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杂志简介:《地质力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67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数学地球科学、地应力与地球动力学、能源地质、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6616
国内刊号:11-3672/P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3
复合影响因子:0.5
总发文量:801
总被引量:9079
H指数:34
引用半衰期:4.3182
立即指数:2.3077
期刊他引率:0.6384
平均引文率:22.9231
  • 北阿尔金恰什坎萨依沟地区早古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启示

    作者:吴玉; 陈正乐; 陈柏林; 王永; 孟令通; 孙岳; 何江涛; 王斌; 张文高 刊期:2019年第03期

    出露在青藏高原北缘的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一直以来为深入研究北阿尔金早古生代构造格架及演化提供了宝贵信息。经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构造解析,文章针对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内的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及形成时限进行研究,将北阿尔金蛇绿混杂岩带进一步细分为北侧混杂单元、中间层序单元和南侧混杂单元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南、北两侧混...

  • 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特征及演化定量分析

    作者:马超; 吴孔友; 裴仰文; 李天然 刊期:2019年第03期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其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机制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高分辨率的二维、三维地震、测井数据,优选十条地质格架剖面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刻画出不同构造单元的地质结构特征,建立了跨各个构造单元的地质解译模型。在精细构造解译的基础上,基于平衡剖面恢复原理,通过Midland Vall...

  •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区的大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与迁移规律

    作者:赵根模; 吴中海; 刘杰; 张雷; 左嘉梦 刊期:2019年第03期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新生代期间的持续碰撞和挤压过程导致亚洲大陆发生了强烈的弥散式板内变形,并形成了一个以贝加尔湖为顶点,以喜马拉雅带为底边的近似三角形的变形区与强震活动区,即新-藏三角区。基于固体刚塑性变形平面结构,结合滑移线场网络模型,对该区历史强震活动的大范围离散式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解释。结合1505-1976年以来历史强...

  • 褶皱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化

    作者:刘家仁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为了弄清褶皱构造形成过程中应力场的分布及动态演化状况,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对褶皱构造形成过程中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动态演化进行了探索。通过分析给出了单一岩层褶皱启动时应力场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求出了褶皱波长与岩层厚度、刚度模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褶皱等距性的成因;同时研究了褶皱驱动应力与岩层厚度、刚度模量以及褶皱波长之...

  •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储层地应力修正研究

    作者:王金铎; 孙鲁宁; 王军; 王敏; 李静; 刘旭亮; 刘晨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地应力是油气储层评价的基础参数,传统常用的单井地应力求解往往只依托于测井数据及岩石力学实验,未考虑整体力学模型中地层岩石非均质性对地应力的影响。研究以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董11井为例,采用整体力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对目的储层地应力进行修正。根据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岩石力学参数对井场周围地区进行划分及整体三维建模,并用ANSYS有限元...

  •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盖层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作者:张正涛; 林畅松; 李慧勇; 张国坤; 代江林 刊期:2019年第03期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盖层发育情况与油气富集密切相关。利用渤西地区丰富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取心分析化验资料等对研究区新生代盖层发育特征、封闭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东二段下部、明下段下部及明下段上部3套区域泥质岩盖层,东二段下部区域泥岩盖层相比于明下段两套区域泥岩盖层具有单层泥岩厚...

  •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坳陷石炭系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

    作者:王利; 李宗星; 刘成林; 彭博; 胡俊杰; 彭新发; 刘乐 刊期:2019年第03期

    德令哈坳陷是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具有勘探前景的地区。综合区域调查、平衡剖面反演、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获取了柴达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期次,并结合盆地模拟技术,重建了石炭系埋藏史;结合石炭系烃源岩油气地化指标,研究了德令哈坳陷石炭系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德令哈坳陷内石炭系烃源岩广泛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埋深较大,但未发生变质,处于成...

