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唐代以前的写真人物雕塑 【正文】

唐代以前的写真人物雕塑

作者:邓路
人物雕塑   唐代以前   写真   宗教艺术   吴越春秋  

摘要:我国古代的人物雕塑历史悠久,诸如商代的青铜人面方鼎、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立姿人像等,均为实证。但早期人物雕塑均带有宗教神秘色彩,其造型比例与真人相距甚远。我国古代的写真人物雕塑究竟始于何时?史无明说。据梁白泉《国宝大观·观音菩萨坐像》:“宗教艺术反映生活是曲折的,但它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神’的人化,塑造神佛是以人做蓝本的,见诸记载的最早大概是唐代人段成式,曾记载关于长安宝应寺的‘释梵天女’像的情况,说她是‘悉齐公妓小小写真’,说明天女是以真人为模特的。”言下之意,似乎写真人物雕塑始自唐代。但仔细考察史籍,此说不然。我国古代的写真人物雕塑固然盛于唐代的佛教造像,但其起源却远为古老。据《国语·越语下》记载,春秋时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为全身远祸,“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又《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王乃命良工,铸金写范蠡之形,置之坐侧,朝夕论政”;《水经注·沔水》:“越王怀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