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33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史哲、法学、经济与管理、社会、青年论坛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国际刊号:1009-1505
国内刊号:33-1337/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5
复合影响因子:1.38
总发文量:1083
总被引量:4910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6.0156
立即指数:0.0476
期刊他引率:0.993
平均引文率:17.5595
  • 从哲学到思想:中西印思想的不同命名及其意义

    作者:张法 刊期:2018年第05期

    当人类思想从早期文明提升到轴心文明之时,产生了理性思想,这就是西方的philosophy(哲学),印度的Darsana(见说),中国的"道论"。人类进入现代性的统一世界史之前,三大文化各按自己的理性思想演进。进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现代性进程之后,印度的Darsana(见说)和中国的"道论"都被西方的philosophy(哲学)这一名称统一起来。其结果有利有...

  • 论检察机关在涉海“公益维护”诉讼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竺效; 梁晓敏 刊期:2018年第05期

    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诉讼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检察机关应以不同的诉讼主体地位参与。其中,海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是救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损害的私益诉讼,依据《行政诉讼法》《检察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的规定,检察机关应是督促起诉主体;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是救济社会公共利益的公益诉讼,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

  • 检察公益“两诉”衔接机制探析——以“检察公益诉讼解释”的完善为切入

    作者:巩固 刊期:2018年第05期

    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在内容和功能上大量重叠,但又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部分,故二者既不能当然并立,也不能绝对排斥,而应通过衔接机制在避免重复的情况下形成"互补"关系。为此,"检察公益诉讼解释"应增加"两诉衔接"一章,从诉前、诉中和诉后三阶段作出相应规定。

  •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判决形式的疏失及其完善——从试点期间典型案例切入

    作者:刘超 刊期:2018年第05期

    梳理与剖析两年试点期间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件可知,虽然2014年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驳回诉讼请求、撤销、履行职责、履行给付义务、确认违法或者无效、变更等六种判决形式,但试点期间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判决形式整体上呈现类型狭窄的特征,最经常适用的两种判决形式中,确认违法判决过于形式主义,履行职责判决过于笼统。...

  • 论奥古斯丁的“根本恶”观念

    作者:石敏敏 刊期:2018年第05期

    文章讨论《忏悔录》第二卷的"根本恶"观念,奥古斯丁称之为"为恶而恶"。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了"根本恶"观念:(1)"根本恶"是与任何具体回报包括财物、名誉和权力无关的恶,是纯粹的恶;(2)"根本恶"虽然存在于个体里面,但个体由于受所谓的道德感约束,因此单个个体通常不会表现出根本恶,共同体(例如朋友的友爱)反而容易造成根本恶的...

  • 是非之心如何知善知恶?——王阳明“良知”观念的感受与认知意涵

    作者:卢盈华 刊期:2018年第05期

    文章的写作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阐述狭义的良知———即是非之心———的不同意涵,以及它所支撑的道德框架。文章澄清了两种类型的良知:(1)作为道德判断之能力的良知;(2)作为道德知识和标准的天理良知。此外,文章也通过现象学的描述分析良知的不同特征,良知其它的特征将在另文讨论;如(3)作为道德动力的良知;(4)作为实践能力的良知。...

  • 监察机关留置问题研究

    作者:杨宇冠; 高童非 刊期:2018年第05期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留置完成了从党内措施到国家监察措施的转变,成为监察机关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留置措施适用程序,特别是提请留置的程序、决定程序、决定的人员和方式、通知家属的内容形式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对被留置的对象作何处理,包括先行拘留,再根...

  • 国有产权代表选任:界定、逻辑与路径

    作者:袁碧华 刊期:2018年第05期

    在国有出资管理体制下,选任产权代表是国家或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行使选择管理者权利的具体体现。然而,检视现有国有产权代表选任制度可知,国有产权代表的法律界定模糊、委派范围不明、选任主体混乱、选任标准缺失,导致国有产权代表的实际运作与设立目标出现偏差,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对国有产权代表的内涵与外延作...

  • 大数据、认知与计划经济——与何大安教授商榷

    作者:朱海就 刊期:2018年第05期

    数据是明晰的,客观的,而信息本质上是主观的,隐含的和实践的,数据被个体理解之后才会转化成“他的”信息。人们在使用数据之前先会判断该数据的重要性,这种判断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大数据本身并不能替个人做出这样的判断。信息分散在无数人的头脑中,不能被某个头脑或超级计算机集中掌握。个体确定目标后,才能决定把什么样的数据作为手段来实现自...

  • 合法性、商会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演化

    作者:冯巨章 刊期:2018年第05期

    文章以合法性为视角,对商会治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演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展开理论研究。在合法性机制下,行业内企业间社会责任的演化交互影响,特定企业为获取所需的合法性而采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时,必须因应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而改变。企业将根据制度环境的变化,通过不断地主动调整对各类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来动态地获取合法性。...

  • 如实感知中的心灵解放:增能策略的东方视角

    作者:童敏; 许嘉祥 刊期:2018年第05期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增能服务的兴起,增能这一概念几乎成了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层面开展服务的代名词。但是,什么才是增能?怎样才能增能?这些基本问题却一直争论不休。文章希望通过对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正念治疗进行梳理,描述另一种崭新的增能策略的理论逻辑和实施方法。这种正念治疗的增能策略根植于东方的佛学,是东西方思想交融的结晶,它一反以往...

  • 农村扶贫项目“最后一公里”困境及其化解

    作者:吴上; 孙良顺 刊期:2018年第05期

    观照Z县扶贫项目运作实践,“最后一公里”困境兼具过程属性和结果属性,具体呈现为项目配给精准化程度不高、项目资源长效整合难度较大、贫困农民组织化程度不足和项目效益分享兼容性稍弱等多重特征。究其成因,各主体所处地位的不对等形塑着其差异化的目标需求和行事逻辑,而非正式的权力衔接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政府和村庄精英的“垄断”地位,贫困农...

  • 乡村治理变迁与新乡贤的当代表达

    作者:舒隽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相互叠加的异像,乡村的经济、社会、秩序、道德都进入破碎—重构的通道,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环节的乡村治理面临重重困境。乡贤文化依附强烈的地缘、血缘、亲缘关系而生而长,内涵着治理传统、身份特性、能力资源、行为标尺、品德垂范等治理要素,符合传统乡土社会治理的自洽逻辑。透过...

  • 浙江工商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17届中韩双边质量论坛

    刊期:2018年第05期

    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浙江工商大学承办的第17届中韩质量论坛于2018年8月11日在杭召开。论坛的中方发起人、会议主席、河南省人大副主任徐济超教授,韩国质量管理协会会长Kim YounSung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杨列勋等出席会议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