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事

北京纪事杂志 部级期刊

Beijing Document

杂志简介:《北京纪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3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焦点_封面纪事_修长城、焦点_封面纪事、焦点_封面纪事_说长城、焦点_封面纪事_访长城、古都_风物志、古都_地理志_专栏、古都_地理志、古...

主管单位: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9075
国内刊号:11-3338/I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4039
总被引量:129
H指数:3
期刊他引率:1
  • 老北京胡同十年变迁

    作者:白皓(文/图) 刊期:2019年第08期

    胡同是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所独有的风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胡同的形态、色彩、气味、声响伴随着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这种独特的城市生态和邻里关系,滋养了老北京人热情、礼貌、厚道、幽默的性情。作为摄影人,我以前拍过不少北京的风景名胜、王公府邸、名宅园囿,后来觉得那些纯建筑景观离现实生活较远,不像拍胡同生活那样“接地气...

  • 文明北京蓝天行动

    作者:张子乐 刊期:2019年第08期

    长期坚持绿色出行,积极实践“3510”出行方式。3公里以内选择步行,用脚步丈量美丽北京。5公里以内坚持骑车出行,既便捷又时尚。10公里以内或市内活动倡导公交出行,自觉排队候车,主动礼貌让座。长距离出行选择绿色驾驶,鼓励合乘出行,停车3分钟以上熄火,文明行车不违章。

  • 北京“三大站”的打扒女警传奇

    作者:老王(文/图) 刊期:2019年第08期

    这是201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北京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二大队专事打扒的民警于俊戎穿着便服,隐于人流中,她尽量把自己往不起眼里打扮,可还是有人老远就看到了她,快步跑上前来,带着讨好的假笑说:“于姐,我可是真的什么也没干。”这个人曾经在北京西站(西客站)偷盗,被于俊戎抓住处理过,他今天是想来这里转转,可一到西客站,就觉得于俊戎会带着她的两个...

  • 军营“技术控”——记无人机测控手杨宇

    作者:刘巨雷(文/图) 刊期:2019年第08期

    “无人机在情报信息导出上经常出现问题,飞行中可否实现双站同时操控?我们能不能探索尝试?”在第82集团军无人机侦察骨干集训地,一场无人机操控战法创新研讨会激烈展开,现场接连发问的无人机测控手杨宇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主人公。2017年5月,部队军改之后,支援保障连组建成立,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人才。上级考虑到杨宇勤奋好学,将他安排到无...

  • 花园一姐:圆梦路上鲜花盛开

    作者:王瀛(文/图); 耿萍(文/图) 刊期:2019年第08期

    如果说,租地做花田、育种基地,建万花园,只是一个农民的事业,那你就out了!站在你面前的曹玉美,是一位“互联网+花园体验+种业”的创业管理学家。她到清华北大中小企业创始人俱乐部做报告、到黑马商学院听课、到硅谷游学,走遍世界各国,学习先进的休闲农业管理模式,曹玉美风趣地说:“这么说吧,除了南北极,我几乎都走遍了……”

  • 艺海兰心桃李芳华(七十八)勇担重任办大赛,无私奉献展风采--记北戏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艺术专业技能(声乐表演)赛项

    作者:乐乐 刊期:2019年第08期

    2019年5月27日至5月31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艺术专业技能(声乐表演)赛项,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少儿戏剧场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分为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个组别进行。共有来自全国80所职业院校的105名选手参赛,产生一等奖11名,二等奖21名,三等奖31名。北戏学生潘帅同获得美声唱法一等奖,周岩博获得通俗唱法一...

  • 以声音塑造各种人物——北京市曲剧团当家“花旦”郭曾蕊专访

    作者:韩旭 刊期:2019年第08期

    郭曾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谈吐直爽,说出话来嗓音又宽又亮,自带北京姑娘的潇洒、飒利劲儿。在得知郭曾蕊是她们1999届曲剧班,甚至下届曲剧班在团唯一的北京人时,笔者充满了感慨与好奇。感慨的是因为如今愿意从事北京曲剧这一地方曲种的北京人,竟是凤毛麟角;好奇的是眼前这位北京姑娘,如何一枝独秀,走上了北京曲剧的艺术之路?

