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286/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与历史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五台山文化研究、方言研究、数理研究

主管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1-1491
国内刊号:14-1286/G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2455
总被引量:3265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5.9054
立即指数:0.0096
期刊他引率:0.996
平均引文率:8.7847
  • 《韩非子》“说林”的叙事空间研究

    作者:黄启超 刊期:2014年第04期

    中国的叙事传统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形成,而在考察中国古代叙事学时我们不能忽视《韩非子》的价值,特别其中“说林”一篇更是值得重视,而研究中国古代叙事学我们要对“叙事空间”给予足够的关注.中国古人注重整体的哲学观念,在“说林”里有相当的表现,文章将这个空间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浅层,一个是深层,表里互现.

  • 王充思想对东汉及其后文人意识的影响

    作者:赵海涛 刊期:2014年第04期

    王充是东汉最著名的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论衡》极大地冲击了思想界,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论衡》一方面论述其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足畏;另一方面以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遭遇为标本来述说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论衡》中的注重自我、逐渐疏离群体的观点正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之一.王充的内心一直是矛盾的,更是痛苦的.王...

  • 六朝文的骈化与士族意识

    作者:张朋兵 刊期:2014年第04期

    六朝文的骈化是在士族门阀崇文的风气下进行的,它独特的形式要求作者和读者都应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世代以文化积累相传的士族子弟正好具备此种学养.同时,在骈文创作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倾向,表现为:追述先人功德的宗族意识;积极建功立业,常葆家族兴旺的家族意识;艺术上追求典雅,求新求变的审美趣味等.而在声文上的音...

  • 后期延安文学对左翼文学的重塑

    作者:周彩霞 刊期:2014年第04期

    延安文学是在左翼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为界分为前后期.后期延安文学在“工农兵”方向的规范下对左翼文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塑:塑造了具有主体性的新农民形象,确立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权威,把知识分子纳入体制管理内.这种重塑既是延安特殊的战时社会环境的要求,也是强大政权力量干预的结果.

  • 《伤逝》中的“空虚”探究

    作者:王之英 刊期:2014年第04期

    《伤逝》中到处弥漫着“空虚”气氛.“空虚”的书写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与理解文本主题意义相关.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释文本中弥漫的“空虚”感:一是着重于小说主人公自我认定的迷茫空虚;二是进一步探究其自我归属的漂泊空虚;三是阐释其自我实现的无力空虚.对于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空虚”字眼进行思考,旨在对小说主题进行再探究.

  • 莫言《蛙》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探究

    作者:闫桂萍 刊期:2014年第04期

    莫言的《蛙》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最好表征.《蛙》带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魔幻现实主义使得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这种创作手法对当代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从余华《第七天》看小说对社会新闻的借用

    作者:李仲凡; 孙小娟 刊期:2014年第04期

    余华《第七天》借用大量社会新闻,并对这些新闻进行重构和改编.小说在对有些新闻的借用中,作者赋予了新闻原型中平面化符号化的人物以鲜活的生命.但从总体上来看,余华未能处理好新闻和文学之间的转化,存在简单搬用、生硬搬用、细节不真实等问题.近年来,余华开始尝试在创作中借用社会新闻来表达他对现实的关注,但其实很难单纯通过新闻媒体全面而...

  • 《诉讼》中负罪感的文化透视

    作者:郝晓艳 刊期:2014年第04期

    卡夫卡尴尬的文化出身和民族身份使他产生了极大的负罪感,负罪感又是形成其双重人格的深层原因.卡夫卡的“负罪感”不等于“原罪”,而是他的新发掘,是他特有的生存体验的文化符码.《诉讼》主要通过主人公约瑟夫·K的双重身份和双重人格展现了小说“负罪感”的主题,具体表现为主人公的人格分裂和人格异化,艺术上则浓缩为“法的门前”的悖谬...

  • 郭敬明文学书写的地理经验

    作者:王姮 刊期:2014年第04期

    上海,是现代都市的翘楚.身居上海的作家郭敬明以无限放大的空间观念,排挤掉线性时间观带来的宏大叙事,着力突出年轻一代的世俗生活,将大上海的繁华与快节奏精细地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从四川小城移居上海的郭敬明,在文本中表现出有别于上海籍贯作家的异样特色,在享受丰厚物质的同时流露出惶恐与焦灼,展现了地理经验对文学书写潜移默化的影响.

  • 小说空间叙事研究摭谈

    作者:刘澍芃 刊期:2014年第04期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为小说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学界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的艺术空间,在这一领域中,空间的形式是首要问题,人们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分类都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空间的性质是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现代叙事学对此的认识主要反映在:空间是包含着社会内容和人际关系、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实体;空间是充满活...

  • 通过计量研究看忻州方言声韵调及其特点

    作者:王春江 刊期:2014年第04期

    晋语是近年来方言研究的热点之一.忻州方言属晋语五台片,受自然地理、政治区划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声韵调特点.晋语五台片历史上曾与北京地区联系比较紧密,所以这一片的晋语与其他几片的方言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有些特点只保留了残迹.如:开口二等喉音非颚化现象.文章以《方言调查字表》三千多字为材料,通过调查记录其语音,整理了...

  • 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语气词“呢”

    作者:胡明亮 刊期:2014年第04期

    语气词“呢”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都有其特点.从句法形式看,“呢”可以用于陈述句和一些疑问句后面,还可以和名词短语等组成独词问句.“呢”的核心语义是“对比”,由“对比”而产生“提请注意”和“正在进行”等意义,以及其独特的否定预设、加强语篇衔接和调节人际关系等语用功能.

  • 中国古典戏曲的翻译原则

    作者:殷丽萍; 吕婷 刊期:2014年第04期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之一的中国古典戏曲,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丰富独特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国内外的观众.文章旨在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翻译难点及意义入手探讨戏曲翻译的原则,并指出戏曲翻译应将观众的接受度作为基本原则,尽量顺应原戏曲的行文风格及文化意象.

  • 庞德译唐诗取舍标准微探

    作者:张艳艳 刊期:2014年第04期

    庞德是现代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非常崇尚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歌颂者.文章通过分析庞德在对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的翻译中的三个取舍标准,即舍语法取形式,舍形似取神似,舍传统取创新,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庞德及其诗作.

  • 英语语音纠错的微变化研究——以纠正辅音/s//∫/混淆为例

    作者:宋月琴 刊期:2014年第04期

    文章采用微变化研究法,以两名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从微变化的5个维度定性分析了语音学习中/s//∫/不分的纠错过程.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发音整体得到了提高,但在纠错过程中时有退步现象,整个过程并不是呈直线上升的.学习者发音进步的主要原因是高频度的输入和输出.不同情境中纠音效果不同,以形式为主的情境中进步幅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