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0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_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_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族学研究_民族文化、民族学研究_媒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国际刊号:1672-433X
国内刊号:42-1704/C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2
复合影响因子:2.46
总发文量:2591
总被引量:17228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6.6228
立即指数:0.1889
期刊他引率:0.9829
平均引文率:7.9032
  • 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的道路创新与道路自信

    作者:高永久; 崔晨涛 刊期:2020年第01期

    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缔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共识之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延续了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一贯的路线、方针、政...

  • 当代中国民族团结话语的演进及其理论源流

    作者:王军; 刘毅 刊期:2020年第01期

    民族团结话语是一种介质,它不仅体现着民族团结思想和观念,指向民族团结政策、制度等宏观议题,还型塑规约着民族团结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的话语实现了从“大家庭”到“花”(花朵-花园),再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多样话语演进历程。这三个民族团结话语切片在内涵和表达方式上有各自的侧重,以及不同的理论源流支撑...

  • 新中国民族政策法治化进程70年

    作者:龚志祥 刊期:2020年第01期

    新中国民族政策法治化走过了70年,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权益,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民族政策法治化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逐步实现从尊重个人、部门权威向尊重制度、法律权威转变,建立起以《宪法》为主导、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主要体现在民族政策内容法治化、民...

  • 牧区发展与边疆乡村振兴的路径

    作者:徐黎丽; 卡马力提 刊期:2020年第01期

    占我国国土面积2/5且为现有耕地面积3倍的牧场,以及以此为依托的牧业、牧民,与农村、农业、农民一样,是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场、牧业和牧民多分布于中国陆地边疆省区,牧场发挥着维护边疆国土生态安全作用,牧业发挥着支撑边疆各类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牧民在生活中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与党政军警一起发挥着合力...

  • 费孝通文化思想演变及其文化自觉实践

    作者:徐平 刊期:2020年第01期

    回顾费孝通先生学术人生,可以将费孝通先生的文化思想形成总结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文化概念和田野调查入手,阐发整体性的文化构成及乡土中国特征。二是以经世致用的学术信念,从实求知、志在富民,努力推动引导型文化变迁。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思考人类未来,从掌握文化转型主导权高度,倡导和实践文化自觉。

  • 从对话看文化——费孝通文化观中的对话人类学路径

    作者:赵旭东; 宋欣仪 刊期:2020年第01期

    费孝通的学术生涯不拒绝任何一种对话,其中有实际发生的对话与前一时代的前辈老师的对谈,与同时代的学者同侪的交流,与自己的独白反思;有更为抽象意义的对话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古今历史的交织重奏,经验与理论的合唱复调。费孝通晚年的研究重心转向对于文化心态的研究,人的地位在研究中得到一种凸显,这一转变轨迹可以从他的种种对话方式中窥见...

  • 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动因及启示——费孝通易村研究的重访与反思

    作者:马雪峰; 刘兴旺 刊期:2020年第01期

    通过对中国西南一个自然村落1939-2019年间人口变迁的考察,从社会结构变迁角度探讨影响易村人口增减的原因。易村传统社会结构的衰落与解体是影响易村人口变迁的重要原因。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对易村人口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国家权力影响下村庄人口的迁入迁出,全国性市场对村庄人口的吸引与排斥,还表现在其对通婚范围以及婚姻资源获得的影响。易村...

  • 南岭走廊平桂瑶族的婚俗特点与文化调适——基于民族民间文献的考察

    作者:吴声军 刊期:2020年第01期

    生活在南岭走廊大山深处的广西贺州市平桂瑶族,仍然遗留多种原始形态的婚姻习俗,同时也保存了大量记录日常生活的手抄文献。民间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表明,受自然环境、生计方式、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平桂瑶族的婚姻以族群内婚为主,有着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男女平等观念和五行八字合婚的习俗。无论富有与贫困,平桂瑶族村民特别重视婚礼仪...

  • 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基于鲁锦项目的思考

    作者:胡玉福 刊期:2020年第01期

    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中,非遗扶贫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受到重视。让贫困者经济受益并获得能力的发展应是非遗扶贫的核心。山东省鄄城县鲁锦项目扶贫的案例显示,在非遗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而且也反映在个人成就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上,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受益面向。同时,在项目开展中存在劳动强度大、利益分配不合理、主体性受限...

  • 刘裕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作者:崔明德; 杨秋红 刊期:2020年第01期

    刘裕是魏晋南北朝历史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北伐鲜卑族建立的南燕和羌族建立的后秦以及消灭西蜀等言行,集中体现了他的民族关系思想。其时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内政外交态势为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土壤,以收复中原为目标的“平齐”、以天下一统为目标的“当取关、洛”思想及以册封为主要形式的羁縻思想是刘裕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 明清之际鄂西容美土司的政治抉择与政治认同

    作者:赵秀丽 刊期:2020年第01期

    明代鄂西权力体系中,施州卫占据主导地位,四大土司势均力敌,与明廷关系密切,步调一致。然而明朝灭亡后,鄂西土司没有中央朝廷和施州卫的钳制,受权力和利益刺激,其政治抉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有的投靠农民军,有的主动归附清廷,有的坚持忠明立场,有的中立观望。明亡清兴三十年,鄂西权力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容美土司巧妙利用此次危机,打好政治牌、军事...

  • 象征人类学视域中的自然象征

    作者:瞿明安 刊期:2020年第01期

    从象征人类学角度来看,自然与文化一样也是一个象征的体系,整个自然界的空间、时间和自然物分别是自然象征符号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其中空间象征符号包括宇宙空间、地域空间、方位空间、虚拟空间和人为空间;时间象征符号包括年月日时、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自然物象征符号则是指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动物和非生物。在自然象...

  • 超越形式主义与实体主义——当代西方经济人类学理论发展及其反思

    作者:李文睿; 雷小卉 刊期:2020年第01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发展,经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日趋广义多样,展示了着当代经济人类学的活力;同时,不断发展与更新的方法论、工具和概念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进一步比较分析的基础;当代经济人类学提供的观察视角、批判思想和对具体发展实践与问题的理解方式,都将使经济人类学在理论反思与重构中走向振兴之路...

  • 生育观与地方教育变革

    作者:肖竹 刊期:2020年第01期

    我国地方教育变革承载着传承文明、提升素养、稳定社会的多重功能。宗族性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聚集地,地方教育变革应考虑该地区生育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对广西X县M村宗族性地区的田野调查,认为当前宗族性地区生育文化与地方教育变革的关联体现在多子传统引发的教育资源分散、传宗文化引发的教育性别偏好失衡、重生轻养文化引发的教...

  • 明代抗倭诗与中国诗学地图的拓展

    作者:张慧琼 刊期:2020年第01期

    明代抗倭诗是反映明代抗倭战争的诗歌,始于洪武初,终于万历末,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创作地域以遭受倭患严重的东南沿海为主,作者群体主要由抗倭将帅、抗倭幕府文人、倭难文人构成。明代抗倭诗多为大组诗或古体长篇,附以长诗序和作者自注,真实记录抗倭战争的各个侧面,堪称一代诗史,更兼鲜明的海洋文学特色和铮铮凛然的时代风骨。明代抗倭诗具有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