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报

地质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地质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2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51/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研究论文、技术方法、特邀论文等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国际刊号:0001-5717
国内刊号:11-1951/P
全年订价:¥ 1060.00
创刊时间:1922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37
复合影响因子:2.98
总发文量:2383
总被引量:65578
H指数:103
引用半衰期:8.4882
期刊他引率:0.9243
平均引文率:45.3782
  • 鲁西寒武系凝块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作者:陈金勇; 韩作振; 范洪海; 陈吉涛; 迟乃杰 刊期:2014年第06期

    鲁西地区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出露连续,中寒武世张夏组和晚寒武世炒米店组均有凝块石产出。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凝块石的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认为形成凝块石的微生物主要为附枝菌,其次是葛万菌、肾球菌和放射状菌,根据枝杈的直径大小、枝权的细胞状分割结构及结晶程度等,附枝菌又可细分为:泥晶粗枝权状、泥晶分段枝权状、泥晶细枝权状、微晶...

  • 晚古生代泛大陆聚合的全球构造背景:板块漩涡运动轨迹含义的探讨

    作者:李江海; 李维波; 王洪浩; 毛翔; 杨静懿; 傅臣建 刊期:2014年第06期

    板块构造理论形成以来,不同板块之间的相对作用得到深入阐述,但对多板块聚合的运动过程的研究常被忽略。依据全球古地磁数据和古板块再造,可以获得板块运动轨迹,这些板块轨迹指示全球主要大陆在志留纪(约443Ma)一二叠纪(约250Ma)期间发生向北半球中纬地区的汇聚,具体表现为在泛大陆的形成过程中,全球板块运动具有顺时针旋转的特征,并...

  •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作者:柳长峰; 刘文灿; 周志广 刊期: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近年来获得的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_Pb及少量Rb—S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古生代-早中生代至少经历了奥陶纪、石炭纪-早二叠世、中晚二叠世以及三叠纪等4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奥陶纪岩浆活动时限在508-454Ma,出露面积少,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经历较强的变质变形作用。石炭纪-早二叠世岩浆活动时...

  • 西藏北羌塘盆地多格错仁地区盐泉水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

    作者:牛新生; 刘喜方; 陈文西 刊期:2014年第06期

    西藏北羌塘盆地是我国侏罗系海相找钾的主要远景区之一,在多格错仁地区发育有一系列具有明显的含钾异常的现代盐泉,研究这些盐泉水的物质来源具有重要的找钾意义和科学价值。野外采集了40个盐泉水的样品,并在室内测定了其化学组分、铲δ34s和87Sr/86Sr。分析结果显示,盐泉水具有富Na+、Ca2+、K+、C1-,贫Mg2+、SO2-4-、HCO3-的特征,其C...

  • 新疆罗布泊盐湖深部钾盐找矿新进展

    作者:焦鹏程; 刘成林; 颜辉; 陈永志; 顾新鲁; 孙小虹; 宣之强; 赵海彤; 李文学 刊期:2014年第06期

    罗布泊是世界最大干盐湖之一,罗布泊超大型钾盐矿床从1995年发现至今,经历了找钾远景预测、勘查、系统科学研究、扩大找矿及开发利用快速推进的过程,浅部(200m以浅)钾盐资源量已基本查明,但没有一个穿透第四系的较深地质科学钻井。通过区域气候条件、盐类矿物分布、碎屑岩层储卤等方面与柴达木盆地西部的对比分析以及罗布泊地堑式断陷带储...

  • 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褐帘石LA—ICP—MS的U—Th—Pb定年研究

    作者:郭海浩; 肖益林; 谷湘平; 黄建; 侯振辉; 刘海洋 刊期:2014年第06期

    褐帘石是一种常见的副矿物,是岩石中LREE、Th、U和sr等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由于Th、U可以在褐帘石中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并富集于其晶格,因而褐帘石是一种良好的年代学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褐帘石中含有不同含量的普通铅,分析结果中的普通铅扣除成为难题,这就使得近年来褐帘石U—Th~Pb定年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通过激光熔样一电感耦...

  • 东昆仑东段中元古代小庙岩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作者:陈有炘;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战庆; 陈国超; 刘成军; 杨杰 刊期:2014年第06期

    小庙岩组是东昆仑造山带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套中元古代角闪岩相变质地层。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室内观察表明,小庙岩组主要为一套长英质变质岩夹基性变质岩,长英质变质岩可分为4种岩石组合:石英岩组合、富铝片麻岩组合、长英质片麻岩组合、石英岩一长石石英岩组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富铝矿物石英片岩和片麻岩...

