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两种相变型多功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特性比较 【正文】

两种相变型多功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特性比较

作者:唐琴; 朱深银; 常淑芳; 崔健毓; 田中华; 孙江川; 王志刚; 邱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重庆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所; 重庆400010; 超声医学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重庆400010
多功能纳米粒   氟碳化合物   相变   成像  

摘要:目的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CG)及不同相变材料[全氟正戊烷(PFP)或全氟己烷(PFH)]的两种相变型多功能纳米粒,比较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及体外相变特性。方法采用改良的双乳化法制备包裹ICG及液态PFP或PFH的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分别称为IPNPs、IHNPs),比较两者的一般特性、稳定性及热致相变、光致相变、声致相变和光声成像能力,采用MTT法检测光致相变所需能量的细胞毒性。结果IPNPs及IHNPs粒径分别为(490.53±36.96)nm及(512.23±38.52)nm,电位分别为(-14.40±1.40)mV及(-13.97±1.61)mV,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形态、吸收光谱也均无明显差异,于37℃储存24h均较稳定;IPNPs热致相变、光致相变及声致相变所需能量均低于IHNPs,且IPNPs光声及超声成像增强能力高于IHNPs。经能使IPNPs及IHNPs发生相变的激光能量辐照后,MH7A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34±7.96)%,(54.92±6.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NPs是更适于诊疗一体化应用的多功能纳米粒。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