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286/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与历史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五台山文化研究、方言研究、数理研究

主管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1-1491
国内刊号:14-1286/G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2455
总被引量:3265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5.9054
立即指数:0.0096
期刊他引率:0.996
平均引文率:8.7847
  • 构建晋北文化符号的“助力”之作--读刘淮南新著《雁门关文学与文化》

    作者:侯文宜; 张敏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在关隘的功能发生转变后的今天,发掘好、整理好有关的文化资源,认识这些文化资源的当代内涵与现实意义,是目前学界亟待关注的问题之一。《雁门关文学与文化》在宏富的资料基础上展开,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将几千年来发生在这座古老关隘的种种风云变幻记录下来,经过深入分析和解读,描绘出一幅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雁门关文化景象。这种守正...

  • 论温琬诗歌的主要内容

    作者:郭超华 刊期:2019年第01期

    妓女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是地位低贱的群体,由于职业生存的需要,她们的日常生活与诗词歌赋息息相关,她们不仅仅是诗词的传唱者,妓女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直接成为诗坛生力军,为当时的诗坛注入新的血液,温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存温琬诗34首,女性特有的细腻.柔情和自己不屈于命运的倔强坚持是温琬诗歌特殊魅力之所在,诗中多写对...

  • 《九日齐山登高》:历代追和促成的杜牧诗歌经典

    作者:唐亚 刊期:2019年第01期

    《九日齐山登高》是杜牧七律中的经典名作,其从诞生之日直至清代一直得到后代文人源源不断地追和,成为了杜牧诗歌接受史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风景。诗人们对《九日齐山登高》的频繁追和显示出他们对典范作品的自觉选择,而追和诗的大量出现也对《九日齐山登高》自身的经典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九日齐山登高》之所以能够得到历代读者经...

  • 儒家礼乐艺术观延展的诗性生活智慧

    作者:刘剑 刊期:2019年第01期

    儒家礼乐艺术观内在价值的外向张力非常强,既催生了中华艺术审美文化,也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和学术繁荣做出了贡献,并一如既往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进程,特别是現代社会人们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思想行为和审美生活境界。探讨中华礼乐艺术观延展的诗性生活智慧,就是力求通过微言大义的学术举措,彰显蕴含的文化内涵、美学价值与时代导向,...

  • 俗中出彩--金代道教词与宋代民间词的艺术形式比较

    作者:左洪涛; 高亚萍 刊期:2019年第01期

    宋代俗词与金代道教词,相距时代近,有一定的相似性。宋代民间俗词语言通俗浅白,词体上表现出词体发展初期形式不稳定、游戏和趣味性的特点。金代道教词产生于金代特定的历史时期,是词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创作与接受者大多是社会中下阶层的普通百姓,不论是语言风格还是词体,都有词体发展初期游戏性、趣味性的特点,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具有词产生...

  • 张恨水《八十一梦》的“陌生化”艺术

    作者:卫琳琳 刊期:2019年第01期

    张恨水是鸳鸯蝴蝶派中通俗小说的开创者与集大成者,其抗战时期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标志着暴露讽刺风格的形成,以“陌生化”的艺术手法抨击国统区黑暗现实,以梦喻今,独具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体验,使小说文本内涵丰富而多元。试从梦的陌生化叙事视角、情节的寓意式选材与现实主义的反讽内质三个角度,以“陌生化”理论阐释这部经典著作,力图开拓...

  • 山西方言谚语中的面食文化信息解读——山西面食文化研究系列之四

    作者:姚勤智 刊期:2019年第01期

    文章主要针对谚语中留存的面食文化信息进行解读,从方言和民俗的角度对山西的面食文化给予挖掘和阐释。山西方言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文化,深刻反映着区域之内形成的文化。这些谚语积淀了山西人关于面食的思维、习惯和情感认知。其中面食和饺子类谚语、祭祀类面食谚语、有关糕类谚语、有关馍的谚语更是集中反映了山西面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这些...

