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学院学报

许昌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杂志简介:《许昌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346/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之光、国情、国策、钟嵘与诗品研究、东方文明研究、魏晋史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省许昌学院
主办单位:许昌学院
国际刊号:1671-9824
国内刊号:41-1346/Z
全年订价:¥ 145.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9
复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2648
总被引量:4101
H指数:14
引用半衰期:5.08
期刊他引率:0.95
平均引文率:7.8885
  • 中古俗人临终诸相所见佛教死亡观之影响

    作者:陈艳玲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中古时期一些有佛教信向的俗世人,深受佛教思想之影响,在临终之际表现出不同于通常的死亡迹象,即在传统世俗人眼中寂寞悲凉的离世,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却是安宁祥和、吉祥圆满。这是佛教死亡观有别于中国传统死亡观的突出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死亡观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死亡观,相反,正反映了佛教死亡观对我们传统死亡文化观念的一种补充。

  • 汉末魏晋一百二十年许昌城的政治存在述论(上)

    作者:潘民中 刊期:2019年第04期

    汉末魏晋一百二十年许昌城的政治存在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安元年(196)至建安二十五年(220、延康元年、黄初元年),汉末全国政治中心,史称许都时期;黄初元年(220)至咸熙二年(265),魏朝政治副中心,陪都许昌时期;泰始元年(265)至建兴四年(316),西晋具有陪都性质的军事重镇许昌时期。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发现许昌城的政治军事价值,以“挟天子以...

  • 北朝时期河东三姓入关考实

    作者:宋艳梅 刊期:2019年第04期

    河东三姓与关中政权的深厚渊源奠定了其列于关中郡姓的基础。考之于史,参与魏、周及隋政权的河东三姓房支众多,他们的来源地域、入关时间、入关背景、入关后的处境等各不相同。北魏分裂之际,河东三姓在北房支是否入关与他们的活动地域、所属阵营、宗族基础有关,南方房支则大多在国破地失之后以败俘身份入关。较早入关的房支为西魏北周在东西对峙...

  • 《北史》与北朝四史比勘札记

    作者:梁丽红 刊期:2019年第04期

    《北史》是李延寿在魏、齐、周、隋四书的基础上删改而成的,将二者进行比对,发现存在不少抵牾之处,故参考其他相关典籍及出土文献,对《北史》中存在的一些讹误进行勘正。

  • 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谷川道雄

    作者:王大建 刊期:2019年第04期

    谷川道雄先生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代表性人物,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多有建树。他最先提出豪族共同体的概念,1970年又与川胜义雄先生共同系统推出了这一理论,在日本史学界引起了一场大辩论,这一年也被认为是日本学术界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谷川先生在史学研究中,继承了京都学派前辈的优良传统,又坚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

  • 钟嵘《诗品》论郭璞与玄言诗风

    作者:邬国平 刊期:2019年第04期

    对于钟嵘《诗品》论郭璞诗歌与玄言诗的关系,以及评郭璞《游仙诗》,后人的理解颇有分歧,也含有某些误解。本文通过具体解读《诗品》,认为钟嵘没有误叙玄言诗衍化与郭璞诗歌“创变”的相互关系;他承檀道鸾、沈约、刘勰的看法而更添自己心得,首次将郭璞、刘琨视为与早期玄言诗风相抗争之合力;他一方面肯定郭璞《游仙诗》为杰作,另一方面对其不合“...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评曹旭《诗品笺注》和《诗品集注》增订本(下编)

    作者:王发国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编主要针对《诗品笺注》附录“钟嵘年表”中对钟嵘仕履行述和家世的误置和遗漏问题提出拙见,并谓主要是作者未能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精神贯彻到底。

  • 从《诗品》流派体系的建构看钟嵘诗学观的“尚中”原则

    作者:王春翔 刊期:2019年第04期

    钟嵘以作者抒发怨情的手段是委婉的还是直露的,作为划分“诗经”派与“楚辞”派的首要标准。以委婉程度的深浅为标准又将“诗经”派诗人分为“小雅”派和“国风”派。其中,“国风”派诗人又具体分为“哀而不伤”和“风骨高峻”两类。“楚辞”派诗人则以情感上的直露和语言上的直白为标准,分为“凄怨”和“鄙直”两类。这种分类标准体现了钟嵘诗...

