财产品的客户数量呈正比。

我们先考虑在某一家银行各个营销手段的影响力。将归一化,即为该银行各种营销手段的影响力指数。因此,若有家银行,就可建立影响力指数矩阵:

由于安徽省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量在安徽省理财产品总销售量中所占份额不同,因此对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量进行归一化,得作为权数。因此,其权数为。

即为不同营销手段对理财产品销售有效性指数。

这里以蚌埠市主要商业银行为例。截至2010年,蚌埠市主要商业银行为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及中国银行的蚌埠市分行,因此我们分别在五大银行各支行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银行各网点共500名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每个银行的网点各100名客户;总计为了解某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数量)。得到数据如下:

并且截至2011年上半年,根据五家银行实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和佣金的净收入,得则就是各营销手段对蚌埠市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力指标。由此可知,银行从业人员介绍所占的影响力权重最大为0.317,即银行营销人员对理财产品的营销可以大大提升普通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初步了解,为之后的购买行为提供了条件。而网点内纸质和屏幕宣传的影响力权数为0.267,手机短信营销再次之为0.147。可见这两种营销手段的有效性也较高。而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营销的有效性分别为0.043和0.039,有效性较低。

四、安徽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注重客户分层,市场细分,制定明确的市场、客户划分标准

将市场细分与制定理财营销策略相结合,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细分目标客户市场,认真分析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注重对中高端个人客户、优质公司类客户的营销;对存量客户实行二次营销和重复营销。要求客户经理密切关注其管理的高端客户资金流向,根据客户的闲置资金情况,大力宣传与其资金闲置期相对应的理财产品;对优质的中端和潜在客户,制定周密的营销活动策略,开展理财沙龙、产品推介会、优质客户座谈会等针对性营销,挖掘其潜在的理财需求。同时力求通过周密的市场细分,进一步提高理财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制定内部员工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

制定详细的理财知识培训方案,不断加大银行工作人员理财产品知识和营销技能的培训力度;制定内部员工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让银行从业人员的行为举止、服务内容有据可依;建立健全营销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深化员工激励机制。

(三)建立健全营销策略标准

目前,安徽省金融业发展迅速,各类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更是层出不穷, 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建立健全营销策略标准已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选择?各商业银行应明确并实施以改进与消费者关系为前提,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和同一客户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标准。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

要求各网点强化宣传,在营业网点内张贴基金、保险及各类中短期理财产品的宣传海报;在大厅内摆放易拉宝,加强产品风险点的披露,强化宣传真实性;在非营业期间,充分利用营业网点的滚动显示屏,循环播放宣传标语;充分调动银行柜面的营销积极性,营造“人人开口营销、人人争做营销明星”的良好竞争氛围。并通过电话、短信、走访重点等方式,与客户及时沟通有关理财的最新信息,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产品;大堂经理在日常为客户解答各项疑问时,加强对潜在优质客户的挖掘及理财产品的宣传。

(五)将业务培训与推进理财队伍建设相结合

突出强化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业务素质的提高,将新增的理财产品及时、详细、全面地纳入培训方案,并认真组织相应的学习和能力测试;同时,邀请相关专家讲解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技巧,理清营销思路,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营销策略;加大对大堂经理和临柜人员基础理财知识的培训,提炼各理财产品的亮点,方便在日常营销中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向客户推介,也为扩大理财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和实施营销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产品 市场营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的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数量快速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到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美国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年平均利润率高达35%。花旗银行从1990年起,业务总收入的40%就来自于个人理财业务。

国内最早的个人理财业务是由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于1996年推出的, 而真正拉开内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序幕的, 则是2002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理财”业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呈稳定递增趋势,人们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逐渐扩大,人们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储蓄存款、获取利息,理财需求与理念也得以提升,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2006年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4000亿元,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国36家银行共推出了2120款理财产品,初步估计全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股票市场回暖、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活跃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提高了中资银行的竞争能力,稳定了银行基础客户群,加快了银行创新与综合化经营的步伐,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个人理财产品不仅经营风险较小而且收益稳定,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个人理财产品正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产品之一,成为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联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工作也日渐受到重视。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意识不强

