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

学海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a Bimestris

杂志简介:《学海》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30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文学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1-9790
国内刊号:32-1308/C
全年订价:¥ 228.00
创刊时间:199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7
复合影响因子:0.76
总发文量:2228
总被引量:15725
H指数:47
引用半衰期:3.9787
立即指数:0.0476
期刊他引率:0.9707
平均引文率:14.7381
  • “三个代表”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作者:姚润皋; 陈建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三个代表”思想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关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形态。它从现实性和实践性的视角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内容,尤其本质地审视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当下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的合力点,即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等与自己前途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不仅充分彰显了马克...

  •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

    作者:卞敏 刊期:2007年第03期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既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是当代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 论社会转型与农民生存权

    作者:张爱军 刊期:2007年第03期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生存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从生存权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保证农民生存权实现的成员权、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和受教育权等具体权利体系,对社会转型与农民生存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 经济学视域与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发展

    作者:唐正东 刊期:200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青年马克思的“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布鲁塞尔笔记”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曼彻斯特笔记”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相关著作的文本学考察,剖析了青年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其哲学思想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实践”、“物质生产”...

  • 舍勒的羞愧现象学

    作者:尚杰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与“抽象的”研究伦理学“概念”的做法不同,舍勒在胡塞尔现象学基础上,直接描述具有道德价值的“具体心情”。舍勒试图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地上”,他以描述的方式,分析具有现象学性质的“心情”,在胡塞尔应该说“纯粹意识”的地方,舍勒说“纯粹心情”或“纯粹价值”,让这些心情本身具有道德价值含义。羞耻感是返回自身的心情,是冲...

  • 风景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机构——论恩斯特·布洛赫的“风景-暗码”学说

    作者:梦海 刊期:2007年第03期

    在20世纪西方众多自然-风景美学思想中,恩斯特·布洛赫的“风景-暗码”学说独树一帜。布洛赫强调自然美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把它描写为人化的感性自然的前假象基础。风景乃是自然暗码的在场的解释,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机构,风景具有某种原型功能。自然美之所以对人发挥某种中介效应,全在于自然本身的乌托邦特性。在艺术美中,自然美的复制...

  • 黑格尔论作为伦理实体的政府

    作者:高晓红 刊期:2007年第03期

    “伦理实体”是黑格尔学说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在黑格尔那里,伦理实体是作为价值合理性的根据而出现的。按照他的有关思想,伦理实体指的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社会关系体系,是包含着差别的社会共体,是个人的偶然存在。本文借用黑格尔的这一范畴用以确证:政府不仅是一个政治、行政组织,而且是一个伦理实体,政府的存在具有价值合理...

  • 元伦理学的伦理意义辨析

    作者:李喜英 刊期:2007年第03期

    从表面上看,元伦理学似乎对人类道德实践没有实际作用,因为它远离了客观现实生活,仅仅是对道德语言的逻辑分析,偏离了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旨趣和道路。然而,元伦理学并没有因此而丢掉其作为伦理学的学科身份。通过对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主要观点的分析,本文认为,它并没有和传统规范伦理学产生彻底“断裂”,只是谋求对伦理学的道德概念和判断...

  • “准则功利”抑或“行为功利”?——兼评西方新旧功利主义道德理论

    作者:张晓东 刊期:2007年第03期

    准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围绕行为的功利标准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理论争论。两派的争论打破了元伦理学此前的一统天下,推进了当代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但这只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同一理论谱系的内部争论,它没有也不可能超出旧功利主义的传统理论基地。唯物史观在深刻揭示、批判功利主义理论之资产阶级道德意识形态本质的同时,在正确理解的功...

  • 麦金太尔社群主义的思想资源

    作者:王婷 刊期:2007年第03期

    作为社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麦金太尔的哲学运思是以解决当代西方社会个人主义危机为出发点的。在历史主义的理念关照下,他追溯了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社群、自我与美德关系演变的历史,这种对于社群与美德传统关系演变的分析为麦氏的社群主义理论奠定了牢固的历史基础——社群是实现自我的前提,美德正是在社群生活中获得存在意义的。

  •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需要努力的方向——背景、意识、法制、机制

    作者:郑功成 刊期:2007年第03期

    慈善事业是弘扬互助友爱精神和建设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的最好途径与方式,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共享发展成果的不可替代的客观功效。中国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慈善意识落后、法制建设滞后、慈善机制发育不良等诸多制约。因此,改良国民的慈善意识是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基础工程,健全完善慈善法制...

  • 第三次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作者:宋林飞 刊期:2007年第03期

    第三次分配是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弊端,以及弥补第二次分配不足的重要社会分配方式。发展慈善事业,减少贫困与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社会调节,促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参与第三次分配。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需要积极培育与发展慈善组织,建立现代财富伦理,推进慈善文化的发育与普及,增强企业...

  • 市民社会与中国慈善组织的发育

    作者:韩克庆 刊期:2007年第03期

    本文把慈善组织的发育置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背景之下,探讨了市民社会与中国慈善组织发育之间的关系,认为慈善组织的发育是中国市民社会成长的重要标志。但在当前市民社会发育不足的背景下,在构建以政府责任为主、以社会化服务为辅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慈善组织的发育受制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政府应当在慈善立法、...

  • 2006年中国慈善事业研究综述

    作者:房珊 刊期:2007年第03期

    2005年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步入了“快速成长期”。随后的2006年关于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本文通过对2006年的慈善事业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理论学术界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定义与定位正在趋于统一,对于慈善事业的价值判断更为积极,而对于慈善事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是成为研...

  • 1500年以来的世界史:体系与动力(笔谈)——关于世界历史体系的几个问题

    作者:潘润涵 刊期: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从全球史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历史已经成为史学界学术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样是对世界历史问题的把握,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出于对学术前沿问题的关注,本刊组织了国内学界同仁对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及其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他们通过会议、书信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于是便形成了今天这样的笔谈。从总体上看,这一组笔谈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