  • 浙东南印支期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作者:高万里; 王宗秀; 李春麟; 王对兴 刊期:2014年第06期

    中国东南部印支期花岗岩对亚洲大陆东部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构造指示意义。在浙江东阳大爽以及松阳县东部靖剧地区发现两个印支期花岗岩体,大爽岩体和靖剧岩体。岩性为斑状石英正长花岗岩,二者都侵入到元古代基底中。大爽石英正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41±2.1~229.6±2.5Ma,靖剧岩体斑状石英正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

  • 准噶尔盆地钻井岩芯火山碎屑岩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研究

    作者:杨甫; 陈刚; 侯斌; 张甲明; 胡延旭; 黄德顺 刊期:2014年第06期

    采用LA-ICP—MS手段,对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中北部Dbl井和Y1井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碎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微量元素以及Lu-H{同位素分析。锆石内部结构、Th/U比值、稀土配分模式显示,所有锆石属岩浆成因。结果显示:①Dbl井和Y1井锆石样品最小年龄分别为303Ma和306Ma,可代表巴塔玛依内山组的形成时代;②锆石U—Pb年龄显示有中、晚元...

  • 柴北缘锡铁山滩涧山群c岩性组的时代归属及其物源特征

    作者:付建刚; 梁新权; 王策; 蒋英; 周云; 潘传楚; 钟永生; 杨永强; 王泽利 刊期:2014年第06期

    锡铁山滩间山群C岩性组主要由轻微变质的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等组成,因后期强烈构造改造,以“岩片”形式夹持于滩间山群b岩性组和d-1岩性组之间。长期以来,它一直与a、b、d岩性组一起被归属为晚奥陶世滩间山群。本文在野外观察基础之上,对来自锡铁山地区滩涧山群C岩性组紫红色含砾砂岩中的大量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

  • 四川宣汉盘龙洞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岩组构定向与统计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作者:赵锐; 吴亚生; 姜红霞; 刘丽静 刊期:2014年第06期

    四川盆地东北部发育的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层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盘龙洞剖面是四川盆地发育最好的长兴组露头,其成岩作用研究对于认识川东北长兴组储层的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白云岩的组构和产状包含了成因信息,笔者根据薄片观察发现白云石交代结构可分为“均一”与“不等晶”交代两种类型,过渡关系与阴极发光观察结果均表...

  • 胶莱盆地南缘白垩系青山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付文钊; 杨锋杰; 周新玉; 毛光周; 金爱文; 陈桥; 姜楠; 郭帮杰 刊期:2014年第06期

    在胶莱盆地南缘开展1:5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对胶莱盆地南缘的白垩纪青山群火山岩进行了层型剖面实测及系统采样,经过化学分析及数据整理,得出胶莱盆地南缘白垩纪青山群火山岩SiO2的含量为51.08%~74.86%,全碱(Na2O+K2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2%~8.8%,Al2O3的含量集中于13.18%~17.3%之间,全铁(TFe2O3)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

  •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重力流与等深流交互作用沉积特征、过程及沉积模式

    作者:李华; 王英民; 徐强; 卓海腾; 吴嘉鹏; 唐武; 李冬; 徐艳霞 刊期:2014年第06期

    通过地震及钻孔资料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重力流及等深流沉积进行了研究。南海北部重力流及等深流沉积类型多样,包括峡谷、单向迁移水道、堤岸、朵叶及漂积体。单向迁移水道迁移方向分别为北东向和南西西向,为重力流与等深流交互作用形成。漂积体有大型长条状漂积体、限制型漂积体和陆坡席状漂积体,岩性为粘土、泥质粉沙。南海北部陆坡水深20...

  • 羌塘盆地结构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

    作者:吴珍汉; 高锐; 卢占武; 叶培盛; 陆露; 殷裁云 刊期:2014年第06期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富含烃源岩,但结构构造非常复杂。结合野外观测及相关资料对地震反射剖面进行地质构造详细解释,良好地揭示了羌塘盆地结构和深部构造。羌塘盆地逆冲推覆构造延伸存在显著差别,北羌塘凹陷多格错仁逆冲推覆构造、阿木错逆冲推覆构造与南羌塘凹陷肖茶卡一双湖逆冲推覆构造、多玛一其香错逆冲推覆构造...

  • “4·20”芦山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与“5·12”汶川地震对比分析

    作者:殷志强; 赵无忌; 褚宏亮; 孙巍 刊期:2014年第06期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3°N,103.0°E)发生了Ms7.0级强烈地震,其是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特大地震后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文章分析了“4·20”芦山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典型案例,并与“5·12”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次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区断裂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