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

学海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a Bimestris

杂志简介:《学海》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30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文学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1-9790
国内刊号:32-1308/C
全年订价:¥ 228.00
创刊时间:199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7
复合影响因子:0.76
总发文量:2228
总被引量:15725
H指数:47
引用半衰期:3.9787
立即指数:0.0476
期刊他引率:0.9707
平均引文率:14.7381
  • 稿约

    刊期:2019年第05期

    《学海》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术书评等栏目。主题研讨就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专题论文涵盖社会科学各学...

  • “一带一路”视域下外交贡献与时代价值

    作者:韩同友; 徐正飞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今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外交家亲自出访的国家超过18个,建交国家超过36个,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探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交活动,分析他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所进行的设计,展示他为塑造中国国际形象、展示大国的魅力做出的卓越贡献。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今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人...

  • “共同体”,还是“社区”?——对“Gemeinschaft”语词历程的文本解读

    作者:黄杰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使“Gemeinschaft”从一个一般概念成为社会学概念的,是滕尼斯的重要贡献,其“共同体”理论建构在欧洲的经验之上。对欧洲中世纪典型乡村“共同体”背景的了解,无疑可以丰富和加深对滕尼斯共同体理论的认识。帕克及其芝加哥学派赋予了“共同体”以地域性含义,并对中国社会学界产生深刻影响。“社区”和“共同体”,同为西方概念,在英语和德语中也...

  • “社会性别”概念的确立与解构

    作者:范譞 刊期:2019年第05期

    性别研究的核心概念“gender”在女性主义思想中被赋予重要的政治意涵,并形成了sex/gender对立的研究模式,这使得早期性别研究在强调gender具有社会性的同时忽视了身体与性的因素。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朱迪斯·巴特勒通过消除sex的自然性,破解了sex/gender的二元对立,从物质化的角度刻画了二者之间的实际联系,进而描述gender的运作逻辑,以揭示其与se...

  • 公共利益观的源流及时代要义

    作者:高志宏 刊期:2019年第05期

    树立科学公共利益观,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立场,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利益观中的合理成分,批判吸收西方公共利益观中的有益部分。科学公共利益观是一种和谐包容利益观,既不主张个人利益无限膨胀,更不主张公共利益无限扩大,而是倡导在公共利益有限优位的前提下各种利益平衡共生。

  •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

    作者:牛俊友; 谈克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把它作为“伦理实体”的一个阶段,肩负由家庭伦理实体向国家伦理实体的自然过渡;“市民社会”也涵盖经济体、公共领域和社会与国家的统一体等多重含义;并最终构成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自由及其定在”的一个环节。

  • 寻找通向社会重建的社区建设路径

    作者:张乾友 刊期:2019年第05期

    社会是社会政策的产物。通过供给社会政策,政府维持了一系列区别于产品的公物的存在,并通过这些公物塑造出了现代人作为社会成员的集体认同,从而通过对社会成员的塑造而造就了社会。过去几十年的市场化改革用公共产品取代了公物,破坏了社会成员的支持环境,使现代人只能作为经济人而存在于所有领域。经济人不能容忍搭便车的现象,也就不能接受公物...

  • 差序空间:政府塑造的中国城市空间及其属性

    作者:何艳玲; 赵俊源 刊期:2019年第05期

    城市化进程是城市空间的塑造过程。中国城市建设不是单独的、碎片化的过程,而是在整体性的空间体系中展开。城市空间由政府通过宏观制度政策、城市规划设计、行政区划调整、公共服务而塑造,并形成分等级、有层次、次序和功能区分的“差序空间”。这一空间格局不仅将所有城市囊括其中,还深入到城市内部,构成了一个非水平的、纵横交错的空间结构。...

  • 渐进式改革及其演进逻辑:以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为例

    作者:韩志明 刊期:2019年第05期

    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历程显示出城市治理转型的复杂性,也反映出行政体制改革所不可避免的渐进性。本研究以当代中国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其主要内容为研究对象,将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划分为探索、改革和提升三个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城管执法面临的任务和挑战,然后从机构设置、职权范围、工作机制和执法效果等方面,归纳了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 基层大数据治理:打造活力政府的新路径

    作者:闵学勤 刊期:2019年第05期

    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数据浪潮,与以往各类微创新不同,基层启动大数据治理意味着将在撬动部门核心利益、颠覆传统人才结构、建构系统性联动机制等方面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南京栖霞区通过在“掌上云社区”中植入“爱小栖”这一政务机器人,已首尝基层大数据治理模式。当基层政府有能力应对和建构大数据治理的全域观、主体性、结构化、精准度和安全感...

  • 当前中国大众国家伦理认同的精神形态

    作者:许敏 刊期:2019年第05期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传统社会的伦理体系及伦理逻辑遭遇解构,国家作为最基本的伦理实体也面临诸多挑战。社会变迁对中国大众国家伦理认同的影响及其精神形态,关系国家伦理安全和文明精神命脉。调查表明,中国大众对国家的伦理认同呈现为新的精神形态:以“从实体性出发”的高度伦理觉悟,对涣散国家精神的“贪污腐败”和“分配不...

  • 公众对当前中国伦理道德问题的认知:共识与差异

    作者:龙书芹 刊期:2019年第05期

    本文基于2013年、2017年的两轮江苏道德状况调查和全国道德状况调查,分析社会大众对当前中国伦理道德问题认知和评价差异。在区域比较上,2013年和2017年的特点比较类似,社会大众对诸伦理道德问题及其严重性程度的认知和评价所呈现的显著差异都表现为江苏的状况比全国严重,江苏民众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知和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是当前中国伦理道德问题...

  • 转型社会中的政府伦理:基于“2017全国道德发展状况调查”的分析

    作者:靳力 刊期:2019年第05期

    文章基于官员道德、行政伦理、政府伦理形象三维政府伦理评估框架,利用“2017全国道德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我国政府伦理发展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在官员道德、行政伦理、政府伦理形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依然存在“贪污腐败”等官员道德难题,“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等官员懒政庸政现象,以及公众对地...

  • 无治而治:复合共生农业的探索及其效果

    作者:陈阿江 刊期:2019年第05期

    传统农业符合生态原理,但因为低产而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依赖于化肥和农药等技术手段的农业,虽然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却增加了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及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浙江德清探索的稻鳖共生新型复合农业生产模式,在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下,实现了“百斤鱼、千斤粮、万元产值”的目标。在生产商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

  • 村落共同体研究的理论传统与特征

    作者:卢尧选 刊期:2019年第05期

    “共同体”与“社区”本是同一词,知名于滕尼斯“社会”与“共同体”的二元划分。城乡“社区”概念与社会的现代化理性化进程有关,那么在经典研究中,与现代社会对立的“社区”和“共同体”,到底具有何种性质,又体现出哪些特征?与今天的城乡“社区”有何种联系?本文首先回到共同体的经典研究,从中提炼了共同体性质的两个核心特征:协作动机、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