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剧坛

新世纪剧坛杂志 省级期刊

New Century Theatre

杂志简介:《新世纪剧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491/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焦点透视、剧坛流光、影像记忆、百家论坛、剧本平台

主管单位: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672-6367
国内刊号:21-1491/J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1054
总被引量:238
H指数:5
  • 无可奈何花落去——论明初北杂剧的演出与北曲的演唱

    作者:王永恩 刊期:2018年第06期

    进入明代以后,由元代延续下来的北杂剧演出与北曲的演唱仍然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明初,北杂剧的演出仍然很频繁,但从事北杂剧创作的人数较之元代已大大减少,新创作的剧目也相应地减少了很多,明初的杂剧演出主要还是以元代的剧目为主,这种情况为北杂剧的衰微埋下了伏笔。

  • 曹禺戏剧文本研究综述

    作者:邱霞 刊期:2018年第06期

    曹禺戏剧文本研究,自其处女作《雷雨》的问世就已开始了。一篇署名伯克的文章《(雷雨)——孤松演出批评》[1]对《雷雨》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的演出进行评论,这可能是国内曹禺戏剧研究最早的一篇文章。刘西渭(李健吾)的《(雷雨)——曹禺先生作》[2]则是较早一篇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文章。

  • 手心手背,两面情理话人生

    作者:杨道全 刊期:2018年第06期

    十一假日期间,由王甦编剧,韩清导演的原创京味儿话剧《手心手背》在北京东四隆福剧场进行了首轮演出。这部反映北京南城平民生活的剧作以其平易近人,朴实抒情的风格样貌再现了京城胡同的生活场景,唤起观众对北京胡同生活情调的记忆或兴趣,其勾联的情怀五味杂陈,手心手背,人情如是,胡同亦如是。

  • 一部溢满温情的现实主义作品——评京片子话剧《手心手背》

    作者:曹民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今年十一期间,一部讲述在北京南城胡同里夏家母女关于亲情、爱情的京味话剧在隆福剧场上演,还原了人们记忆中属于老北京的地道京片子以及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场景。据悉,该剧的主创人员几乎都来自北京“人艺”,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都是北京胡同成长起来的孩子,她们用真真切切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来诠释这部作品的情怀——回忆时代胡同里的味道,...

  • 颜永祺:喧哗场中迂夫子

    作者:张燕君 刊期:2018年第06期

    最近在鼓楼西剧场看了场民营剧团的戏,让我刮目相看。这是由颜永祺导演的《普拉东诺夫》,普拉东诺夫是契诃夫早期戏剧中的一个人物,他聪明、机敏、有着过人的洞察力,语言犀利,针砭时弊时常让人豁然开朗,议论人情时又使异性心旌摇荡。他是当时被人们公认的天才,但面对旧贵族们的没落与无聊,新贵们的贪婪与市侩,他的才华无法实现其价值。

  • 默然都不语,应识舞台情(下)

    作者:高尚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三、从入行到懂行,从专业到擅长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和各派人士,高呼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时候,不仅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和民族压迫的胜利,同样也是全民族革命的胜利!与此同时,戏剧能够带给人民的意义,也在这一时刻产生了更加革命性的体现。

  • 从叙事学角度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作者:莫凡 刊期:2018年第06期

    《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1986年导演的话剧作品,在台湾首映后大获追捧,成为中国话剧史经典之一,已经在海内外巡演数场,也曾被各剧种改编,每一种都十分受欢迎。《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并非建立在营销或是“明星噱头”之上,而是用独特的戏剧叙事话语对整部话剧进行现代重塑,利用戏中戏结构融合现代与传统,利用优秀的场面调度进行多时空叙事,凭借独特...

  • 《血胆玛瑙》好在哪里?

    作者:孙红侠 刊期:2018年第06期

    2018年9月,在唐山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评剧节”剧目展演中,阜新歌舞剧院将此前多次获得部级大奖的京剧《血胆玛瑙》移植为评剧,使这出戏再次呈现于舞台。《血》剧能够以相同文本和不同的剧种形式来表现而再次获得成功,这并不是因为这部作品获过多少奖的背景,也不是因为这部戏是因为由谁来表演而得以支撑,而是这部戏从文本到舞台都在结构和情...

  • 男人·女人与玻璃门……——观田沁鑫版《红玫瑰白玫瑰》札记

    作者:张荔 刊期:2018年第06期

    2008年5月23日,看田沁鑫版的《红玫瑰白玫瑰》,是我看戏生涯中难得的一次经历。在汶川大地震的震惊与悲叹中,带着挥之不去的隐忧,我来到了北京保利剧院。因为默哀日停演三天,之后的剧票十分抢手。那晚,想淘票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可能被我的真切感动,几个倒票的"黄牛"安慰我明天给我留好票且超低价卖给我。

  • 探微“程”与“式”:解构戏曲表演习练之“做功”法门

    作者:张洪涛 刊期:2018年第06期

    追本溯源,程式的本意是法式、规程。立一定之准式以为法,谓之程式。程就是标准,在古汉语中,“程”“式”二字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出现。关于“程”,《诗经·小旻》中有“匪先民是程”[1]的诗句,《玉篇·禾部》曰:“程,法也,式也”[2],《荀子·考仕》曰:“程者,物之准也”[3]。

  • 身临其境的交互魅力——浅析新媒体交互艺术的舞台运用

    作者: 刊期:2018年第06期

    视觉文化因20世纪媒体形式的空前拓展,经历了一场空前的转型,而今面对新媒体艺术,我们已不再陌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就富有预见性地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图像的世界。之后电视机的普及,视听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无论从技术还是大众审美层面,新的媒体形式替代了旧的媒体形式,社会生活也全面进入数字技术的媒体化时代,就在这样...

  • 中国戏曲在文化交流中应如何树立文化自信——以川剧《金子》为例

    作者:夏梦晗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报告中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能否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发展本民族文化,直接关系到能否振兴中华民族,使其继续繁荣发展。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化自信必然也包含着戏曲自信。

  • 中国原创音乐剧该如何选择故事题材

    作者:王芳 刊期:2018年第06期

    戏剧艺术的创作大多起始于一个大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来源可能来自瞬间的某一个想法,可能来自看到的某一张图片或场景,可能来自一则真实的新闻。创作者对故事题材的选择、提炼、加工往往受到本民族审美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受艺术规律的制约。因此,在讨论音乐剧创作的第一步——故事题材的选择这一创作环节时,笔者认为应该从这两大规律入手。

  • 论传统戏曲文化特性与舞台布景艺术创新

    作者:李志强; 刘洋 刊期:2018年第06期

    传统戏曲艺术在中国文化的引领下,发展、演变、创新,并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舞台布景文化,它包括布景、道具、灯光、服装、化妆和音效等,是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舞台技术手段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和创新戏曲舞台布景是一个急需探究的课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很多作品脱离了传统戏曲自身文化的引领,炫...

  • 化妆理念与化妆实践

    作者:张舒芳 刊期:2018年第06期

    化妆是人的整体外在形象的装饰。化妆包括生活化妆和舞台化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美学角度来说,两者是互融相通的。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错,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历史中,—直热爱着美,追求着美,创造着美。俄罗斯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1]。法国美学家狄德罗说:“美是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