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

版纳杂志 部级期刊

Xishuangbanna Magazine

杂志简介:《版纳》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155/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时代报告、贝叶新韵、揶风蕉影

主管单位: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西双版纳文联
国际刊号:1673-1697
国内刊号:53-1155/I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27
H指数:3
  • 和谐(水彩)

    作者:刘首云 刊期:2006年第Z1期

  • 同心协力(水彩)

    作者:刘首云 刊期:2006年第Z1期

  • 曼厅公园(水彩)

    作者:谭勇 刊期:2006年第Z1期

  • 傣寨一景(水彩)

    作者:谭勇 刊期:2006年第Z1期

  • 闸远翔油画作品

    作者:闸远翔 刊期:2006年第Z1期

  • 总书记情系西双版纳

    作者:张亮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安平生、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陪同下,1980年10月24、25日到西双版纳考察。国事繁忙脚不停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由于“有长期在红军中工作和从事党、团工作的经验,在‘’后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所以被选为党的主席(总书

  • 哥德堡号船长探源版纳古茶山

    作者:戴振华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9月16日至17日,瑞典哥德堡号船长彼得·卡令夫妇一行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普洱茶探源活动。在州人民政府茶办和外办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彼得夫妇品尝了西双版纳的精品普洱茶,并亲自动手做起了普洱茶饼。17日,驱车30余公里后步行登上西双版纳著名的南糯山,与西双版纳800年历史的栽培型的古茶树王亲密接触。

  • 中国著名画家妙手丹青绘云南

    作者:戴振华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金秋十月,和风送爽。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云南省文联和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全国著名画家画云南”活动,于10月16日圆满结束。这次活动是省委、省政府为繁荣云南美术创作,振兴云南美术事业,促进云南画家与全国著名画家的相互交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实施“请进来、走出去”...

  • 傣泐古文化历史渊源探秘

    作者:晓飞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西双版纳地处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汇地带,傣族历来频频与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和南亚文化亲密接触,借鉴吸收了诸多文化因子,不断丰富和发展傣族自己的特色文化,并使之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始终保持着傣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鲜明风格。一、傣泐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一)傣泐干支纪时法是中原文化传播的例证用干支纪时间,在...

  • 傣族谚语蕴含的和谐理念解读

    作者:王军健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着该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元素,谚语具有“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的功用。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谚”注为“传世常言”,即“世代流传的(蕴含深刻哲理的)熟语”;通过对谚语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解读出某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西双版纳的傣族是...

  • 浅谈傣族贝叶经的三个特点

    作者:李云昌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傣族贝叶经是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反映傣族古代文化(广义的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学宝库。本人作为一名傣族贝叶经的喜爱者,有幸参与贝叶经的翻译整理工作达三载,参与整理了十余部近百万字的贝叶经汉译文稿。就我所接触到的这些贝叶经而言,感到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引人向善的佛教理念,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简明易...

  • 浅谈贝叶文化的旅游开发

    作者:陈爱林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贝叶文化是西双版纳旅游之魂。绚丽多彩的贝叶文化,使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充满浓郁而神秘的异域情调;热带雨林充满魅力和灵气。旅游是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的载体。游客通过领略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味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的内涵。从西双版纳旅游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贝叶文化的旅游开发,不是要建设几个什么中心、景...

  • 独具特质的傣族茶文化——茶歌

    作者:西娜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一、人类最早的文化传承工具人类的远古文化是一种古朴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大部分来自民间口碑的传承。这种文化现象能真实地将当时所有生产物质的知识和所有生产物质的精神都包容为一体,将这个民族在各个时期的历史、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宗教信仰、礼仪习俗从伦理道德等多个侧面丰富了社会风貌,进行着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和传...

  • “苏玛”,傣族非物质文化的优秀传统

    作者:段其儒; 玉坦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在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勤劳善良的傣族人民一年里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虽然都是节日,但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其中,关门节就是比较独特的一个。从过泼水节到关门节,中间间隔三个多月的时间。关门节开始,傣家人就有了许多独特的禁忌——不得兴土木建新房、不得举行结婚庆典、出远门走亲串戚等等。这段时间,傣族乡亲...

  • 文化的迷失与回归之路——关于西双版纳文化、文艺问题的断想

    作者:罗云智 刊期:2006年第Z1期

    <正>文化,自古至今都是一个迷人而又时尚的词。文化,有时很虚,有时又很实。虚虚实实,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或草根,或妩媚,难以把握和驾驭,这就是文化。上下五千年,浩浩荡荡的中华历史长河,那宽阔坚固的河床,其实就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可以被摧残,但很难被毁灭。譬如秦始皇“焚书坑儒”,譬如上世纪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