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药房 红细胞载药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正文】

红细胞载药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超培; 刘芊芊; 杨春荣; 杨阳; 高春生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50
红细胞   药物载体   载药系统   细胞膜  

摘要:目的:了解红细胞作为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细胞""载药体系""Red blood cell""Erythrocyte""Drug delivery system"等关键词,对Pub Med、Elsevier、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收录的于1960-2019年发表的文献进行单一或组合搜索,据此综述红细胞作为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14篇,其中有效文献70篇。红细胞作为人体的内源性成分,不需要通过合成就可作为天然的载药体系。目前红细胞的载药方法包括渗透法、化学干扰法、电穿孔法、内吞包埋法、电融合包埋法、脂质体融合法等,其中渗透法又包括低渗稀释法、改良低渗稀释法、低渗溶血法、等渗渗透溶解法和低渗透析法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红细胞包载机或者将药物偶联到红细胞膜上等方式。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可实现药物靶向性递送,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增强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其已用于包载抗肿瘤药、抗炎药、镇痛药、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还可包载部分大分子药物和诊断剂等,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但红细胞载药系统尚存在来源复杂、理化性质不统一、载药过程可能对红细胞造成破坏、储存过程中如何保持其生物活性等问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