  •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十三)——同光年间第一昆曲旦角朱莲芬

    作者:张永和(文/图) 刊期:2019年第08期

    昆曲旦角儿朱莲芬在《同光十三绝》这幅写真画中,他是扮演《玉簪记·琴挑》一折中的陈妙常,他也是十三绝当中唯一的一位昆旦。他生于1836年,死于1884年,寿享48岁。他是苏州人,跟时小福他们是老乡,他是被他的哥哥朱莲卿带到北京的。他的哥哥也是一位非常好的昆旦,朱莲芬的艺术造诣大部分是他哥哥传授的,他哥哥在三庆班做演员。朱莲芬从苏州到了北...

  • 京西南那些骗婚的故事

    作者:师永祥 刊期:2019年第08期

    京郊西部山区,“鸡屁股抠鸡蛋”的苦日子,恐怕从那时熬过来的农民们记忆忧新。累死累活地劳作一年,不但填不饱被野菜染绿的肚皮,还得倒欠队里一笔“债”。那年月,贫穷笼罩着山区农村,温饱困扰着山里农民。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如春风、似甘露,使昔日寂寞凋零的山区农村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使昔日面带饥色的农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也有余钱...

  • 往事有味道,并不如烟——与导演黄一鹤老师的两次交集

    作者:尹世昌 刊期:2019年第08期

    提起1983年开始的央视“春晚”,国人谁个不知,哪个不晓——特别是从此连续的4年间,有两年获得了“全国电视(星光奖)特等奖”,一年获得“全国电视(星光奖)特别奖”。这些成绩与黄一鹤总导演及其团队开创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给全国亿万人民群众送去了大年除夕的“大礼”,带来了4个小时温馨又开心的享受。嗣后,“春晚”年年有新意,岁岁有不同,逐...

  • 回不去的东小井胡同

    作者:刘玉生; 朱天纯(图) 刊期:2019年第08期

    沿着德胜门箭楼北行300米,众多胡同中有一条叫东小井。我的老宅就在这里,老门牌3号,新门牌6号。东小井胡同不起眼儿,走着走着,一愣神可能就会错过去。若不是把口房子玻璃上不时映着的一张脸——一个老妇人,老得只能倚在窗前观望街景解闷;左边理发馆山墙上有一长方形红底白字搪瓷标牌:“东小井胡同”,我可能也会走错。

  • 我们有一桌不散的宴席——记北京第一家残疾人驾车俱乐部

    作者:刘建民(文/图) 刊期:2019年第08期

    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底下还真有这么一桌吃完不散的宴席。这桌宴席的食客们就是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驾车俱乐部的残友们。他们用爱心、真情和朋友间的互助友爱,颠覆了多年来在民间流传的“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句话。我要出去看世界2018年年初,肢残人美女歌手董淑芬在与残疾人企业家赵艳利、孙怀江聚会交流时提到,有许...

  • 期末考试周——“永恒”的话题

    作者:潘钦楠(文/图) 刊期:2019年第08期

    作为在国外盘桓多年的留学生,提到一件事——期末考试周,绝对都是“说者流泪,听者伤心”——最不愿意提起,却又躲不过去。对我们来说,期末考试周是一个常说常新、经久不衰的话题,在每个留学生的留学生涯中永远都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快要考试的时候,你如果在学校里转一圈,总能看见这样那样的“异常”景象。平时迟到、早退甚至经常逃课的同学,...

  • 让时间化解所有的心结

    作者:易明 刊期:2019年第08期

    从车公庄路口往南调个头,走不远有个奔西的路,叫百万庄大街,解放后在二环路外城西北,有个名声在外的地方叫马尾沟教堂。大学一毕业,我鬼使神差地进了马尾沟教堂,也就是现在的市委党校大院。前几年有个词叫“头脑风暴”,基本可以概括里面都是什么人什么事。如果说到历史落下的痕迹,确实是有几处,比如有明朝从西方来的天主教大修士利玛窦的墓;有属...

  • 我的戏缘

    作者:曹志勇 刊期:2019年第08期

    1960年代,家境都不算宽裕,但我家里有一台牡丹牌台式交流收音机。这是父母花了70多块钱买来的,那可是父亲半个多月的工资啊!收音机买回家里,每到夜幕降临时,父亲就会坐在写字台前的靠背椅上,收听《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与《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这些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至今还保留着。在当时大众传媒尚不发达的年代,这些节目在人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