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把营销当推销,认为零星的使用广告、宣传策略就是营销,没有真正意识到客户需求的重要性;缺乏开拓新兴市场的意识,向理财客户提供优质上门服务少,习惯于过去那种守株待兔式的坐在办公室等客上门的做法,忽视对潜在理财客户的研究和开发。这导致商业银行只注重客户对银行产生的当前利益和直接利益,忽视其长远和综合的利益,只注重对现有客户和市场的争夺,忽略了潜在客户,缺乏对当前的市场营销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的全面规划。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缺乏整体策划与创意,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品种趋同,各家商业银行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避免顾客流失的竞争工具,价格竞争激烈,因此,市场营销策划与创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在很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行为大同小异,许多银行只忙着抢占市场,产品营销的前期基础工作没做好,对营销市场细分不够,对产品定位研究不精细,有时还没弄清自己是否适合推出某项产品时,就急着利用营销与其他银行竞争,营销效果自然不如预期。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营销采取的是“天女散花”方式,在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过分侧重对收益的宣传,不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无视客户的不同的实际情况随意出售理财产品,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影响了营销效果。

3.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单一,创新不够,缺少主导品牌

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狭窄,商业银行开发和设计产品的能力较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只是对原有的银行存、贷款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重新包装和组合,或在服务上做一些提升,很少有实质性突破。一家银行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各行间就只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所以理财产品的复制速度非常快,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倾向非常明显。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真正树立起品牌的不多,无法取得品牌竞争优势。在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上,国内商业银行虽然都不约而同地实施了品牌战略,但由于贪大求全,推出了众多的理财产品品牌,并没有形成主导品牌,因此无论从品牌知名度还是品牌内涵上都无法与外资银行相抗衡。

4.个人理财产品营销体系“残疾”,营销人员素质不过关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营销组织不健全,有的还没有内部营销职能部门,即使有也是职能单一、人员缺乏、地位不高。而且银行内部各专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营销过程中往往是一个业务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营销整体,缺乏联动效应,难以通过产品交叉销售实现经营效益,也不利于制定统一的业务发展规划,影响了理财产品营销的效果。另外,理财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要求从事理财产品营销的人员要具备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经理大多是从原来银行储蓄网点的员工抽调出来临时培训的,他们对产品设计的背景、资金运用渠道知之甚少,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也难以适应日益专业化、复杂化个人理财产品营销要求,不利于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1.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意识

商业银行应改变以往的落后观念,严格区分营销与推销,在实际理财业务中真正接受、吸纳、运用现代营销管理,并且将营销工作放到理财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的通盘决策中予以考虑。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客户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客户的存在,商业银行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因此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应该以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为中心,应该围绕顾客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和产品的发展战略计划,认真研究客户及其需求,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开发和设计产品,运用各种现代营销手段和借助先进网络平台,向潜在客户介绍理财产品,如在银行专门网站上介绍本行个人理财产品等,同时加强对现有客户的跟踪服务。此外,在营销活动中,要挖掘个人理财产品的文化内涵,营造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营销文化氛围,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文化交流,让目标客户了解和接受新的理财产品;增加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通过提供知识服务激发顾客对理财产品的兴趣,力求使个人理财产品与顾客之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建立稳固关系,从而使顾客成为产品的长期、忠实消费者。

2.科学细分客户市场,合理进行市场定位

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是目标营销,而目标营销成功的基础是科学的市场细分。将市场细分应用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上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发现市场机会,开发新市场,更加明确目标市场,制定出符合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据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人口、地理、利益和心理四个要素细分市场。从人口要素上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工作经历和生活观念,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态度也不同;性别也会造成不同的投资观念,女性多偏爱消费理财,男性则更倾向于风险投资;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收入和支出不同,偏好不同的理财产品;收入和职业也是重要的细分因素。从地理要素上说,地理区域差异导致经济收入差异,影响了理财产品的需求。从利益要素上说,利益追求的偏好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为追求利益愿意承担的风险不同,偏爱的理财产品也有所不同。从心理要素上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和花费时间及金钱的模式,而且不同的人对商业化理财的接受程度也不同,这些都关系到理财产品的需求。

商业银行根据以上四个因素把整个客户市场细分为若干个需求不同的子市场,其中任何一个子市场都有相似需求的客户群,银行可根据自己面临的市场环境、自身资源及业务特点进行合理定位,选定目标客户,选择目标市场,针对不同客户对理财产品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层面的客户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制定相适应的营销方案,整合所有资源,提供差异化服务。

3.大力开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加强品牌效应

银行应针对众多不同背景的个人客户及有关不同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个人理财产品,充分满足优质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银行应积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去开发设计提供多种金融功能、选择性更强产品,提高个人理财产品的金融含金量和科技含金量。为了理财产品的创新,银行应健全研发制度,鼓励产品研发人员开动脑筋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加大团队建设,努力塑造一支素质和专业过硬的研发队伍;收集客户的各种理财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制的产品;加强风险控制,为产品创新保驾护航。此外,加强品牌效应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个人理财产品的个性和风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商誉,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认同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商业银行应制定品牌战略,将品牌竞争策略纳入企业整体战略之中,与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策略相配合。商业银行还需明确并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重视品牌发展的科学规划,注重品牌的统一、连贯、有效的沟通和传播。

