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转化医学电子 PD-L1作为PD-1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正文】

PD-L1作为PD-1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作者:魏雨晴; 吕镗烽; 刘红兵; 宋勇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呼吸病学研究所; 南京210002
免疫治疗   nsclc   免疫组化   局限性  

摘要:近两年来,以PD-1/PD-L1为主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研究与应用迅速兴起,PD-L1蛋白与免疫细胞受体PD-1结合可传导抑制性信号,降低T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线治疗方案中,这种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目前已上市的PD-1/PD-L1抑制剂有:Nivolumab(Opdivo)、Pembrolizumab(Keytruda)、Atezolizumab(Tecentriq)。PD-L1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免疫疗效预测标志物,有临床研究显示肿瘤样本中PD-L1表达越高,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越好。2016年10月24日,FDA批准Keytruda用于PD-L1高表达(〉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然而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精确度较低及肿瘤PD-L1表达的时空异质性等原因,将PD-L1作为肺癌免疫治疗的预测生物标志物仍有争议。现本文就PD-L1作为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意义及其局限性作出如下综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