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0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_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_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族学研究_民族文化、民族学研究_媒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国际刊号:1672-433X
国内刊号:42-1704/C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2
复合影响因子:2.46
总发文量:2591
总被引量:17228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6.6228
立即指数:0.1889
期刊他引率:0.9829
平均引文率:7.9032
  • 民间传统技艺的人性光辉

    作者:刘魁立 刊期:2009年第04期

    以生产性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进行保护,不仅是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方法,甚至还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传统技艺作为先人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我们应该继续关注、重视和珍惜包含在物质当中的历史信息和情感内涵.应该重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民间传统技艺的产品成为社会的有效需求,才...

  • 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

    作者:吕品田 刊期:2009年第04期

    活态流变性是手工生产方式及其传统技艺的基本特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只有以造就差异性为技术本质的手工生产方式,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即切实维护其文化差异性,提供现实的生存基础和根本的生态保障。

  • “条”与“块”的分割与整合——从“号子之争”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田敏; 侯小琴 刊期:2009年第04期

    过去几年,重庆市与湖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上演了一场“川江号子”与“峡江号子”的争夺战。这种“号子之争”现象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方法问题,即不能正确把握文化空间,将一种文化事象分解为几种文化表现形式分别认定,割裂了完整统一的文化空间形态。

  • 多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战略探析——以中秋节为例

    作者:林龙飞; 黄光辉; 王艳 刊期:2009年第04期

    中国拥有大量多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节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中国已成功申报了古琴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有几项与他国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他国抢先申报。中秋节申报世界遗产存在着多国共有的竞争压力五个方面的障碍。应在坚持“共有优先、联合申报”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深挖内含价值,突出遗产文化本源”等五方面等措施,力争将中...

  • 穆斯林妇女疾病和健康的人类学考察——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某村庄为例

    作者:徐黎丽; 孙金菊; 玛丽亚·雅绍克 刊期:2009年第04期

    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点妇女所患疾病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影响回族妇女健康的四大因素:地理环境、社会、区域文化和性别因素。回族妇女的疾病是影响她们“过上好日子”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做起:通过治愈疾病的过程培养自我发展意识,成立民间妇女互助组织帮助妇女治愈疾病,发挥模范妇女的带头作用。

  • 贵州苗族鼓藏节仪式的人类学考察——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计怀乡乌略村为例

    作者:龚锐; 汤欣烨; 靳惠娟 刊期:2009年第04期

    通过田野调查对乌略苗族村鼓藏节仪式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分析了鼓藏节仪式的社会权利功能、社会认同功能、社群联系与娱乐功能、经济功能等基本社会功能,指出苗族鼓藏节仪式由于现代性的切入所发生的功能意义上的嬗变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必然结果。

  • 冲突与对话——湘西苗疆边墙地区白帝天王崇拜的人类学考察

    作者:明跃玲 刊期:2009年第04期

    湘西苗疆边墙的军事防御与控制功能已经逐渐消失,由苗疆边墙而带来的白帝天王崇拜的复兴在边墙修建时期成为缓解苗、汉冲突,整合社会秩序的对话工具。在苗疆边墙地区军事冲突消失后的今天,仍然成为苗、汉、土家族民众调适冲突,维持群体关系,倾诉内心痛苦,释放焦虑情绪,表达心中期望的对话渠道,最终逐渐达到相互间平等对话、和谐发展的目...

  • 巫师:原始社会中的社会分层隐喻——《金枝》的社会学解读

    作者:万江红; 朱良瑛 刊期:2009年第04期

    人类学名著《金枝》中的巫师隐含着丰富的社会分层意涵。在社会群体层面,巫师是原始社会新兴的精英阶层,他们是那个社会的知识精英、权力领袖和道德英雄的代言人。在社会结构意义上,巫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反应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及社会管理阶层力量的壮大,巫师的出现代表了等级化社会结构的轮廓逐渐清晰。在社会组织方式上,...

  • 鄂东南传统民居聚落生态文化探析——以湖北省通山县闯王镇芭蕉湾为例

    作者:叶云; 叶依子 刊期:2009年第04期

    鄂东南传统民居聚落的内外空间选择及祠堂具有文化生态功能,自然、人文要素对鄂东南地区民居聚落文化生态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传统文化生态系统与山地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 人、自然、社会因素的互动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

    作者:熊坤新; 朴君元 刊期:2009年第04期

    以人、自然、社会为核心要素来探究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证明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有路径、政策的选择性,从而进一步揭示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在人与自然及社会的良性互动、三者缺一不可的协调关系中进行。

  • 中国民族政策主客体及政策环境分析

    作者:龚志祥 刊期:2009年第04期

    民族政策系统是民族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民族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由民族政策主体、民族政策客体和民族政策环境共同组成。民族政策主体与民族政策客体互为存在前提,民族政策环境制约民族政策主客体作用发挥,民族政策环境与民族政策客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换。

  • 民族关系理论体系的新探究和建构——读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有感

    作者:王冬丽 刊期:2009年第04期

    民族关系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成为民族理论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理论学术界对民族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做了很多有益的理论探讨。这些研究者中,当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的金炳镐教授。他把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于2007年出版了专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可以说,该...

  • 云南布朗族农村家庭教育结构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作者:李忠斌 刊期:2009年第04期

    家庭结构主要体现在对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上;家庭收入结构依然比较传统主要依赖农业和务工;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对家庭收入作用较大,其中男性劳动力人口数更具显著性,劳动力受教育总年限对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力度不大;家庭教育结构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但作用的方式依然体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结构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 城市多民族社区文化互动探析——对新疆塔城市塔尔巴哈台社区的人类学调查

    作者:马岳勇; 李艳霞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在塔尔巴哈台,各民族因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紧密,并直接加强了多元文化的互动。由于大量的族际交往,从而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社区各民族生活习惯趋同,双语现象明显,宗教信仰相互尊重,社区民族关系和谐。

  • 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文化学阐释

    作者:陈刚; 王平 刊期:2009年第04期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是它由民族宗教向世界宗教转化过程中,为了适应新传播地域的社会状况,作出不同程度的调节和调适。驱动伊斯兰教向超民族宗教转化的源泉与活力来自于其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刺以及兼容并蓄的因子。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哈萨克族化”的历史。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传统信奉的萨满教之间的文化整合是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