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杂志简介:《小说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1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作家访谈录、海外华人小说研究、西北作家作品研究

主管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
国际刊号:1004-2164
国内刊号:61-1017/J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4
复合影响因子:0.3
总发文量:2386
总被引量:5942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7.9474
立即指数:0.0427
期刊他引率:0.9182
平均引文率:8.109
  • 鲁迅:争论中的选择

    作者:孙郁 刊期:2015年第02期

    1谁都知道,鲁迅是因为创造社、太阳社对自己的批判而开始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那些批评他的人所使用的批评的武器,曾让鲁迅颇为诧异。他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但不是对手所说的问题。如果马克思主义批评观是这样的形态的话,他以为是有偏差的。这时候他开始有意搜集相关的资料,来自日本、德国的图书里有关革命的书籍,渐渐引起他的注意...

  • 作家与批评家——作家六题之二

    作者:程光炜 刊期:2015年第02期

    不论用多少比喻,都无法厘清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像一对打着漫长离婚官司的夫妻,相互背叛爱恨交加且又藕断丝连,可说是这种关系最形象的反映。不过,仅仅站在批评家的立场去理解这种关系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毕竟还是文学史的相互张力,是文学经典化的必要环节,也可以说,离开了它文学史就无法立足。

  • 当代小说发展的六个阶段

    作者:郜元宝 刊期:2015年第02期

    小说两大忌:或写实而过于琐细,或超拔而过于悬空。写实过于琐细,是90年代以来小说常见的弊端。这在最初,乃是在"先锋实验"衰歇之后出现的一个反动。"先锋"们离开庸常现实太久,快成了看不见的风筝。老子曰,"大则逝,逝则远,远则反","反者道之动",不满先锋的小说家们自然就有了亲吻地面的冲动,但桥枉过正,就又成了极端琐细的写实。

  • 民间记忆与《老生》的美学价值

    作者:王光东 郭名华 刊期:2015年第02期

    一、民间记忆与《老生》的历史叙述贾平凹在《老生》后记中写道:"人过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风刮很累,花开花也疼,我们既然是这些年代的人,我们也就是这些年代的品种,说那些岁月是如何的风风雨雨,道路泥泞,更说的是在风风雨的泥泞路上,人是走着,走过来了。"这已说得够明白了:这部小说与民间记忆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 百年历史 境界相通——贾平凹《老生》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作者:朱静宇 刊期:2015年第02期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贾平凹喜爱、并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外国作家。他曾经说过:"读了马尔克斯的书,就永远记住了《百年孤独》四个字",a那么,这被永远记住的《百年孤独》,对贾平凹的长篇新著《老生》创作有着怎样的启悟?《老生》与《百年孤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相通呢?本文拟从百年历史的书写、

  • 精神守望与文体探索——评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

    作者:杨剑龙 荀利波 刊期:2015年第02期

    从《商州》、《浮躁》,到《秦腔》、《古炉》、《带灯》,从初入城市后在城市与乡村间的徘徊、疑惑与苦恼,到对乡村的毅然重返重新发现,贾平凹始终割舍不下对那片乡土的无限怀恋,生发出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落后与文明间的迷茫,他的作品中一直在叩问一个问题:"乡土中国走向现代经历了怎样的创痛?"a《老生》是贾平凹继《...

  • “读史者”·暴力·招魂——《老生》的三个关键词

    作者:金理 刊期:2015年第02期

    贾平凹近些年来的几部标志性的长篇,其思索重心有着一脉相承的主题,比如乡村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人间暴力的肆虐与循环,而每一部都卷帙浩大又章法谨严。步入耳顺之年,贾平凹不由得在《老生》"后记"中一再感慨"现在我是老了",但是他近年来贡献的这些长篇,如同一次次积聚精力,

  • 《老生》叙事艺术三题

    作者:韩鲁华 刊期:2015年第02期

    自《废都》之后,贾平凹将创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长篇小说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犹如井喷泉涌般连续创作出版了《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带灯》、《老生》等长篇佳作。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贾平凹的创作历程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贾平凹这几十年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建构民族化、中国式的文学叙事艺术之路,他用自己...

  • 《老生》与道家文化

    作者:普玄 樊星 刊期:2015年第02期

    普玄:樊老师,您好!我对贾平凹的《老生》非常感兴趣,这部作品加入了《山海经》的许多内容,融入了道家的思想。您是研究贾平凹的专家。您1992年写的论文《贾平凹:走向神秘》论述了贾平凹作品中的神秘倾向,很有见地,贾平凹也非常欣赏这篇文章。那应该是研究贾平凹创作中神秘思想的具有源头意义的文章。

  • 记忆书写后的释然与痛楚——论贾平凹的《老生》

    作者:张英 刊期:2015年第02期

    一《老生》主要以四个故事结构全篇,记录了发生在陕西南部一段跨越近百年的革命历史。这部小说依然延续了贾平凹作品一贯的地域文化品格和乡土文化色彩。小说当中唱师所唱的阴歌,是贾平凹所在的商州及整个陕南流行的民歌,是人死之后唱给亡灵听的,既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想念,也蕴含对生者的希望与寄托。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已是人生的痛楚。在荡气回...

  • 主持人语

    作者:程光炜 黄平 杨晓帆 刊期:2015年第02期

    本文作者尝试将90年代的"陈寅恪想象"以及附着其上的自由主义神话历史化,由此采访《读书》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责编,结合相关史料,梳理陈寅恪现象如何历经1993年的《读书》与1995年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塑造,成为1998年自由主义的一面旗帜。本文比较难得之处,在于借助第一手的访谈等资料,勘测出"陈寅恪想象"的历史轨道。不过,怎...

  • 九十年代的陈寅恪想象——从《读书》到《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作者:王小惠 刊期:2015年第02期

    90年代的"陈寅恪热"是一个有意味的现象。当时推崇他的人,既不是史学界之人,也不欣赏他的"以诗证史"的治史方法,更没有去看过他的学术著作,歌颂的只是附着于陈寅恪的时代想象。从《读书》到《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对陈寅恪想象的建构,是一条清晰的线索。本文以此为对象,来勘探陈寅恪与时代气质的相通之处,窥出90年代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

  • “70后”作家的都市小说

    作者:翟文铖 刊期:2015年第02期

    在中国百年文学谱系中,都市文学向来薄弱。近三十年中国正处于高速都市化进程之中,都市文化已然成为强势文化,在此背景下,近来都市文学的颓势已有起色,而带来这种变局的是"70后"作家。都市文学的崛起不仅表现在创作数量的增加上,更重要的标志是这些作品承载着丰富的都市经验。文明与罪恶的共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物质文化对个性的扭曲,

  • 张学东论

    作者:李丹梦 刊期:2015年第02期

    张学东是个很有韧性与潜质的作家。他的创作历程大体和新世纪并行(自1999年开始),一个文学极度边缘化的区间。写作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数量之丰、题材多变及品质的精细却有目共睹。倘非对文字、文学情有独钟者,实难做到。从内里的气质讲,这是个比较单纯的作者。他擅长发掘、描绘成长中的迷惘与阵痛,

  • 论现代性视域下的莫言“乡土文学”观

    作者:彭在钦 段晓磊 刊期:2015年第02期

    什么是乡土文学?鲁迅称当时一批作家"在北京忆叙故乡的事情"而书写乡愁情怀的文学作品为"乡土文学"a。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进一步指出,所谓的乡土文学,主要是在文学研究会和语丝社等社团的倡导下,为了迎合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任务,在1923年前后陆续出现,它延续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充满了"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