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报

地质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地质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2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51/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研究论文、技术方法、特邀论文等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国际刊号:0001-5717
国内刊号:11-1951/P
全年订价:¥ 1060.00
创刊时间:1922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37
复合影响因子:2.98
总发文量:2383
总被引量:65578
H指数:103
引用半衰期:8.4882
期刊他引率:0.9243
平均引文率:45.3782
  • 板块构造对海相钾盐矿床分布与成矿模式的控制

    作者:刘成林; 赵艳军; 方小敏; 吕凤琳; 王立成; 颜茂都; 张华; 丁婷 刊期:2015年第11期

    表生钾盐矿床主要沉积于陆壳板块上的陆表海盆地中,其沉积受制于全球板块运动,具体影响表现在板块的规模、边界特征、漂移历史与古纬度、古气候等的控制作用。在巨型稳定克拉通上,出现巨型陆表海盆,沉积分布广、厚度大的巨型钾盐矿床或矿集区,矿床沉积类型属于化学岩型即碳酸盐岩型钾盐矿;板块汇聚区域,如特提斯造山带,出现较多的小陆块并形成较...

  • 四川盆地东部高褶带三叠系地层卤水和温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作者:周训; 曹琴; 尹菲; 郭娟; 王晓翠; 张永帅; 王黎栋; 沈晔 刊期:2015年第11期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沉积盆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在川东宣汉地区的川25井曾发现富钾卤水。本文对川东高陡褶皱带三叠系碳酸盐岩地下水的分布和富集进行分析,对川25井和卧57井深层卤水以及仙女山温泉和统景温泉的水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成因。认为当背斜核部的三叠系地层埋藏较深、封闭性较好时,有利于深层卤水的富集;在半开启-开启型背...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成钾意义

    作者:张永生; 邢恩袁; 王卓卓; 郑绵平; 施立志; 苏奎; 桂宝玲; 吴素娟; 蒋苏扬; 朱常伟 刊期:2015年第11期

    本次研究主要依据龙探1井、镇钾1井等8口基干井,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镜下薄片鉴定、沉积微相分析,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进行了识别和划分,编制或修编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一期至马家沟六期各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包含开阔台地...

  • 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水化学特征、来源及找钾指示意义

    作者:伯英; 曹养同; 刘成林; 高超; 焦鹏程 刊期:2015年第11期

    库车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的一个次级凹陷,位于新疆塔里木陆块北缘与西南天山之间。文章介绍了库车盆地盐泉水的化学特征、来源及其找钾指示意义。对库车盆地几个代表性盐泉出露区进行盐泉水样品(21件)采集和分析,研究了其化学组成特征、水化学类型和氢氧同位素组成,同时根据收集的129件盐泉水化学数据资料,生成了盐泉水水化学分布图。新采自库车...

  • 四川盆地三叠纪蒸发岩特征、盐盆迁移及其构造控制

    作者:周家云; 龚大兴; 李萌 刊期:2015年第11期

    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共有六次成盐期,形成二十多个大小不等的盐盆。通过统计大量含盐钻井的盐岩层位、厚度、分布及含钾情况,圈定了各成盐期次盐盆的分布范围和成盐中心。盐盆范围与成盐中心清晰地显示:四川盆地早三叠世嘉陵江期末至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初(T1j^5-T2l^1-1),和中三叠世雷口坡期末(T2l^4),分别在盆地东北部和西部,进入高盐度化...

  • 羌塘盆地侏罗系展布重力反演预测及蒸发岩沉积洼陷优选评价

    作者:文百红; 李萌; 刘喜方; 杨辉 刊期:2015年第11期

    利用露头和岩心物性的统计资料和对羌塘盆地统一改算后的1∶50万重力资料的波谱结构分析,应用匹配滤波法分离出羌塘盆地6个构造层。通过带地形的重力反演法计算了侏罗系构造层顶底界面深度及构造层厚度,预测了羌北坳陷中5个沉积洼陷和羌南坳陷中4个沉积洼陷。这9个侏罗纪洼陷分布在中央隆起带的南北两侧,羌北坳陷侏罗纪沉积岩以海陆过渡相蒸发盐...

  • 基于海相石盐流体包裹体的古海水演化热力学模拟

    作者:马黎春; 刘成林; 马建强; 韩继秋; 牛磊; 孙明光; 商雯君 刊期:2015年第11期

    传统观点认为地质时期海水成分一成不变,然而包裹体测试技术的迅速发展,揭示出显生宙以来海水成分至少发生过两次大的旋回变化。本文基于世界多个海相沉积盆地的原生石盐包裹体实测数据,探讨了显生宙以来古海水地球化学、水化学类型、蒸发岩矿物组合特征的显著变化,并结合EQL/EVP卤水蒸发平衡模型,定量模拟了两种典型海水的蒸发演化过程、析盐规...