  • 充填天然裂缝对页岩受载过程中渗透率变化规律影响机理分析

    作者:尚春江; 康永尚; 邓泽; 赵群; 王红岩; 刘洪林 刊期:2019年第03期

    页岩气开采需要对储层进行大规模人工水力压裂改造,为了研究压裂过程中页岩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文章通过对含充填天然裂缝和不含天然裂缝两块页岩岩样进行流-固耦合物理模拟实验,并结合样品的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加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中应力小平台的出现可以指示样品中微裂缝的形成与闭合,是渗透率变化的内在机制;当岩样...

  • 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与矿物组成特征

    作者:郭永岩; 梁明亮; 王宗秀; 张林炎; 李会军; 李小诗 刊期:2019年第03期

    文章以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有机地球化学及无机矿物特征,重点对其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套页岩残余有机碳(TOC)含量高、氯仿沥青"A"含量低、生烃潜量"S1+S2"较小,镜质组反射率Ro在2.3%~3.19%之间,达到了过成熟阶段,以生成干气为主。分子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显示正构烷烃呈双峰型,碳数大于C2...

  • 广东河源断裂带地热成因及与构造关系初探

    作者:Lisa; TANNOCK; 王亚; 李景富; 刘洁; 张珂; 徐力峰; Klaus; REGENAUER-LIEB 刊期:2019年第03期

    广东省河源断裂带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热异常区,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形成机制和利用前景尚不确定。为此文章开展了多学科综合分析,获得以下初步认识:温泉是断裂带内深循环地下水被地温加热而成,断裂剪切热和花岗岩浆残余热的贡献基本可以排除;沿断裂展布的厚层硅化带是古水热活动的产物;硅化带形成时期的挤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与河源断裂及...

  • 隐伏地裂缝扩展的大型原位浸水试验研究

    作者:汪丽; 李新生; 李同录 刊期:2019年第03期

    隐伏构造地裂缝具有潜在的灾害效应和扩展的随机性,地表水是诱发隐伏地裂缝扩展的因素之一。文章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定性分析了地表水对隐伏地裂缝扩展效应的水压作用及黄土湿陷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西安曲江新区隐伏地裂缝黄土场地开展了大型原位现场浸水模拟试验。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水压作用是诱发隐伏裂缝扩展的辅助因...

  • 木质素纤维红黏土强度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作者:董吉; 陈筠; 邬忠虎; 杨恒; 陈泰徐 刊期:2019年第03期

    利用工业废料改良土体性能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能够保护环境。采用室内土工试验及SEM试验,针对木质素纤维加筋红黏土的效果,以及木质素纤维掺量对红黏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红粘土压缩模量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2%纤维掺量时,模量最高;不同木质素掺量红粘土的内摩擦角基本保持不变;红黏...

  • 合肥下蜀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作者:路硕; 尹功明; 宋为娟; 方良好; 疏鹏; 郑颖平 刊期:2019年第03期

    合肥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下蜀黄土广泛分布,通过对合肥地区BK2钻孔剖面岩性、氧化物含量及其地球化学风化参数的分析,研究合肥地区风成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野外钻孔岩芯剖面显示地层较好连续性,结合年龄数据划分了该孔的第四纪沉积框架,Qh底界为1.20m,Qp^3底界为5m,5~35.10m属Qp^2中晚期地层;合肥下蜀土主要化学...

  • 东昆仑希望沟橄榄辉石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孔会磊; 栗亚芝; 李金超; 贾群子; 国显正; 张斌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东昆仑古特提斯域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的研究极为薄弱,对青海东昆仑东段希望沟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中橄榄辉石岩进行岩相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分析,以期为东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提供新的约束。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希望沟橄榄辉石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62.4±1.6)Ma,表明岩体侵位于中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希望沟橄榄...

  • 《地质力学学报》加入OSID (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为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弥补纸刊载体的局限性,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一个与业界同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让科研过程可追溯,提升研究成果的诚信质量。《地质力学学报》加入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诚信的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标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