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杂志简介:《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122/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与方法、亚热带环境、亚热带资源、亚热带生态、亚热带自然灾害、亚热带地理综合研究、专题研究、学术讨论

主管单位:福建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9-248X
国内刊号:35-1122/N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7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624
总被引量:4032
H指数:23
引用半衰期:6.5172
立即指数:0.0755
期刊他引率:0.9474
平均引文率:22.717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创刊词

    作者:张新时 刊期:2006年第03期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的办刊宗旨为:"为亚热带资源环境和地理综合研究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注重具有区域特色和学科交叉的研究,优先发表原创性成果,传播学术信息,并为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支撑."以发表资源、环境和地理及其综合、交叉研究成果作为本刊的宗旨,是基于我们对资源、环...

  • 关于中国的亚热带

    作者:杨勤业; 郑度; 吴绍洪 刊期:2006年第03期

    本文阐述了中国亚热带的6个基本特点,亚热带北界和南界的划分问题,生态过渡带和亚热带划分的方法论,综合区划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尚需深入研究的若干重要自然地理界线问题.认为中国的亚热带从广义上说也是一个生态过渡带.深入研究中国亚热带形成的机制及其成因和演变趋势,将有利于整个亚热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亚热带划分所用的指标比...

  • 中国福建省亚热带山地4 000年来植被变化的孢粉记录

    作者:邱宏烈 刊期:2006年第03期

    根据采自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亚高山水系源头地带(大致25°40'N,118°11'E)泥炭沉积洼地的孢粉纪录,对该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近4 00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孢粉记录和其他沉积资料显示,3个取样点的泥炭沉积开始于4 000年前,很可能是全新世后期气候转冷的结果.在距今4 000~1 200年前期间,戴云山脉上部(海拔1 300~1 600 m)的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

  • 近40年来西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徐宗学; 巩同梁; 赵芳芳 刊期:2006年第03期

    本文利用西藏高原近40年来的逐月气象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西藏高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和降水量4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近40年来西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日照时数是西北部长,东南部短,且东南部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西北部呈一定的上升趋势;(2)年平...

  •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不同粒级碳的影响

    作者:马红亮; 朱建国; 谢祖彬; 刘钢; 曾青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不同粒级土壤中的碳有着不同的周转规律,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它们含量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是累积还是减少,对明确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培养试验初步模拟研究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土壤不同粒级碳的分布.结果表明,加入秸秆培养1年,由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导致在低氮(LN)、常规氮(NN)和高氮(HN)水平下土壤中碳分别增加0.01、1...

  • 上海人口经济增长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相关分析

    作者:王桂新; 刘旖芸 刊期:2006年第03期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经济及能源消费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发现人口、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密切正相关,呈同向变化;人口、经济及能源消费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也密切相关,但并不存在单纯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即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环境污染水平随人口经济增长...

  • 森林碳汇决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殷永元; 徐伟 刊期:2006年第03期

    认为有必要在基于碳汇的土地利用和当地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一种更加明确的联系.依托一个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以中国贵州省黎平县为例,阐述了一种将森林碳汇、森林资源管理以及如何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的综合评估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能帮助资源管理和规划部门实施这种综合评估的土地利用决策支持工具(LUDST).

  • 木荚红豆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分布

    作者:陈勇 刊期:2006年第03期

    通过对34年生木荚红豆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与垂直分布进行为期3年(1999~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荚红豆人工林细根生物量为(3.0l±0,47)t/hm2,其中活细根生物量为(1.70±0.77)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31±0.52)t/hm2.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不同季节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年际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活细根生物量一般在3月...

  • 自然保护区群网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林鹏; 张宜辉; 杨志伟; 李振基; 郑达贤 刊期:2006年第03期

    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福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其分布,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的必要性.针对保护区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的工作重点:(1)建立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群网关系;(2)开展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与研究工作;(3)保护区群网建设与森林涵养水源的重大意义和保护区域水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效益;...

  • 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因子

    作者:盛浩; 杨玉盛; 陈光水; 高人; 曾宏达; 杜紫贤; 张静 刊期:2006年第03期

    首先对国内外土壤异养呼吸Q10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述评.影响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因子主要包括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呼吸底物和土壤生物等.较多的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的Q10在低温时较高,高温时较低,但Q10也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或随温度变化而保持稳定;通常土壤异养呼吸的Q10与土壤水分成正相关,但极端水分条件下(干旱胁迫或渍水)Q1...

  •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碳动态模型

    作者:仝川; 曾从盛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从地上、地下有机物质生产对湿地碳输入的贡献,湿地土壤碳库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土壤碳库和碳排放的影响,甲烷排放和可溶性有机碳输出以及影响因子,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模型4个方面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了我国亚热带区域天然湿地碳循环研究的主要热点和方向:(1)沿海湿地碳库估算及土地利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