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杂志简介:《云南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00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特稿、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文主义反思、政治学、经济学、边疆治理现代化、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东方学...

主管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0-8691
国内刊号:53-1001/C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8
复合影响因子:1.12
总发文量:2225
总被引量:11802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4.625
立即指数:0.043
期刊他引率:0.9441
平均引文率:11.8065
  • 生态人类学视角下东南地区的海洋环境与沿海社会

    作者:曾少聪 刊期:2012年第05期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生态环境多样的国家,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发展充分地利用了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性特征,说明东南沿海社会发展与海洋环境的紧密关系。

  • 生计方式与民族关系变迁——以云南西双版纳州山区基诺族和坝区傣族的关系为例

    作者:郭家骥 刊期:2012年第05期

    由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物产不同,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山区的基诺族和坝区的傣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生计方式和互利互惠、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格局。随着橡胶引种成功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橡胶的大规模发展,橡胶种植业取代传统生计方式成为山区和坝区共同的、单一的支柱产业,导致传统的民族关系格局发生改变,并带来了一系列新...

  • 人类学视野中的南诏大理国佛教信仰

    作者:张海超 徐敏 刊期:2012年第05期

    尽管密宗的阿吒力信仰十分兴盛,但对大理佛教信仰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密宗,显宗的华严、禅宗等在古代的大理也都有自己的传承。显密宗支之间很早便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它们在师承、僧伽组织形式以及修行方式上都有显著的差别。同时,由于基本的佛教思想是共享的,显密结合的流传方式是南诏大理国佛教信仰的重要特征之一。此外,由于僧侣也兼学儒家经...

  • 拉祜族跨境迁徙与互动中的宗教因素

    作者:张锦鹏 刊期:2012年第05期

    追溯拉祜族跨境迁徙历史,主要有三次大规模从中国向境外的迁徙活动,其中有两次直接受宗教因素的影响。在缅甸生活的拉祜族向泰国的迁徙,也明显受到宗教力量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交流依然是中、缅、泰拉祜族跨境互动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中、泰之间的拉祜族因亲缘关系和贸易而关系交流互动的几乎没有,惟一呈现出来的是基督教会之间的交流与...

  • 拉祜族扩塔节的文化内涵和当代意义

    作者:苏翠薇 刊期:2012年第05期

    拉祜族扩塔节是拉祜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拉祜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存智慧。从民族志和文化象征视野分析扩塔节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到扩塔节是拉祜族划分旧岁与新岁的节点,是追求美好事物的节点,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节点,是倡导人与人和谐的节点,是倡导人与社会和谐的节点。目前,传统的扩塔节旧命维新,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的自然观与生态批判

    作者:王聪聪 刊期:2012年第05期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方面来揭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一方面强调自然的优先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人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还通过对物质变换裂缝的深刻批判来考察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马克思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

  • 回溯·交汇·预构:康德、福柯启蒙思想现代性品格

    作者:李西泽 刊期:2012年第05期

    康德启蒙思想志趣揭示了人类自由地运用自己天赋的理性对现实予以思考和改造,福柯启蒙精神意旨关涉了人们自身从历史性存在的反思中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启蒙与现代性的交汇意在构筑全新现代知识体系,鼎新现代社会观念,建构现代社会运行秩序。当代中国进行的启蒙之预构维度旨在继续秉持解放思想的理念,重塑理性的本真精神,建构公正良好的社会规则...

  • 先秦儒家人性论重释

    作者:张炳尉 刊期:2012年第05期

    先秦诸儒的人性理论被不断误解以致聚讼纷纭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人性的定义各不相同,并且从属于道德建构的不同层面。先秦诸儒对道德根源的探索,经历了由天命到天生再到后天人为三次层面选择的演化;与之相应,作为道德建构的重要途径,他们对人性的定义也经历了从生来固有到价值取向、自足无待再回到生来固有的三次演化。对此,后学长期缺乏深解。...

  • 民族复兴语境下传统文化的转换和提升

    作者:温小勇 刊期:2012年第05期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关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转换和提升;全面实现现代化,需要深刻洞察西方现代文化的资本主义本质和逐利主义取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不能沉溺于传统而丢掉活力,也不可全盘西化而失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原则,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互补,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 理性道德论的困境及出路

    作者:姬海涛 刊期:2012年第05期

    现今道德建设的诸多困境与理性和道德的非法结合有直接关系,道德的本质与现行理性的本质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因此必须在人类现实的生活中、实践中规约和改善我们现今的理性,才能实现理性与道德的有机结合。

  •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

    作者:王慎 卢 刊期:2012年第05期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的各个要素都闪耀着哲学的光辉,哲学是智慧之学,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富有智慧的发展观。

  •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与基本经验

    作者:于霞 冯文华 刊期:2012年第05期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在农村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服务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必须立足国情;城乡统筹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方法;经济发展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物质前提;以人为本是提升农村...

  • 卫生一体化:概念、特征与意义

    作者:李小华 董军 刊期:2012年第05期

    卫生一体化是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概念,理想的卫生一体化状态是卫生体系的功能、组织机构、服务全面一体化状态。卫生一体化以提供理想的卫生服务为最终目标,依赖于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合作、协调与协作机制实现,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含义不同。卫生一体化能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健康产出;能促使医疗卫生费用降低,最大限...

  • 论国际核危机的第三方管理

    作者:程晓勇 刊期:2012年第05期

    国际核危机第三方管理是拥有资源和牵扯利益的第三方与核危机当事各方的复杂互动,其意义在于当国际核危机无法由当事国自己解决时,由外部力量介入提供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其目的是要改变核危机各方互动的四个关键因素:概念、方式、目标和行为。即转变核危机当事方之间"零和"博弈的观念为"共赢"的认知;促使核危机当事方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

  • 非政府组织与全球气候治理:功能及其局限

    作者:宋效峰 刊期:2012年第05期

    全球气候治理的行为主体呈现多元化,其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环境非政府组织能够对国内国际层面的气候公共政策施加影响,参与解决国际气候争端,并促成功能性的跨国合作。它们通过倡议推动气候政治的社会化,促进新型气候伦理的形成。它们进入联合国体系,在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方面的作用日益上升;但受制于自身的局限,目前尚难以与主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