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286/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与历史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五台山文化研究、方言研究、数理研究

主管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1-1491
国内刊号:14-1286/G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2455
总被引量:3265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5.9054
立即指数:0.0096
期刊他引率:0.996
平均引文率:8.7847
  • 认识标准再沉思

    作者:易杰雄 刊期:2004年第04期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人类全部实践的结果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而且它要真正成为现实的标准,还离不开已有的正确认识、理论来判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提法理论上并不完全周延,行动上容易导致经验主义、实用主义.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疑难问题辨析

    作者:吕书正 刊期:2004年第04期

    文章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入手,分析了“三个代表’’思想实践基础:指出了思想的历史地位,并对其科学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全面把握“三个代表”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具有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 “三点论”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

    作者:张兰军 刊期:2004年第04期

    文章在继承和发展"两点论"的基础上,从"三点论"视角出发,对同志的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以阐述,深刻分析了其哲学特点,对于启迪人们的思维,指导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性作用.

  • 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特色

    作者:齐芳 刊期:2004年第04期

    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其理论特色主要是:(一)坚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二)正确对待和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三)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四)善于把握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根据不同时期形势发展...

  • 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与特征

    作者:黎文龙; 陈传伟 刊期:2004年第04期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多元社会形态并存的社会现状,是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这一基础从本质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行政伦理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行政伦理价值的主要特征是多重跨越与共生.

  • 灌输:在时展中弱化

    作者:刘七生; 程倩 刊期:2004年第04期

    灌输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灌输理论有其存在的历史条件,我们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随着时代的发展,"灌输"在现代德育中趋向弱化.

  • 新自由主义探微

    作者:刘寒梅; 吴正东 刊期:2004年第04期

    新自由主义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经济范式.经历了由古典自由主义到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嬗变,但其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本质始终未变.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新自由主义从未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并在实践中坚持、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发展理论的历史沿革

    作者:李雪梅 刊期:2004年第04期

    发展理论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进步的路标,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社会走向.作者以大量的材料阐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的发展经验,分析了党的发展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征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 邓小平农业思想简论

    作者:郑炳凯 刊期:2004年第04期

    文章在农业的战略地位、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经营机制和农业的生产结构等四方面论述和分析了邓小平的农业思想.这些思想为解决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文殊智慧导言——不可言说的言说

    作者:肖黎民 刊期:2004年第04期

    文殊智慧是佛教圣地五台山最突出的佛教文化精华和最鲜明的人文标识.解读文殊智慧并对其实现创造性、现代性的传承转换,或可为现代文明的重构提供一种别样的价值参照.

  • 试谈五台山藏传佛教与金刚神舞

    作者:赵培成 刊期:2004年第04期

    五台山是全国唯一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共居一地的佛教名山,金刚神舞是藏传佛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但体现了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且成为五台山佛教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 五台山与文殊信仰

    作者:安东尼·托拉巴; 冀培然 刊期:2004年第04期

    西方佛学专家安东尼·托拉巴(Anthony Tribe)的力作"文殊:来历、角色与意义"一文刊登在2004年《西方佛学评论》第一期和第二期,全文共分三大部分,文章只选译其中的部分内容,旨在通过了解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的域外动态,为五台山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资源.

  • 系统性是现代汉语教材之魂——简评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

    作者:刘俐李 刊期:2004年第04期

    语言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语言的教科书应该体现语言的系统性.抓住了语言各结构层面相互关联的各个系统,就摄住了语言之魂,教材的编排就有了根基和条理,就会纲举目张,便于教学以简驭繁.反之,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就会打折扣.本文以系统性为探测点,谈谈邵敬敏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 《左传》“死”类动词初探

    作者:张文霞 刊期:2004年第04期

    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着比较严格的等级规定.这种等级规定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死的称呼也是有较严格等级区分的,但是在古籍中具体使用时,我们发现又不十分严格.本文试图以《左传》一书为研究对象,探讨《左传》对于"死"类动词的使用情况及其原因所在.

  • 卡夫卡——生平与创作的零距离

    作者:解英兰 刊期:2004年第04期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的孤独、漂泊、恐惧、焦虑在作品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西方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