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枣庄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431/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研究、光电科学与技术研究、机电工程研究、计算数学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地理与环境科学研究...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枣庄学院
国际刊号:1004-7077
国内刊号:37-1431/Z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2067
总被引量:2868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3.9
立即指数:0.13
期刊他引率:0.78
平均引文率:12.4
  • 诸葛亮的为学之道

    作者:胡小林 刊期:2004年第03期

    集君子人格与隐者人格于一身的诸葛亮是从儒家经学模式到以道释儒的玄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其“观其大略”的学习方法和“淡泊”、“宁静”的学习理念不仅是儒家本色的充分展示,而且表明诸葛亮是稷下刑名之学的实践者,在学习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曾国藩的“士大夫之学”

    作者:董业明 刊期:2004年第03期

    曾国藩立足于湖湘文化的“士大夫之学”,具有坚忍不拔、卓厉敢死的坚毅品格和博观约取、实践检验、另辟蹊径的为学精神,其学习思想的核心价值是重实践,这和“为己”、“自得”之旨是一以贯之的,也是湖湘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特征。曾国藩的学习思想对于推进洋务运动、解决中西文化撞击,具有无庸置疑的积极作用。曾国藩的读书为学之道时至今日...

  • 晚明空疏学风与实学思潮

    作者:郭震旦 刊期:2004年第03期

    明朝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采取八股取士制度来严加控制人们的思想,导致晚明学界空疏之风盛行。以泰州学派为代表的王学末流“束书不观”、“空谈心性”,成为当时学界主流。以顾宪成和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派和以刘宗周为首的蕺山学派与此针锋相对,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与王学末流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开创了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对后世产生了深...

  • 宋时旦墓志考释

    作者:李朝英 刊期:2004年第03期

    时旦墓志1988年秋出土于滕州南郊,资料尚未发表。墓主时旦生活于北宋前期,宦历较为复杂,曾参加镇压李顺农民起义军。墓志涉及不少《宋史》人物,具有较重要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 指千秋以厉响,俟寂寞之来和——成公绥赋论

    作者:吕则丽 刊期:2004年第03期

    成公绥是晋初著名的赋作家,所作《天地赋》、《啸赋》等,以题材的创新与华茂的语言高标于世。然而现代少有人给予关注。综览其人其赋,可一窥其创作特色。

  • 反映周公制礼的两首《国风》

    作者:周丙华 刊期:2004年第03期

    周公制礼实际上是一场婚姻制度的变革。《诗经·召南·甘棠》、《行露》两篇(《国风》)反映了召公巡于南国,推行新的婚姻制度的上古情实。

  • 陶渊明与玄言诗——兼论陶、谢诗风的差异

    作者:韩国良 刊期:2004年第03期

    陶诗和玄言诗联系密切,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玄言诗中已经潜藏着田园诗的题材因子,陶渊明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玄言诗并非都是抽象说理,好的玄言诗也能表现一定的词趣,陶诗在这方面显然也受到了它的影响;陶诗与玄言诗在语言上都不假雕饰,二者在风格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山水诗是玄言诗的产子,那田园诗也同...

  • 南朝赋的诗化倾向及成因初探

    作者:陈洪娟 刊期:2004年第03期

    赋这一文学体裁在南朝时期明显表现出诗化倾向,表现在诗形化与诗境化两个方面。原因有三:诗的发展;“放荡”的抒情文学现与不拘常体的呼声;南朝士人的情感体验。

  • 《水浒传》的情节及其组合规律

    作者:赵雷 刊期:2004年第03期

    情节在《水浒传》的叙事中占有重要位置,这自有其历史渊源。前代批评家们对其情节的组合已有探讨,但多限于“文法”层面。从叙事学的角度看,这些组合规律还有其功能性的意义。

  • 试论袁枚的传记文创作

    作者:车振华; 王芳 刊期:2004年第03期

    袁枚创作的传记文在其文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论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往往只看到经济利益对袁枚创作的吸引,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如果我们抛开经济因素不谈,而去关注一下袁枚的古文观、其重视真情的个性、其兴趣及其史官意识等个人因素,就会发现传记文是袁枚最为钟爱的散文文体之一,它的大量产出有其必然性。

  • 《文选》颂体文初探

    作者:许红英 刊期:2004年第03期

    《文选》所选颂体文的内容、形式与《诗经》时代相比,有很大变化。颂体文独立过程中,虽逐渐脱离了《诗经》设定的原初轨道,但与论、赋、雅、赞等文体的界限仍然不十分明确。

  • 《十二楼》对中晚明拟话本体制的超越

    作者:温春仙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与明代中晚期拟话本小说集相比,成书于清初的李渔的拟话本小说集《十二楼》,在单篇的结构体制和整部小说集的结构体制上都出现了很多变化,这种新变代表了中国古典白话短篇小说结构体制发展的方向。

  • 《三国演义》言语交际智慧谈

    作者:武影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三国演义》中存在着大量的人物言语交际,而一些成功的言语交际因为各种交际手段与技巧的正确运用,使它们多态纷呈,折射出智慧的光芒。用现代言语交际学的知识来考察,它们因能充分考虑言语交际诸要素,契合言语交际的规律而成为言语交际的典型范例。这些成功范例不仅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文学性,也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调节叙事的进程,对提高...

  • 论卡夫卡及其创作的跨文化特征

    作者:曾艳兵 刊期:2004年第03期

    卡夫卡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已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他是一个犹太人,但对基督教思想却有着深刻的体悟和亲和性;他是一个接受德语教育并用德语写作的作家,但他在德语中却始终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他渴望在犹太语中找到自己的家,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卡夫卡由于如此深刻地体悟了语言的冲突和困境,因此,他对文化冲突的描述...

  • 跨文化流亡的现实主义——论纳博科夫的“普宁”形象

    作者:吕超 刊期:2004年第03期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普宁》中描述了俄国知识分子流亡美国的尴尬生活。小说体现了独特的现实主义标记:一种极富感情和道义的跨文化流亡人生感怀;主人公普宁形象,不仅仅有纳博科夫的影子,更是俄罗斯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国文明冲撞混生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