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286/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与历史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五台山文化研究、方言研究、数理研究

主管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1-1491
国内刊号:14-1286/G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2455
总被引量:3265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5.9054
立即指数:0.0096
期刊他引率:0.996
平均引文率:8.7847
  • 文殊——东方智慧的象征

    作者:邓子美 刊期:2007年第03期

    雅典娜早已成为西方的智慧象征,并出现在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文殊表征了佛教智慧的核心,乃东方智慧的象征。雅典娜与文殊的共同特征就在于不仅包容着有限的世间智慧,还象征着无限的超越性智慧——大智慧。

  • 文殊智慧中的和谐原理

    作者:肖黎民 刊期:2007年第03期

    文殊通过“六妙”智慧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人相和、与物相谐,从而大而化之、圆而通之、等而齐之、和而谐之,进而获得超越之意、和谐之理、圆融之境、自在之法和善转之力。这既是对文殊智慧本义的系统还原,也是对文殊智慧特色的哲学重构。文殊智慧中所蕴涵的有机整体观、辨证思维、超越精神以及对待诸矛盾大而容之、圆...

  • 匠心独运 妙写“会面”——《红楼梦》第六回艺术技巧赏析

    作者:陈家生 刊期:2007年第03期

    《红楼梦》第六回是全书至关重要的开篇章节之一。在本回中,作者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技巧,成功地叙写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与王熙凤等人“会面”的场面,从而突现了王熙凤、刘姥姥等人物的个性特征,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典型形象,深化了作品的题旨内蕴。这些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技巧的成功运用,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也是其艺术上炉火纯青的标...

  • 兰台聚小考

    作者:柏俊才 刊期:2007年第03期

    “竞陵八友”是齐梁之际最为重要的文学集团之一,对齐梁文学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眩是其成员之一,他与著名诗人沈约齐名,并称为“沈诗任笔”,知名当时。任防为御史中丞时,与陆佳、萧琛等九位后进之士交游,号为“兰台聚”,名垂当时。

  • 《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价值

    作者:裴兴荣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中州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金代诗词集,是研究金代文学极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其体例是为每位作家都写有小传,而且小传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作家的字号、籍贯、科第仕历、生平事迹以及一些趣闻轶事,等等。由于元好问本人在史学和文学方面的非凡成就,所以这些作家小传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史料价值,而且体现了相当高的文学描写技巧,具有一定的...

  • 解读唐诗中的不和谐美

    作者:吴美卿; 陈婷 刊期:2007年第03期

    唐诗由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这三个层面构成,诗歌的语言层与形象层的不和谐关和形象层与意蕴层的不和谐关呈现了唐诗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 徘徊在水边的那西斯——当代女作家的恋虐情结

    作者:胡敏 刊期:2007年第03期

    恋虐情结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泛滥,作品中的女性,要么远离人群,要么在人群中放纵。林白、陈染和卫慧、棉棉笔下的女性各执一端,无论哪种方式,她们都表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姿态和残忍的疼痛。而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的缺失使得她们在孤单地与生活抗争的过程中积蓄起一种自暴自弃的情绪或是更加迷恋自己,甚至迷恋到绝望的程度。

  • 浅析《广岛之恋》的现代主义特色

    作者:杨云 刊期:2007年第03期

    从《广岛之恋》题材的现代性、主题的多义性、表现手法的反传统性等方面,分析了影片所蕴涵的现代主义特点,从而阐释了它作为一部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在反映人“在世”的进退两难、人的情感的细腻丰富以及意识流叙事结构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和重要意义。

  •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作者:王天保 刊期:2007年第03期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一方面表现出与英国现代文学批评关注政治的传统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也是英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向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的一个表征,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发展。审美意识形态论在70年代主要表现为文本意识形态论,在80年代主要表现为批评理论的意识形态论,在90年代主要表现为美学理论的意识形态论...

  • 试析《秀拉》中的女同性恋现象

    作者:梁汉平 刊期:2007年第03期

    从另一个角度——《秀拉》中的女同性恋现象探讨分析托妮·莫里森的小说。通过分析秀拉与奈尔这两位女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性恋关系以揭示黑人女性寻求自我,构建自我的人生历程。

  • 论永州时期柳宗元的诗作和思想

    作者:亢增高 刊期:2007年第03期

    永州时期的柳宗元,创作了70多首写景抒情诗。这些写景抒情诗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为触景生慨,后期则渐次融情入景。这些诗作正好反映了柳宗元在永州时期的两个阶段的思想感情,前段主要表现为“惴悚”不安,后段则表现为“忠而被谤”的怨愤。

  • 论三国两晋南北朝“引礼入律”的表现

    作者:南思宁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参与立法并解释法律,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之中,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精华——礼。引礼入律被继承和发扬得以深化发展,将法律儒家化又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隋唐法律的成熟和完备奠定了基础。

  • 清末官制改革与清王朝的灭亡

    作者:龚春英 刊期:2007年第03期

    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里进行了官制改革。然而,科举选官制度的骤然停废,使许多举贡生监突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中;仿效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原则所进行的中央官制改革,加剧了满汉矛盾;地方官制改革则扩大了地方和中央的离心力。清政府进行的官制改革不仅没有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增加了社会动荡因素,最终导致其统治的灭亡。

  • 祁太秧歌与当代乡土社会的民俗学考察

    作者:钱永平; 钱永琴 刊期:2007年第03期

    文章通过对祁太秧歌的民俗学田野考察,揭示出祁太秧歌作为一种地方小戏,不仅存在于传统的乡俗礼仪中,还存在于当代仪式庆典中,并且作为地方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还积极参加由官方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构成了祁太秧歌在当代社会传承与变迁的主要脉络,并赋予祁太秧歌一个全新的民俗语境。

  • 中日旅游交流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作者:杜伟 刊期:2007年第03期

    2000年9月,日本首次向中国公民开放自费赴日旅游,中日之间的旅游交流由此迈入快车道。双方至今已建立起以政府为主轴,以社会团体为依托,辅之以地方政府间、区域间频繁交流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旅游网络。中日间的旅游交流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前景,但不可忽视其中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