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评论

原子核物理评论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uclear Physics Review

杂志简介:《原子核物理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31/O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核物理、加速器、核技术、交叉学科、核能与核数据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核物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7-4627
国内刊号:62-1131/O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英语、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1039
总被引量:2396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6.75
期刊他引率:0.7135
平均引文率:22.2603
  • D介子衰变中的奇异轴矢介子

    作者:郭鹏飞; 王迪; 于福升 刊期:2019年第02期

    目前,奇异轴矢介子的性质并没有被很好地理解,而这类介子是可以在D介子衰变中得到更多的研究。将窄宽近似下的等式关系和强衰变中CP守恒应用到四体衰变D0→K+K-π+π-中的D0→K±K1■(1270)(→ρK or K*π)的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实验数据与理论存在矛盾,然而,当考虑更多K1(1270)的衰变过程后,可以发现,B(D0→K-K1+(1270)(→K*0π+))的实验数据很可能被...

  • 质子滴线核8B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杨彦云; 庞丹阳; 段芳芳; 王建松; 刘星泉; 金仕纶; 马朋; 马军兵; 白真; 胡强 刊期:2019年第02期

    质子滴线核8B的最后一个质子的分离能只有0.1375 MeV,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具有质子晕结构的候选核之一,对其反应机制和奇特结构的研究吸引了人们的关注。针对8B的奇特结构和反应机制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研究人员在包括反应截面、碎裂产物动量分布宽度、电四极矩、熔合截面及弹性散射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8B的研究至今仍不够充分,需要...

  • 超越平均场模型对Ba同位素链八极形状演化研究

    作者:孙玮; 全珊; 向剑; 李志攀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采用超越平均场模型研究了缺中子Ba同位素链114-124Ba的八极形变及其演化规律。计算了Ba链的位能曲面、低能激发谱、电四极跃迁几率、电八极跃迁几率及集体波函数的几率密度分布,并与实验相比较。理论计算较好地再现了Ba核的低能激发结构。位能曲面、低能的负宇称带、较大的B(E3;31^-→01^+)和展宽的几率密度分布表明,114Ba中存在较强的八极...

  • 基于极化氦三靶的原子核散射实验

    作者:张毅; 胡碧涛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极化的氦三气体靶可以显著地拓展传统的核物理实验研究,观察初态自旋自由度对核反应过程动力学的影响。本文通过列举极化三体核力实验以及极化的重离子电荷交换反应实验,介绍了极化氦三靶在核物理实验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在质子散射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极化方向下的多种末态产物角分布,可以进一步检验手征有效场理论对于三体核力的描述;而在...

  • 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精密激光谱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作者:刘永超; 白世伟; 杨晓菲 刊期:2019年第02期

    原子核基本性质(自旋、质量、寿命、磁矩、电四极矩和电荷半径等)与原子核的内在结构密切相关,是检验和发展原子核理论模型的重要依据。实验上可以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精密激光谱技术测量原子核外电子的超精细结构和同位素移位,来模型独立地提取原子核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和电荷均方根半径等多个核物理参量。这些基本性质的系统测量可以用于探索...

  •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99Mo/99mTc生产现状和展望

    作者:李紫微; 韩运成; 王晓彧; 张佳辰; 王永峰; 黄群英 刊期:2019年第02期

    99mTc是目前临床诊断应用最为广泛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现有医用99mTc主要通过在实验堆中辐照高浓缩235U生成的99Mo衰变得到,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长距离运输损失等弊端以及核扩散风险。此外,全球实验反应堆为数不多且面临老化、退役问题,也多次因计划内的维修或意外停产事件而使99mTc供应面临困难。本文从99Mo/99mTc的供求现状入手,分析了目...

  • 固态同位素β源选择对直充式核电池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佳辰; 韩运成; 王晓彧; 李紫微; 李桃生; 王伟; 柳伟平 刊期:2019年第02期

    直充式核电池具有工作寿命长、结构简单、开路电压高、易微型化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直充式核电池同位素源的选择多集中在同位素β源,尚未对不同同位素β源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比。针对此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及SuperMC建模处理,研究了3H(Ti3H2)、14C,35S,45Ca,63Ni及147Pm六种固态同位素β源对直充式核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及理论输出...

  • 用于GPPD谱仪的大面积闪烁体中子探测器性能测试

    作者:黄畅; 唐彬; 刘云; 陈少佳; 王修库; 孙志嘉; 陈元柏; 姚泽恩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ese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CSNS)的建成为中子散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通用粉末衍射谱仪(general purpose powder diffractometer, GPPD)是CSNS一期建设的三条谱仪之一。研制了用于GPPD的大面积闪烁体探测器阵列,在CSNS的BL20中子束线上开展了探测器关键性能参数的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对波长为1.4A和2.8A...