4.完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组织体系,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

商业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内部营销资源,重新组合各部门现有的业务分工,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专职营销机构。商业银行还需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总、分、支行之间的市场调研、个人理财产品创新、信息统计、客户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实现整体联动,强力营销,建立一个以专职营销机构为主各部门相互协作配合的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

营销队伍的好坏是营销战略成败的关键。商业银行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吸收和选拔优秀理财人员,提高理财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商业银行通过培训体制和教育投入,为员工提供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积极为营销人员创造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提升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建立起一支精通产品和业务知识、人际沟通能力强和高度敬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理财队伍,以适应当前全面开放竞争的金融时代的要求。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迅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外资银行入驻我国,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本文就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展开研究,分析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促进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华发展。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 外资银行 产品营销 营销策略

自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不断入驻我国,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受到居民的喜爱。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多家被卷入“理财门”,亏损比较严重,出现信用危机,外资银行急需开发适当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环境,扬长避短。

一、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与优势

(一)出现信用危机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居民在选择个人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偏向于外资银行,认为外资银行更加专业、经验丰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外众多银行破产倒闭,我国居民对外资银行的信心受损,加之随后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以及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系被集体投诉,众多外资银行个人理财出现亏损的现象使得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大众的质疑,外资银行出现很强的信用危机。

(二)理财产品集中于风险品种

外资银行被爆出现零收益及亏损的现象,金融危机出现是其部分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主要集中于风险性比较高的品种,产品组合设置不够合理,过分的追求高收益,没有注意风险的规避。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投资于国际,相较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样就使得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比较高,产品收益性更加不确定,受国际资本影响比较大。

(三)品牌优势比较突出

外资银行在我国走的是贵族路线,由于其网点的限制,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主要为这些城市富有的人提供理财服务,理财门槛比较高,不为一般百姓服务,外资银行往往为这些小部分客户提供尊贵服务,而国内银行是面对大众的,服务往往比较普通,相对来说外资银行对这些富裕人群树立品牌意识,注重背后的品牌理念,外资银行对细节要求比较高,处处体现自身高端的理念,让客户得到最好的服务,而外资银行在我国网点比较少,另一方面更显得好事物是稀少的,增加大众心中外资银行是高端的理念。

(四)外资银行企业文化优秀

一个企业能否长久发展与其企业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外资银行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能够长盛不衰,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外资银行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各个子公司都传承者自己银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影响着每位员工,无形中增加了银行职工对银行的忠诚度。

二、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一)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要想被我国居民接受,就应该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资产状况、生命周期以及客户偏好,为客户选择适合的个人理财产品,一般来说属于高额财富初期阶段的客户比较偏向于进行激进投资,而处于成长阶段的客户比较注重财富的保值与增值,而处于稳定期的客户偏向于财富的收益情况与自身风险承受相匹配,外资银行可以根基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产品配置,选择适合客户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这样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促进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二)渠道营销策略

外资银行在我国普遍存在营业网点比较少的状况,而我国商业银行则拥有众多的网点,相比来说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外资银行应该多开展其他渠道。一方面,外资银行可以在我国适当的加建营业网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资银行可以推广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等方式为客户服务,随时以电话、短信、邮件的方式将顾客理财产品的状况告知顾客,通过视频、语音、电话等方式与顾客进行沟通,满足客户要求。

(三)客户开发营销策略

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关键是在我国开发更多的个人理财客户,所以客户开发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外资银行可以采取电话营销的方式开发新客户,根据客户需求通过电话方式与之沟通,让其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其次,可以通过各种会展寻找新客户,会展上可以获得大量的潜在客户信息,还可以与潜在客户面对面的交谈,同时也起到宣传作用;最后,银行还可以通过现有的客户挖掘其身边的潜在客户,为银行推荐客户给予一定的激励,促使更多的客户购买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四)服务营销策略

现在社会顾客通常要求比较高的服务,服务也是品牌质量的一种体现,外资银行为了在我国更好的进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应该提供更好的服务,银行应该注重顾客忠诚度与满意度的建设,根据客户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客户跟踪服务;同时加强外资银行的品牌建设,增加客户的认可与满意度,赢得客户的认可。

三、总结

总体来说,外资银行入驻我国时间不久,被中国居民接受程度不高,又由于2008年进入危机,外资银行关于个人理财产品又出现诸多问题,外资银行在我国进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是面临着很多困难的。外资银行应该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调整在华营销策略,开发新客户、寻找其他营销渠道、提高顾客服务等营销策略,增加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外资银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