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半月谈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Comment

杂志简介:《半月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1/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时事讲解、半月谈评论、时事讲解、特别报道、一线调查、基层治理现代化、教育改革进行时、时政·财经、科技·文化、生态·健康、民生·社会、...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002-7335
国内刊号:11-1271/D
全年订价:¥ 232.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757
总被引量:557
H指数:9
立即指数:0.0068
期刊他引率:1
  • 半月声音

    刊期:2019年第07期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表示: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历史因初心而壮丽,未来因奋斗而精彩。——3月28日,在河北西柏坡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4月3日,新华网发表通讯称:从西柏坡出发,我们将以"赶考精神”去读懂这个伟大的时代,以...

  • 选人用人,须过“五关”

    作者:晏国政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进入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时刻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选人用人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实践成果,衔接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新政策新法规,回应干部工作中...

  • 接地气,施政才会有底气

    作者:梁建强 刊期:2019年第07期

    饥荒之年,百姓粮食匮乏,不少人只能靠挖草根、吃树皮充饥,甚至还有人活沽饿死。相关消息上报“领导”之后,这位“领导”大为不解——“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是一个发生在1700多年前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这位“领导”,名字叫司马衷。一句荒唐可笑的“何不食肉糜”,折射出不接地气、不了解实际之弊。

  • 国相交,民相亲,心相通

    作者:毕成良 刊期:2019年第07期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于4月下旬在北京召开,这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将是又一次全球瞩目的国际盛会。5年来,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朋友圈”不断扩大,“五通”协调推进,成杲丰硕。在这“五通”当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人文纽带、社会根基和民意基础,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

  • 新时代怎样开好思政课?

    刊期:2019年第07期

    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应邀参加。在此次座谈会上,深刻阐明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要求。

  • 中国经济能否为世界经济增加"确定性"?

    刊期:2019年第07期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全球政商学界代表汇聚一堂,探讨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共识。来自国内外的参会嘉宾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持续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的中国,将为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增加“确定性”。

  • 两会之后,哪些新政新举提升获得感?

    作者:李力 刊期:2019年第07期

    政府工作报告谋划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十大任务,向全国人民承诺了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全国两会结束后,国务院及各部委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密集出台一系列新举新政,不少与百姓获得感息息相关。

  • 新义村里说创客

    作者:张正宪 刊期:2019年第07期

    江南三月,细雨霏霏,河岸边柳丝低垂,已悄然绽开粒粒新绿。走进上海远郊的枫泾镇新义村,但见村口竖立的“天域·新义田园综合体创客E源”的标牌赫然入目。创客下乡,是新义村这个故事村里的新故事,也是新义村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 新时代乡风文明:人人都是塑造者

    作者:王飞航 刊期:2019年第07期

    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如何让乡土文化回归、重塑新时代乡风文明,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地处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山西省运城市进行了有效探索。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说:“我们在调研时发现,缺生活品质、缺精神家园、缺人才,是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怎么办?我们提出‘新家庭、新礼堂、新乡贤’...

  • 他在布达拉宫修壁画

    作者:李键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古老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发扬。唐卡是藏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有着千余年历史,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流派,出现了不少名家大师。在当代西藏唐卡界,罗布斯达的分量很重:他是“勉萨派”唐卡国家级传承人,历时8年,参与修复了布达拉宫壁画;他还是西藏唐...

  • 脱贫第三方评估:公信力还差什么

    作者:李雄鹰; 陆华东 刊期:2019年第07期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客观公正地评估扶贫工作成效尤为重要,第三方评估这台“质检仪”的作用更加凸显。“娃娃脸”“听不懂当地方言”“不熟悉扶贫工作,甚至不懂农村”“不接地气”“外行评内行”“辛苦干了一年,大学生评估员20分钟就把我们给判决了”“迎评耗时耗精力,影响H常扶贫工作持续开展”……这是不少扶贫干部对第三方的“第一印象”。

  • 扶贫干部“逃离”,接力存隐忧

    作者:何伟; 王井怀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一个县扶贫系统干部不到一年有17人离开;另一个县的扶贫信息员有1/3辞职;还有的村连换3名第一书记都干不下去,调离后自感“脱离了苦海”……部分基层扶贫干部反映,考核压力大、问责风险高、工资待遇低,让他们不堪重负,渐生退意;又时逢地方机构改革关键期,面临是去是留的选择。

  • “有获得却无感”现象困扰扶贫

    作者:韩振 刊期:2019年第07期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群众也有获得,可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效果悖论”易挫伤扶贫积极性。“惠民措施一条接一条,产业发展起来了,‘兜底’建立起来了,整体收入越来越高了,乡村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可群众获得感就是不强,这让不少扶贫干部感到困惑。”西部一名县委领导...

  • 出卖“声相”的软色情为何屡禁不止

    作者:胡林果; 樊攀 刊期:2019年第07期

    “作为女生,您只需要陪别人聊天,就能够一分不花兑换自己想要的礼物”“作为男生,您只需花费一点金币,就能和女神一起玩游戏、私聊互动”……在移动互联网端,某语音社交软件这样推广语音社交业务,随之而来的,是语音软色情堂而皇之地在互联网上传播,一场“声色”交易就这样悄然进行。

  • 2019:施治基层十大痛点

    刊期:2019年第07期

    2019年被中央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从2018年5月至今年3月,中央针对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基层干部负担过重、基层治理体制不畅等基层难点痛点,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