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杂志简介:《地理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124/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道、论文、综述、纪念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690
国内刊号:22-1124/P
全年订价:¥ 98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93
复合影响因子:3.71
总发文量:2586
总被引量:78287
H指数:106
引用半衰期:5.3896
立即指数:0.3382
期刊他引率:0.8548
平均引文率:28.4106
  • 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拓展分析——以综合交通信息网络为例

    作者:孙阳; 姚士谋; 张落成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以"空间流"为逻辑的区域空间组织下,借由城际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全面发展改变着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深度与广度,由此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大幅度增强城市信息联系,促使现代城市在"空间流"的作用下不断扩展城市网络空间。针对中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沿海三大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对其进行城市空间网络分析,结果表...

  • 后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地缘政治话语研究

    作者:安宁; 朱竑 刊期:2018年第06期

    援引后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批判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延续,以《人民日报》纸媒和官方微博为例,采用NVivo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美国反恐"这个当代热点地缘政治话题在两个不同媒体空间被呈现的形式。基于后人文主义思潮对物质的关注,讨论了"人"及其地缘环境认知是否受"物质"(在文中具化为网络技术)影响而动摇其在理解"人地关系"过程中...

  • 供给侧改革驱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动力结构及时空效应

    作者:徐成龙; 庄贵阳 刊期:2018年第06期

    运用熵值法和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对2000~2015年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供给侧动力结构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演变格局越发明显;绿色资本与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呈"U"型关系,其他5类绿色要素供给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的人口...

  • 中国数字经济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彬燕; 田俊峰; 程利莎; 浩飞龙; 韩翰; 王士君 刊期:2018年第06期

    基于腾讯研究院公布的数字经济指数,运用插值模拟、Zipf位序-规模法则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测比较。结果表明:(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明显,省域尺度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特征,但川、渝成为创新发展新极点;城市尺度,城市群地区是数字经济发展高地。(2)数字经济...

  • 中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空间均衡状态及其时间演变

    作者:马志飞; 尹上岗; 乔文怡; 李在军; 吴启焰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为正确认识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分布的现状,以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均衡状态及其时间演变趋势为研究内容,采用中国338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运用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和LISA时间路径分析等方法,构建国家-区域-市域3个层次的空间均衡分析框架,定量刻画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均衡状态及其时间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正在走向均衡...

  • 中国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

    作者:吴连霞; 赵媛; 吴开亚; 郝丽莎; 王玉娟 刊期:2018年第06期

    基于中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省域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速度、社会经济影响、空间差异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处于初级老龄化阶段且不断加深,区域差异缩小,东部地区低速增长,中西部地区老龄化与养老负担快速增加。老年人口密度属较低密度区,从东向西呈梯度降低。(2)中国省域人口老龄化程度及空间布...

  • 产业扶贫视角下村域空间贫困陷阱识别与策略分析——以湘西保靖县为例

    作者:杨志恒; 黄秋昊; 李满春; 曲衍波; 高宇; 刘美凤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从产业扶贫视角出发,选择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保靖县为研究案例区,构建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社会事业5个维度的村域的空间贫困陷阱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测度村域产业扶贫面临的空间贫困陷阱,利用核密度方法分析5个维度上空间贫困陷阱密集影响区域,并在此基础上绘制村域产业扶贫的综合空间贫困陷阱地图,提出对...

  • 基于土地开发强度的长春市城市空间效率分异研究

    作者:张鹏; 张栩嘉; 刘勇; 叶亚丽; 胡宇鑫; 吴彩鹤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以地块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为基础数据,从土地开发强度这一微观视角出发,针对长春市建成区圈层式快速发展的现实,运用替代原理和竞租理论分析长春市中心城区1 460个地块的土地开发强度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的低效地块和"超效"地块进行判断,总结分异特征和原因。研究发现:长春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分布不符合替代原理,...

  • 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郭坤; 张树山; 孙毅 刊期:2018年第06期

    基于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借助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框架,提出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核心物种、关键物种、支持物种、寄生物种、外围物种和外部环境等6个物种,物种间相互作用构成了3种商域:交易域、服务域和环境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系统内因子作用机制。根据吉林省农产...

  • 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与拓展C-D函数

    作者:王妍; 高强; 李华 刊期:2018年第06期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视角,将海洋灾害损失与海洋科技进步内生化,与海洋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一并作为海洋经济生产驱动因素,测度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洋灾害对当年海洋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对灾后第2年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且长期呈现负作用。究其原因,海洋灾害主要通过破坏海洋经济生产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渔业资源等生产资本...

  • 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经济和粮食生产重心的迁移轨迹与耦合特征——兼议与社会剥夺的关系

    作者:高军波; 谢文全; 韩勇; 张永显; 陈建华 刊期:2018年第06期

    基于社会剥夺理论,利用重心计算及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粮食生产重心动态迁移及其空间耦合,并探讨其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3 a来河南省经济、人口及粮食生产重心均在省域几何重心北部变动,空间错位格局日趋显著,变动一致性波动剧烈;2000年前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耦合度较高,2000年后...

  •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居客栈的空间生产——以大理双廊为例

    作者:罗秋菊; 冯敏妍; 蔡颖颖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民居客栈成为一个特殊的时空建构,建筑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当地的传统元素逐渐弱化。以大理双廊的民居客栈为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居客栈的空间实践包括原态式、改进式、创新式建筑3种。本地村民是早期的空间支配者和使用者,随着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其对空间生产...

  • 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影响因素时空特征研究

    作者:关伟; 郝金连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从中观层面以东北地区41个市域为分析单元,选择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2004、2009和2015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法分析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特征,运用OLS和GWR模型分析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因子、消费因子、投资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此挖掘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时空结构信息。结果表明:(1)旅游经济发展呈显著空间正相关,相关性逐渐增大;(2)OLS回归结...

  •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结构研究

    作者:彭华; 刘盼; 张桂花 刊期:2018年第06期

    陡崖坡广泛发育是丹霞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块往往四面陡崖,山块之间也因此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特殊的地貌造就了许多特殊的小生境,产生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本文梳理了山地自然分异和丹霞地貌生态与植被分异方面的研究文献,发现人们对于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的关注不足。为此,针对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这个最具有...

  • 苏南太湖流域污染企业集聚与水环境污染空间耦合关系

    作者:张姗姗; 张磊; 张落成; 高爽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以苏南太湖流域为例,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分行业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及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污染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无锡市的惠山区、江阴市的东部、常州市与武进区相邻部分区域、昆山市等地区,常州市整体上污染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2)将制造业集聚与水环境污染空间耦合关系分为高集聚-高污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