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0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_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_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族学研究_民族文化、民族学研究_媒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国际刊号:1672-433X
国内刊号:42-1704/C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2
复合影响因子:2.46
总发文量:2591
总被引量:17228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6.6228
立即指数:0.1889
期刊他引率:0.9829
平均引文率:7.9032
  • 惠及凶神恶煞:一种民间宗教态度——“大理周城白族村田野调查系列”之一

    作者:朱炳祥 刊期:2008年第05期

    在大理用城的白族村民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民间宗教态度,即“惠及凶神恶煞”,本文提供了“善请火神”、“敬拜罗刹”、“供养蟒蛇”三个田野调查材料。这种民间智慧是一种高明的“驭恶”与“用恶”之道,它的别出心裁的分类逻辑、达成和谐的良好路径、包容“他者”的文化态度皆给予我们当下文化建构以有益启示。

  • 汉族父系制度与中国亲属法的缺失

    作者:蔡华 刊期:2008年第05期

    传统的汉族社会是一个父系社会。然而,汉族缘何成为父系社会?本文对通过田野调查资料、史料和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材料的综合分析,对支撑汉族父系制度的谜底进行了揭示和诠释。与此同时,作者探索了汉族亲属法认定个体亲属身份的基本原则,论证了中国传统亲属法和现代亲属法所包含的默示原则,并且指出了在对现行婚姻法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婚规...

  • 习俗与生态和市场——广西凌云背陇瑶斗鸟习俗研究

    作者:杨建银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在对广西凌云背陇瑶社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斗鸟习俗切入,描述了斗鸟习俗的过程,分析了背陇瑶斗鸟习俗的生态背景的关联,揭示了斗鸟习俗与背陇瑶民族生境的共生性,最后探讨了市场背景下,市场需求对斗鸟习俗、社会性别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 论梁启超早期的中国边疆民族史研究

    作者:王文光; 龙晓燕 刊期:2008年第05期

    在边疆危机、民族危机的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开始了对中国边疆民族史的研究,从学理上探讨与民族史相关的问题,目的在于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精神,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博大的爱国情怀。

  • 民国初年中华民族自觉进程出现曲折的原因

    作者:高翠莲 刊期:2008年第05期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自觉进程逐步展开,至民国初年出现挫折,中华民族一体意识的横向传播和纵向深化受阻。其原因主要为:民国初年的政治逐渐走向专制,民国政府不能代表国民和国家的利益,使中华民族成员的国家观念与国民观念、民族观念出现分离;民国初年新式的民族统一象征缺失,导致中华民国的政治格局出现离散化;以联邦制形式构建中华民...

  • 明代西南地区土司进献大木研究

    作者:李良品 刊期:2008年第05期

    明代统治者为了缓解经费紧张,缓和阶级矛盾,鼓励西南地区土司进献大木。西南土司采运大木的过程有勘察、采伐、运输、运解交收等四个环节。西南地区土司进献大木的原因有四:一是土司制度的制约,二是中央政府的鼓励,三是各地土司的效尤,四是土司政策的优惠。虽然西南土司进献大木与接受中央朝廷的赏赐仅是象征性和程式化的,但它却是西南土...

  • 屈赋“洞庭”与里耶秦简“洞庭”的解读

    作者:张伟权 刊期:2008年第05期

    历代楚辞学家对屈赋中的“洞庭”都注为洞庭湖,2002年4月里耶发掘出秦简,经专家们对极少的秦简初步认读后,发现其中有很多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在先秦的史料和《史记》中也都有对“洞庭郡”的记栽。先秦时期的洞庭湖不叫洞庭湖,而叫云梦泽。所以屈赋中的“洞庭”不是洞庭湖,而是洞庭郡。

  • 傩仪“过关”的象征表达——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三

    作者:梁正海; 柏贵喜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以傩仪过关为解读对象,运用仪式象征理论,对土家族傩仪“过关”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解读。文章认为,傩仪过关蕴含了对祖先的认同,是对世俗权力神圣化的象征性表达,是一种典型的生命危机仪式。

  • 论鄂西土家族“跳丧舞”丧俗的整合功能

    作者:牟成文 刊期:2008年第05期

    为什么鄂西土家族“跳丧舞”丧俗如此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时下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然而从整合角度来探讨其功能的却不多见。本文试图在已有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从“跳丧舞”丧俗对土家人个体精神的整合,“跳丧舞”丧俗对土家人社区或族群的整合,“跳丧舞”丧俗对土家民族文化的整合这三个方面...

  • 论民族文化视域下和谐回族社区的构建

    作者:李安辉 刊期:2008年第05期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回族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诉求。本文以民族和谐共生为核心,阐述了回族社区的和谐主要表现在和谐友爱的民族关系、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和谐诚信的经济环境、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等方面,并从民族文化的视角探索了伊斯兰文化对构建和谐回族社区所起的积极作用。

  • 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综述

    作者:邵二辉; 张进辅 刊期:2008年第05期

    对近年来学者们在民族心理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主要涉及民族心理概念、民族心理结构、不同少数民族的心理研究以及民族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等领域,从总体上呈现了近年来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线索和基本轮廓,并指出了这些研究的不足。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代性变迁与民族性传承的互动

    作者:范石汉 刊期:2008年第05期

    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自身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性变迁与民族性传承互动的特点,指出了’这一矛盾的统一在少数民族文明进程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 和谐执政党建设的网络途径研究

    作者:孙景峰; 王锐 刊期:2008年第05期

    信息网络技术对政治领域的许多方面渗透和影响是巨大的,网络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改变了政党、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模式,信息化、网络化和政党改革催生出电子党务。积极推进电子党务建设,这是在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争谐执政党的一条有效途径。今后电子党务的发展,总体上应该是对内实现为决...

  • 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谱系及其当代价值——从马克思、列宁到葛兰西

    作者:廖胜刚 刊期:2008年第05期

    马克思在批判意识形态“虚假性”、“欺骗性”和研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与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的精神生产现象时揭示了“思想的生产与分配”的规律。列宁和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不再一般地谈论意识形态虚假性,而是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及其实现战略。马克思、列宁及葛兰西在意识形态批判、建构过程中揭示的阶级社会和作为人...

  • 论社会分工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及现实运动

    作者:杨芳 刊期:2008年第05期

    社会分工在实现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一直为思想家所关注。社会分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条件,这是因为社会分工制约着各种社会关系,制约着社会结合的方式并促进着社会结构的优化。在社会分工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共同体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