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0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_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_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族学研究_民族文化、民族学研究_媒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国际刊号:1672-433X
国内刊号:42-1704/C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2
复合影响因子:2.46
总发文量:2591
总被引量:17228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6.6228
立即指数:0.1889
期刊他引率:0.9829
平均引文率:7.9032
  • 风雨兼程创业路 改革发展谱新篇——中南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陈达云; 雷召海 刊期:2011年第05期

    中南民族大学自1951年建校6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两个服务"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的发展战略,加快建成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 光辉的旗帜 永恒的价值——中南民族大学校风校训凝练的历史轨迹

    作者:杨胜才 刊期:2011年第05期

    以时间为序,追溯中南民族大学校风校训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历史轨迹,解读中南民族大学各个时期校风校训的历史内涵,展示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园文化风格和办学特色。

  • 关于我国应用人类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作者:何星亮 刊期:2011年第05期

    我国应用人类学研究人不应自我封闭,不要制造学科壁垒,应将民族现实问题研究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应用人类学研究可分为"应用—理论"型、"理论—应用"型和"项目—应用"型三种模式;应用人类学研究又可分为对策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两种类型;应用人类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因此,应注重其信度与效度。

  • 人类学一定会在中国扎根——访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

    作者:徐杰舜 刊期:2011年第05期

    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学分支学科迅速发展,为全国培养了大量人才,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社会影响日增。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可以说达到了一级学科条件。只要我们努力,人类学一定会在中国扎下根来。

  •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作者:段超 刊期:2011年第05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意义重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成效显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和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取得进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目前,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保护和发展规划和方案不尽科学,部分地区部门协作...

  • 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研究

    作者:罗文雄 刊期:2011年第05期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族,在开发和建设海南岛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织锦文化。黎族妇女通过弹、纺、染、织、绣等纺织技艺,织造出丰富多彩的织绣品,不但满足了黎族人民衣饰和美化生活的需要,而且为我国棉纺织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共生互补观——关于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野

    作者:许宪隆; 张成 刊期:2011年第05期

    文化生态学给研究散杂居民族关系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其通过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的互动有力地证明了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关系的形成原因,这成为"共生互补"理念的理论前提之一。在这种语境下,多元文化的生态关联、系统论的分析脉络是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中不容忽视的新内容,共生互补理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本视野、方法论和话语体系,并对散杂居民族...

  • 辛亥革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现代国家构建的贡献

    作者:郑信哲 刊期:2011年第05期

    辛亥革命是为谋求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实现强国富民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从制度上由封建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折,建构了"五族共和"理念,增强了中华民族认同,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现代国家的构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当然,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具有先天的软弱性,辛亥革命也难免有其历史局限性。

  • 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思想与实践

    作者:李资源 刊期:2011年第05期

    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对我国各民族人民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团结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民族团结教育思想逐步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经验是号召宣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政策教育与督促检查相结合、重点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学习和研究...

  • 国内学术界关于跨界民族问题研究中的分歧与思考

    作者:李学保 刊期:2011年第05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关于跨界民族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跨界民族与跨界民族问题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上仍存在模糊和难以统一之处。对相关问题的科学界定和合理解读,不仅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跨界民族政策体系至关重要,也是跨界民族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基础。

  • 契丹可突于被杀考

    作者:孟凡云 刊期:2011年第05期

    诸史记载契丹可突于对唐诈降,唐官吏趁机唆使其同僚李过折袭杀之。但经过考证,可突于被杀是唐将张守珪杀降冒功性质的行动。

  • 美国瑶族文献与世界瑶族迁徙地之关系

    作者:何红一 刊期:2011年第05期

    运用文献分析及跨文化交流理论,结合实地考察,探讨了美国瑶族文献与世界瑶族迁徙地之关系。指出中国、东南亚、美国是世界瑶族迁徙的三大要地,美国瑶族文献中藏有大量瑶族迁徙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文献作文字与书写方式、纪年方式、人名与地名以及内容与类别的考释,证明文献的所有者是明清时期由中国陆续向东南亚一带迁徙的瑶人。对这批瑶族文献...

  • 八旗驻防族群土著化的标志

    作者:潘洪钢 刊期:2011年第05期

    清代八旗驻防族群的土著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既有驻防旗人与当地人民关系发展的因素,也有驻防制度的变迁。从制度方面来说,归旗制度的废止与死者的就地安葬、在所驻地方参加科举考试、户口与京旗脱钩及诉讼就地处理,是驻防八旗土著化的基本标志。

  • 清末民初的西藏建省论

    作者:李勇军 刊期:2011年第05期

    清末民初,在列强入侵和中国边疆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西藏建省论一时盈满朝野。西藏建省论从民间舆论、督抚朝议最后上升到清政府的治藏措施,体现了中央对西藏治权的决心。中、英、藏权力博弈的平衡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而被打破,清政府在西藏的经营最终付诸东流。相对晚清而言,民国初年的西藏建省论仅仅是一种政治口号,并最终成为中、英、藏讨价...

  • 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人的因素

    作者:何海涛 刊期:2011年第05期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社会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人的因素、思想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的物质力、精神力和关系力,人的利益诉求,人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人对实践环境和实践中介的利用程度等等,左右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进程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