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286/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与历史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五台山文化研究、方言研究、数理研究

主管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1-1491
国内刊号:14-1286/G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2455
总被引量:3265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5.9054
立即指数:0.0096
期刊他引率:0.996
平均引文率:8.7847
  • 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辛文斌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变迁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其科学性、人民性和革命性占领了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是推动中国化的原动力;马克思主义先有俄国化,后与中国革命艰难相遇,并开启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二者互动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 对《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论断的解读

    作者:代训锋 刊期:2018年第04期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两个必然"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最经典的表达,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两个必然"论断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推动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动力是阶级斗争,其内在的深层根据是资本扬弃。"两个必然"以"两个决不会"为实现的客观条件。

  •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分析——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

    作者:张梓琪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篇代表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起点和重要发展的著作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得以充分展现。尤其在人的本体论方面,马克思论证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以及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在人的社会观方面,马克思表明了人是社会人和社会是人的社会这样一种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在人的历史观方面,马克思阐明了...

  • 推进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作者:董泽华; 张俊 刊期:2018年第04期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必须肩负起的使命与责任。在大学生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对于马克思大众化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国内大学生良好成长的必备保障。其实现路径有:加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

  • 跨越时空的智慧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探析

    作者:张镇镇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通过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融通之处,既解决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困难症",又能够引导学生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既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

  • 宪法宣誓之制度功能

    作者:李月青 刊期:2018年第04期

    2018年宪法宣誓制度正式写入我国宪法修正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宪法宣誓虽然仅仅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入职时的仪式安排,对他们日后的职务行为没有直接的强制约束力,但却发挥着仪式特有的心理暗示和教化功能,有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落实和强化,有助于宪法权威的确立和维护,有助于人民权利的尊重与保障,在培育...

  •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功能实现——基于文化嵌入性的视角

    作者:郑晓英 刊期:2018年第04期

    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移植自西方成文宪法国家,考察其功能实现应注意其所深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语境,其中世俗性的法律传统和脆弱的信任现实构成了其文化嵌入性。为实现宪法宣誓制度的规制、实施、凝聚功能,有必要从提升宪法宣誓制度实施的外部与内部语境、促进公民宪法信仰的生成与发育、树立宣誓者的宪法宣誓观念等方面寻求文化嵌入性制约的突破...

  • 宪法视域下监察权与检察权的衔接

    作者:冯毛毛 刊期:2018年第04期

    第五次宪法修正,明确了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地位,导致了与检察院部分职能与人员的整合,引发了界分监察权属性及监察执法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监察与审查起诉程序及留置与人身强制措施两两衔接的问题。监察权作为具有政治性、监督性、准司法性的公权力,并不会改变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属性,更不会影响到审查起诉职能的实现,两大权力的整合与分工进一步丰...

  •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之审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四十七条为背景

    作者:郭一帆 刊期:2018年第04期

    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四十七条规定了设区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这既呼应了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又从国家根本法的层面扩大了地方立法的主体和权限范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然而,回顾设区的市近3年的立法活动,可以发现各地立法能力不足、立法权限不清、立法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

  • 《宪法》中的自然资源所有权解释论

    作者:聂莉斌 刊期:2018年第04期

    现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论均是从文义解释的角度进行,存在其自身理论的逻辑不周延性,基于科学的角度出发,应以多样的方法对《宪法》相关条款进行法律解释。从逻辑解释与目的解释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下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现为与环境污染防治并列的立法和管理序列;从系统解释而言,自然资源所有权是国家主权宣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是...

  • 国家建设视野中的赤脚医生探讨

    作者:龙长安; 汪雪微 刊期:2018年第04期

    赤脚医生产生于新中国推行送医下乡,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时期。在新中国农村严峻的医疗卫生国情下,赤脚医生的产生,对于缓解当时的医疗卫生难题、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赤脚医生是不脱产的农村医疗工作者,对他们的选拔、培训既强调医学专业训练,同时更注重强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型塑。赤脚医生半农半医,他们肩负国家输送医药...

  • 从云冈石窟造像看北魏时期的文化交融

    作者:杨洋 刊期:2018年第04期

    云冈石窟是北魏统治者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创造的文化传奇。早期的石窟造像既吸收了古印度佛教的造像艺术,又体现了鲜卑族的文化特色,是中西方的文化交融;中期在孝文帝汉化改革背景下,石窟造像呈现出了汉化的特点,是鲜卑族与汉族间的文化交融;晚期,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石窟主要由中下层官吏及百姓修建、补刻,加之徐州僧匠北上,他们更多的是...

  • 上海中层社会的妇女家政生活(1921—1925)

    作者:梁坤莲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层社会乃国之中坚,其妇女家政生活,直接投射出时代变迁的影像。20世纪20年代前期,沪上中层社会的妇女对家庭事务的管理与以往不同。在财产管理方面,有人直接生利,有人间接理财;在人员管理方面,有人颐指气使,有人和蔼可亲;在购置服饰、料理食物、布置住宅等事务管理方面,妇女们率性而为,或追逐潮流,或随意置之。考察这一时期上海中层社会家庭主...

  • “文心”探赜——魏晋六朝文学修辞与文学风气变迁下的《文心雕龙》思想分析

    作者:周华 刊期:2018年第04期

    刘勰之"文心"实为其雕龙群言之精神源动力,索源则先须观澜,即宏观地探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因此,首要地便是对当时文学修辞背景的考察,包括声韵、文字及修饰倾向等角度;其次是对文士心理和文风面貌的考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文心雕龙》其文学理论的观照。理论与实际结合,方能更近"文心"之旨。

  • 从《文心雕龙》看行文“整体性”原则

    作者:宋宁宁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一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于文章写作谋篇布局的一系列理论见解。其中《附会》篇中所提出的"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这四个理论准则体现出的是文章创作时应当遵循的"整体性"原则。而在《王元化集》中,也有专门从《附会》篇中"杂而不越"出发对文章艺术结构的"整体与部分之关系"的论述。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