  • 钧、汝、官三釉一器烧造工艺研究

    作者:张大强; 张瀚博 刊期:2019年第04期

    钧釉色彩绚丽,汝釉高雅素净,官釉如玉似冰,三者各具特色,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近年尝试将钧、汝、官三釉有机结合在一起,力求在烧成作品上呈现不同釉质的“色块”或“色带”,以期产生冷与暖、凸与凹、虚与实的对比,达到器型与釉色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钧、汝、官三釉一器的烧造工艺,丰富了陶瓷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意蕴,增强了陶瓷艺术的表...

  • 汉唐诗歌中的北邙书写

    作者:张敏敏 刊期:2019年第04期

    汉唐时期写及北邙的诗作共有70余篇。北邙之所以成为文学景观,是因为洛阳帝都的重要地位吸引了文人的关注,而六朝时期的挽歌创作风气,乱世时代背景以及文人生活、游宦产生的“地理基因”也促成了北邙诗歌的繁荣。通过地理空间的延展、多元空间的转换、心理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衔接等方式建构起来的北邙,不仅仅是自然风景的描绘,更体现出诗人对人生...

  • 唐代饯行民俗的诗性伦理

    作者:许智银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有唐一代自上而下风行饯别,唐代数量庞大的送别诗反映了唐人送往迎来的风情格调。唐人重视出行,外出一定相伴远送,至于野外歧路、离亭驿站、江河渡头等处,依依惜别。道别讲究仪式,有执手、祖饯、歌唱、折柳等,富于艺术浪漫情怀。分手时相互赠送礼物,既有宝剑、宝刀、铜镜类实用物品,亦有山水花草等自然风物,还有送言赠意表白心志等,个性色彩浓郁...

  • 沈从文与海派作家的文化心态考察

    作者:陈广通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中国现代性发展进程里,作家们的心态从对于家国的爱怨交织发展到个人心意的零余体验,沈从文和海派作家即是代表,他们在零余体验里产生了虚拟时间中对于永恒的幻想。他们和革命作家的心态一样,来自古老中国面对“现代性”侵入的焦虑。沈从文与海派作家的矛盾统一和革命作家一样,同出于中国文学的感时忧国传统。

  • 文学形象的类型化与文本世界生态性的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人物形象问题研究

    作者:赵卫东 刊期:2019年第04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降,在前后出现的大多数新历史小说中,文学形象呈现出从典型化向类型化偏移的创作倾向,由此引发了作品文本中人物价值判断标准混乱、人文精神衰退和滋生等文化病症,并造成文学世界的生态性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为此,需要以形象重构这一新历史化倾向为出发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前提下,借鉴少数精英作家在新历...

  • 西汉分封列侯的社会功能与弊端

    作者:师彬彬 刊期:2019年第04期

    西汉大多数时期皇帝垄断分封列侯的权力,成为皇权分配权益并和统治集团成员形成身份等级关系的一项措施。西汉分封列侯的社会功能表现为社会功绩激励、政治管理和身份控制,呈现功绩性、身份化、阶段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特征。西汉分封列侯产生的社会功能主要取决于权力运行机制,并与列侯的类型构成和规模变动相关。西汉分封列侯经历了从皇权主导到...

  • 魏了翁《周礼折衷》对周代礼制的考释

    作者:郭善兵 刊期:2019年第04期

    南宋儒者魏了翁所著《周礼折衷》,对古代的称号、朝觐、巡守、祭祀、丧葬、饮食、历法等礼仪制度,进行了考释。魏了翁的考释,具有兼顾宏观、微观问题;择善而从,基本无门户偏见;受佛教、道教思想学说影响;有所创新等特点。不过,《周礼折衷》一书中的创新之处寥寥;考释往往只及皮毛,缺乏深入、细致的考释;《周礼折衷》一书传播不广等,或是导致《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