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学、人类学、跨境民族及边疆问题、东南亚南亚研究及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书评和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978-7-5482-0736-8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582
总被引量:526
H指数:6
引用半衰期:6.62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4.9375
  • 转型中的渐变:清末民初云南民族地区商人群体的整合与商人组织的嬗变

    作者:赵善庆 刊期:2018年第02期

    晚清之际,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态发生重大转变,社会结构也呈现巨大的变动。与此同时,各种商人组织也应运而生。晚清民初之际,云南民族地区的传统商人组织包括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商帮和会馆,还有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各业行帮。此外,还有地域性较为显著的特殊商人群体。这几者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时间递进关系,而且在近代云南社会中交叉并存,甚至是相互...

  • 评《阿尔泰山游牧者:生态环境与本土知识》

    作者:张梦尧; 冯雪红 刊期:2018年第02期

    陈祥军博士的《阿尔泰山游牧者:生态环境与本土知识》(以下简称《阿尔泰山游牧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是在生态人类学向综合性生态环境和文化研究转变的背景下,基于新疆阿尔泰山牧区的田野调查而完成的一部有关生态环境与游牧知识的民族志著作。全书共计38万字,分导论、正文(七章)、结论三部分。该书以草原生态和牧区发展为背景,...

  • 东汉时期南部边疆三郡的骆越及其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作者:张曙晖; 王兴宇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东汉时期,南部边疆的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广泛分布着民族融合进度缓慢的百越后裔骆越,充分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骆越与华夏的联系早在西周初期即已开始,东汉以后,由于文化冲突等原因,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反抗斗争。同时,包括骆越在内的东南亚民族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发生着频繁的关系。

  • 清代黔桂土司纠纷与行政区划调整

    作者:袁轶峰 刊期:2018年第02期

    清政府为了能有效控制黔桂边界地区,在黔桂两地之间实行'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造成土司之间纠纷不断。在改土归流前夕,历史上长期积累的土司政区边界矛盾全面激化。为彻底解决土司纠纷,王朝借改土归流之名,推行省界勘划,进而实现了黔桂省界的行政区划调整。黔桂省界划界体现了清代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的契合,这种契...

  • 清政府对蒙古地区民族宗教刑事法律调整思想及现代启示——以清代土默特司法档案为中心

    作者:王丹 刊期:2018年第02期

    清政府对包括土默特地区在内的蒙古地区实行'民族隔离'的刑事法律调整,看似利于当时社会稳定和中央统治,但其实是一种缺乏远见卓识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民族关系紧张状态,需要引为鉴戒。但土默特地区涉蒙案件审判中,在法律适用环节及司法管辖权的划分上都足够灵活,因地制宜,实现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避免了民族冲突,保证了司法效率,在某种...

  • 清代少数民族优抚措施探析——以东北地区“新满洲”为例

    作者:陈鹏 刊期:2018年第02期

    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极为重视'龙兴之地'的东北边疆民族管理。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对'新满洲'实行各项优抚安置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及社会状况下具有一定的作用。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得到了'新满洲'各部族的积极拥护与支持,加速了其融入'满洲共同体'的历史进程。这些少数民族优抚措施的实施,不但使'新满洲'成为巩固东北边防的栋梁,也对安...

  • 移民视角下的族群互动与冲突——以清代临安府为例

    作者:李文龙 刊期:2018年第02期

    滇东南临安府地区自明代即有大量汉人移民以屯田、垦殖、开矿等方式进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但王朝力量与汉人移民并未深入南部山区。雍正王朝'改土归流'后,土司与王朝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争夺逐步让位于汉人移民与土著群体之间的冲突,随着乾、嘉、道以来边疆开发高潮的出现,向山区逐步渗透的移民群体与土著群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往与冲突,这改变了...

  • 从“破姓开亲”到“定俗垂后”:清代清水江下游一个苗寨的婚姻改革与社会演变

    作者:刘彦 刊期:2018年第02期

    明清以降,中央王朝渐次将苗疆纳入其统治范畴和清水江木材贸易体系构建过程中,在苗疆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婚俗变革。这一系列婚姻改革,不但促使地方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和重组,而且改变了山地民族政治联姻发生的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央王朝与苗疆社会互动的逻辑和行为。苗疆社会的婚俗改革案例表明,在中央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与地方社...

  • 论族际通婚与身份认同的非对称性——基于藏彝走廊汉族移民的个案研究

    作者:李国太 刊期:2018年第02期

    在多民族聚居区域,族际通婚被视为衡量族群关系及其身份认同的重要指标,且通常认为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态势。基于藏彝走廊汉族移民的田野材料显示,族际通婚对族群关系的改善固然十分重要,但并非会必然改变少数族群的身份认同。族际通婚率的高低与族群关系以及族群身份认同并不直接相关,对族际通婚的研究应基于'长时段'的考察。族群融合也并非...

  • 贵州黎平侗族养老模式选择的内外动力——从养老院的“冷遇”谈起

    作者:苏醒; 杜娟; 张开宁 刊期: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普遍加大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条件设施完备的养老机构逐年增加。但是,这一惠民工程也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来自贵州省黎平侗族地区的案例显示,当地侗族群众普遍拒绝专业的机构养老模式,从而造成养老机构大量闲置。本文从民族文化敏感性视角对该现象发生机理进行描述,分析侗族群众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在民族地区的传播及其文化影响——以平善苗寨为例

    作者:梅其君; 张莉 刊期:2018年第02期

    民族村寨的现代农业生产工具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现代农业技术能否在特定地区推广,都是以它能否与当地文化相适应为前提的,农业生产工具能否被接纳常常是当地人对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的结果。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有效利用,改变了传统田间劳作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年长者和年...

  • 应对空间贫困:青藏高原牧区的脱贫策略研究——基于四川省壤塘县的田野调查

    作者:刘俊波 刊期:2018年第02期

    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是困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问题,如何让民族地区脱贫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目前,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困难时期,留下的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和经济条件最差的地区,贫困程度也最深,尤其是农村和牧区。本文将以空间贫困理论为基础,以四川省壤塘县为例,分析...

  • 创意、文化与茶马古道旅游纪念品开发——基于丽江古城铃铛纪念品的调查

    作者:贺源 刊期:2018年第02期

    马帮铃声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作为丽江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种类之一,由马帮铃声演变而来的铃铛类旅游纪念品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旅游文化景观,其发展历程凸显出文化创意与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对丽江古城铃铛类旅游纪念品典型个案、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茶马古道旅游提供值得参考的特色旅游纪念...

  • 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机制探究——基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萂村的调查

    作者:孔莉; 于安琪; 马志美 刊期:2018年第02期

    民族地区长期贫困的因素较多,根源复杂,民族地区的扶贫往往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中国扶贫难度的加大,'输血'式扶贫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而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化、精准扶贫'造血'模式,则被创新性地提出并加以运用,成为现阶段解决中国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利器。本文选取各类'造血'模式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萂村模式',...

  • 身体、命位与根骨——凉山彝族苏尼身体实践的人类学探究

    作者:唐钱华 刊期:2018年第02期

    身体是苏尼文化的重要表征,具有多面向意涵。瓦萨那阶段病患者身体的'舞'与'尼'特征,是准苏尼宗教体验与技艺习得的养成时期。命位中的祖先神灵选择,体现了彝族生命体系建构中的人祖关系。根植于父系血缘中的根骨观念,成为构建毕摩、苏尼传承制度与社会地位差异的根源。在'作为文化体系的身体'的视角下,毕摩、苏尼的身体观及身体利用方式中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