  • 四川盆地三叠系隐伏钾盐层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

    作者:张研; 李萌; 龚大兴; 陈科贵; 丁峰 刊期:2015年第11期

    本文首先通过总结四川盆地钾盐(杂卤石、富钾卤水)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钾盐的测井组合识别法;其次为满足大数据量预测处理需求,介绍了钾盐的测井旋回地层学预测法,该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预测准确度高的特点;最后在实际资料处理与解释中,本文采用了测井旋回地层学法初步预测潜在含钾层段,测井组合识别法再对存疑含钾层段精细排查的技术...

  • 泸州-开江古隆起对川东三叠纪成盐成钾环境的控制作用

    作者:赵艳军; 刘成林; 龚大兴; 周家云; 丁婷; 汪明泉; 王立成 刊期:2015年第11期

    泸州-开江古隆起的活动对早中三叠世川东盐类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川东三叠纪不同成盐阶段古构造特征、石盐及杂卤石的分布和古隆起不同位置含盐系的岩性组合对比等综合研究发现,古隆起相对周缘地形较高,其内部及边缘发育的小盐洼(如长寿地区)由于其水浅、盆小、蒸发速率快,有利于卤水浓缩形成原生杂卤石,也是可溶性钾盐的潜力区;...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纪地质事件群耦合作用

    作者:王振涛; 周洪瑞; 王训练; 张永生; 景秀春; 邢恩袁 刊期:2015年第11期

    北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洋陆转化过程,于奥陶纪时发育了汇聚板块边缘的沟-弧-盆体系,分别形成了北西向展布的北祁连造山带走廊南山北缘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和东西向展布的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期间,秦岭-祁连洋的俯冲造山作用和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沉积类型和内陆湖盆的发展演化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

  • 羌塘地块中生代时期的漂移演化及其成钾条件

    作者:任海东; 颜茂都; ; 张大文; 栗兵帅 刊期:2015年第11期

    通过研究地块的古纬度,可以为我们认识该地块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位置和南北向漂移演化提供定量约束。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评判中生代时期羌塘地块已发表的古地磁数据,建立了该地块在中生代时期的漂移演化历史。羌塘地块在中—晚三叠世期间,可能发生大规模快速北向漂移,并与羌塘北部的构造单元体发生碰撞;中侏罗世时期位于北半球21.4°N,晚侏...

  • 江陵凹陷始新世早期古气温:来自无水芒硝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作者:李皓楠; 王春连; 刘成林; 杨申谷; 徐海明; 胡海兵; 余小灿; 刘锦磊 刊期:2015年第11期

    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和始新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为一套巨厚含盐岩系。对始新世早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的无水芒硝中的原生单一液相流体包裹体采用冷冻法进行均一温度测定。原生流体包裹体是在矿物沉积的过程中被捕获的,矿物生长过程中所圈闭的流体(即古盐湖卤水)保存了当时地质环境的各种地质地球信息,可以为研究古温度、古水体成分、古大气成分...

  • 塔西南坳陷古新统蒸发岩沉积条件及成因模式初探

    作者:张华; 刘成林; 焦鹏程; 曹养同; 韩二斌 刊期:2015年第11期

    基于近期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资料整理,对塔西南地区古新统蒸发岩沉积特征、展布规律及成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塔西南古新统吐依洛克组蒸发岩以石盐岩为主,为海退过程中的产物;阿尔塔什组蒸发岩以石膏岩或者硬石膏岩为主,为缓慢海侵的产物。吐依洛克组石盐岩沉积是海退背景下、多级盆地卤水回流的结果,其受控于同时期区域性构造运动和...

  • 云南兰坪盆地云龙组上段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作者:沈立建; 刘成林; 王立成 刊期:2015年第11期

    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蕴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对于沉积环境的重塑及物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兰坪盆地云龙组上段由一层碳酸盐岩及其上覆的碎屑岩组成。通过对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REE总量分别为142.65×10^-6-186.85×10^-6和217.2×10^-6-483.7×10^-6,均值分别为167.44×10^-6...

  • 川东高陡断褶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作者:邹玉涛; 段金宝; 赵艳军; 张新; 李让彬 刊期:2015年第11期

    在川东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系统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特征、演化特征及成因机制。川东高陡断褶带经历了由拉张向挤压转变的动力学环境,主要划分为4期构造演化阶段:弱褶皱阶段(印支期以前)、褶皱雏形阶段(印支期)、褶皱活跃阶段(燕山期)、褶皱定型阶段(喜马拉雅期)。川东高陡断褶带现今构造格局受早期基底断裂控制、晚期多期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