  • 阳泉郊区方言句末语气助词连用现象

    作者:杨懿 刊期:2019年第01期

    根据熙先生提出的语气词连用组合规律,阳泉郊区方言中能连用的9个句末语气词按照其连用时的位序可以分为6组,共15种排序。从句子同语气词连用的结构层次上看,存在句子实体直接和连用语气词结合的情况,用符号表示为J+(y1+y2)。在语气表达方面,连用语气词各自仍保留着自己原来的语气。"圪"字语气词的分布范围是互补的;"来"用作句末语气词,是从元代...

  • 山西安泽土著方言的入声

    作者:张倩 刊期:2019年第01期

    安泽土著方言存在入声,由于分布区域不同,入声的调值并非整齐划一型,而是呈现为有所区别的情况;入声韵也有一组和两组之异,与其所属的晋东南晋语入声韵两组或三组现象同中有异。但与其他有入声的方言无异的是入声出现了舒化现象。安泽土著方言入声的保留和舒化不仅受其分布的地域影响,而且也与其所在的晋东南晋语有密切关系。

  • 山西偏关方言词语探析

    作者:张波 刊期:2019年第01期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偏关27个方言词进行系统的论述,还原方言原本的独具地域特色的词义表达,反映偏关特有的生活文化,并结合当前语言环境给出例句,不仅可以对偏关方言词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对晋语全面系统的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 忻州方言“母亲”称谓本字考

    作者:张光明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一直以来,研究忻州方言的人用到“母亲”称谓时因不知本字,总是以同音字“波”代替。文章在深入忻州各乡镇调查的基础上,又通过文献作了认真地考证,充分证明“婆”就是忻州方言“母亲”称谓的本字。文章用充分的实例,分析了“婆”字的产生时代、形体、读音演变,详细考证了“婆”的母亲意的形成及其流变,以及与忻州方言的承继关系,以此作为忻州方...

  • 蔗糖与近代黑人奴隶制的形成——以17世纪英属巴巴多斯为例

    作者:郭建军 刊期:2019年第01期

    17世纪40年代,甘蔗最先被引入加勒比海地区的英属巴巴多斯。由于种植甘蔗和生产蔗糖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致使巴巴多斯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但甘蔗传入巴巴多斯之前,该岛劳动力一直以白人契约工为主,而甘蔗传入之后所引起的土地兼并扩张使得白人契约工在期满后无法得到土地。同时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白人契约工不再迁往巴巴多斯。种植园主转而大...

  • 雍正时期的八旗官学及其特点——以宗人府官学、内务府官学为中心

    作者:赵磊鑫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为培养宗室人才,雍正帝继位后继续扩充具有民族特色的八旗官学,其中规模较盛的有隶属于宗人府的宗学和觉罗学,隶属于内务府的景山官学和咸安宫官学。雍正帝重视官学学员的品行学风与成绩,所以在这些官学的建制、日常管理与考课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其目的就是要培养熟悉清语与骑射等的品学兼优之人,因此,雍正年间的八旗官学教育也是清世宗践行“国...

  • 晚清古城太原近代化工业的崛起

    作者:王超宇 刊期:2019年第01期

    晚清时期,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第一次出现了近代化工业,中国人也迈出了探索近代化的重要一步。晚清古城太原近代化工业的出现时间要比中国沿海各地晚数十年,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交通的萌芽和西学的传播等,在晚清古城太原,许多近代化企业相继出现,如山西机器局、太原火柴局,使古城太原近代化工业逐渐崛起,对加速古城太原经济近代化的...

  • 子干村武士荣考释

    作者:武振华; 郭亚超 刊期:2019年第01期

    子干村北街武氏家庙中的《输粟记》及《重修碑楼》两块碑,详细记述了明朝正统年间崞县发生大灾荒时,大莫村义民武士荣慷慨捐纳,输粟谷千斛助官府赈济灾民,朝廷听闻此事后下诏为武士荣立碑记功。此为基本史实,但是碑文所载与县志所载却有较大出入,由此为文章考证提供了前提。而通过考证也对县志记载有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