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半月谈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Comment

杂志简介:《半月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1/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时事讲解、半月谈评论、时事讲解、特别报道、一线调查、基层治理现代化、教育改革进行时、时政·财经、科技·文化、生态·健康、民生·社会、...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002-7335
国内刊号:11-1271/D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757
总被引量:557
H指数:9
立即指数:0.0068
期刊他引率:1
  • 半月声音

    刊期:2017年第14期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 军人荣誉,在强军梦中铸就

    作者:于晓泉 刊期:2017年第14期

    经中央军委主席批准.我军在建军90周年到来之际新设立“八一勋章”。这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

  • 中国大爱,世界播撒

    作者:王鹏权; 赵一鸿 刊期:2017年第14期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仁者爱人”……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爱精神始终贯穿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之中,对外援助尤其体现“爱的奉献”。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力主“扶贫济困”,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援助工作。

  • “双绿”时代渐行渐近——绿色发展五年间

    作者:毛振华 刊期:2017年第14期

    今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 合肥,何肥?——后发省会的“崛起之问”

    作者:王正忠; 徐海涛 刊期:2017年第14期

    在省会城市中,合肥历来是平静的,却是不甘平淡的;一直是低调的,却是不失格凋的:是“小字辈”的,却是胸怀“大梦想”的。

  • 贪腐有密码!诨号露玄机

    作者:胡锦武; 赖星 刊期:2017年第14期

    诨号是一种民间文化,包含着丰富信息,有些作用是本名无法替代的。半月谈记者最近调查梳理发现,一些因贪腐落马的官员因行事作风、沉迷奢侈爱好难以自拔、利用职权大捞特捞等原因被老百姓“赐名”,其中包含的情感或揶揄.或讽刺,或挖苦,短短两三个字便活化出腐败官员的形象。

  • “大V”“神棍”搞晕新手爸妈——孕产育读物市场之乱

    作者:周蕊; 刘巍巍 刊期:2017年第14期

    我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个家庭进入新生命孕育阶段,这些几乎没有经验储备的新手爸妈们对知识的渴求造就了一个旺盛的孕产育读物市场。然而,在这个缺乏权威的市场上.各式各样胡拼乱凑、有悖科学的“垃圾书”大行其道,一些身份可疑的“大V”、传播不健康理论的“神棍”甚至成为备受追捧的知识输出者。

  • “养的不是孩子,是台碎钞机”——“烧钱式”教育考问教育需求断裂

    作者:蒋芳 刊期:2017年第14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与家庭,被花费巨大、花样百出的校外培训绑架?“烧钱式”教育对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损害,究竟有多大?

  • 逆袭有道!知识还能改变命运

    作者:汪奥娜 刊期:2017年第14期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非常热烈,“知识”似乎不再具有逆转“命运”的力量。可难道出身就决定了人生的成败,不当网红就只得搬砖吗?

  • 大运河保护当有大格局——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新使命调查(之一)

    作者:冯源; 段菁菁; 李鲲 刊期:2017年第14期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是—条承载着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 中国的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它凝结了中华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智慧,同时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流动着的中华文化遗产。

  • 旧运河,新担当——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新使命调查(之二)

    作者:李鲲; 孙晓辉; 俞菀; 蒋芳; 关桂峰 刊期:2017年第14期

    申遗是手段.保护遗产、造福民众是目标。中国大运河,在千年的历史中,不仅是南北交通线.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动脉。穿越千年,古老的大运河将承载怎样的使命?

  • 建设性破坏就是文化割脉——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新使命调查(之三)

    作者:孙晓辉; 蒋芳; 李鲲; 俞菀 刊期:2017年第14期

    与目前中国很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一样,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困境也无法避免,甚至更难。

  • 千年传奇,当代新生——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新使命调查(之四)

    作者:段菁菁; 俞菀; 冯源; 蒋芳; 关桂峰; 孙晓辉 刊期:2017年第14期

    千百年来,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北煤南运、防洪灌溉,古老的运河始终在时代的变换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今,运河沿岸各省市正采取多种方式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带可望在当代获得新生。

  • 民间守望者,行到水穷处——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新使命调查(之五)

    作者:冯源; 蒋芳; 孙晓辉; 李鲲 刊期:2017年第14期

    中国的大运河,体量之巨、遗产之活是其一大特征,这也意味着仅有管理者的重视与管护,无法将其价值完全保护、传承乃至开发利用。在民间,活跃着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化志愿者,他们热爱大运河。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去宣传、去传承运河文化,汇成一股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民间力量。

  • 花开,在闪亮的日子——问讯量子世界的中国80后

    作者:周琳 刊期:2017年第14期

    时间倒回到2016年9月23日。那时,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天不过月余。也不知道是团队里的谁突发奇想,在新疆南山地面站,该项目的部分参与者集中到户外,等待卫星飞过头上的苍穹。在红绿光交会的那一刻.他们拍下一张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