  • 基于GEM工艺的裂变时间投影室中裂变碎片的讨论

    作者:魏康; 吴会寅; 赵鑫; 周建晋; 胡碧涛; 张毅 刊期:2019年第02期

    基于GEM工艺的裂变时间投影室兼具GEM工艺的高计数率、高空间分辨本领等优点,我们拟通过裂变时间投影室在单次测量中准确获取裂变产物的核电荷数、质量数以及能量等多种信息。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GEM工艺的裂变时间投影室中工作气体的种类、气压以及裂变碎片在气室中的能量损失和有效电荷问题,发现对于轻重两种裂变碎片的能量损失而言,重裂变碎片...

  • 中国散裂中子源小角中子散射谱仪探测器研制

    作者:周晓娟; 周健荣; 滕海云; 蒋兴奋; 许虹; 夏远光; 骆宏; 肖亮; 谭莹莹; 朱林; 杨桂安; 赵豫斌; 章红宇; 陈元柏; 孙志嘉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中子小角散射探测器是小角散射(SANS)谱仪的关键设备之一,探测器要求有足够大的探测面积、较高的探测效率及较好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在真空腔中稳定地工作并可在腔体内前后移动。综合考虑,SANS探测器采用120只8 mm直径位置灵敏3He管,组成有效面积1 000 mm(X)×1 020 mm(Y)的二维探测器阵列。探测器阵列分为10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功能完全独立,包括12...

  • 锥束CT成像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潘小东; 张催; 商宏杰; 齐冀; 李公平 刊期:2019年第02期

    CT成像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各因素带来的影响以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基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研制的锥束CT系统,在近探测器几何条件下,采用一铝制标准件,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投影采集范围及步长、管电压及管电流、焦点尺寸、样品在转台位置、硬化校正和图像优化等因素对CT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投影采集完备时,投...

  • 基于微通道板的二维位置灵敏像探测器X射线成像研究

    作者:李卫敏; 马占文; 彭少华; 韩超; 白晓厚; 姚泽恩 刊期:2019年第02期

    研制了一套基于微通道板的二维位置灵敏像探测器,开展了X射线成像实验研究。对游标卡尺构建的狭缝成像显示,狭缝图像清晰可见,图像的边缘分辨率能达到约500 μm。对组合样品进行了成像测试,在X射线机靶流为1 mA的条件下,像探测器系统在1 ms内即可实现成像,且成像结果清晰。采用中值滤波与锐化、盲反卷积、维纳滤波等方法,对游标卡尺的成像结果进...

  • Kr^2+辐照导致的Ca8LnNa(PO4)6F2(Ln=La,Nd和Sm)磷灰石结构陶瓷材料的非晶转变

    作者:叶成; 张建; 付上朝; 朱瑞华; 吴采宇 刊期:2019年第02期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出磷灰石结构材料Ca8LnNa(PO4)6F2(Ln=La,Nd和Sm),并通过常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进行表征确定三种样品都为单一相。在室温条件下用800 keVKr^2+对三种样品进行辐照实验,辐照后的样品利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GIXRD)进行表征获取其表面辐照损伤层的结构信息。发现在实...

  • Lu2Ti2O7和Lu2TiO5陶瓷材料的Kr离子辐照损伤研究

    作者:付上朝; 张建; 谢秋荣; 叶成; 郭奇勋 刊期:2019年第02期

    钛酸盐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可作为高放射性核废物(HLW)和锕系元素(钚)的重要候选固化材料之一。采用传统的陶瓷烧结工艺制备了多晶的Lu2Ti2O7和Lu2TiO5陶瓷材料。在室温下,用800 keVKr^2+对两种材料进行辐照,辐照后的样品采用GIXRD进行表征,观察到两种样品都经历了先肿胀、然后再发生非晶相变的过程。不同的是Lu2Ti2O7的晶格肿胀程度大于Lu2...

  • 低能Cu13团簇沉积薄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作者:张世旭; 刘惠伟; 贺亦文; 张梅玲; 李公平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Cu13团簇在Fe(001)表面上沉积薄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沉积条件对薄膜生长模式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沉积条件下表面粗糙度、缺陷分布和外延度等薄膜性质的差异。Cu13团簇的初始沉积能量范围为0.1~10.0 eV/atom,沉积率为1.0 clusters/ps,衬底温度分别为300,700和1 000 K。模拟结果表明:团簇初始沉积能量主要影响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