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学、人类学、跨境民族及边疆问题、东南亚南亚研究及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书评和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978-7-5482-0736-8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582
总被引量:526
H指数:6
引用半衰期:6.62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4.9375
  • 韩国制陶匠人的工艺知识

    作者:朴晟槦; 张海超; 张晓燕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检验了分类方法、类别和陶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意涵,以期理解制陶人的陶器生产经验和工艺知识的特征。我们通过对居住于韩国庆尚北道和庆尚南道的17位陶匠进行访谈和观察获得了相关民族志数据。首先,本论文揭示了这些制陶人获得制陶技术和知识的过程:包含理解、解释和各种生产要素实践。基本的生产要素包括运用特定技巧、特殊的原料和自然环...

  •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发展”博士后论坛在云南大学成功举办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6年9月27日至9月30日,2016年度全国博士后论坛在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二楼报告厅圆满举办。本次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大学承办。论坛以'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发展'为主旨,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野中的云南傣族制陶传统及其自我延续之路

    作者:张海超 刊期:2017年第01期

    制陶是傣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红河、玉溪、临沧和普洱等州市,几乎遍及傣族生活的各个区域。傣族制陶以妇女的业余生产为主,手工制作、低温烧制的生活器皿是其标志性产品。现代以来,这项古老的技艺因为受到工业陶瓷制品的竞争而出现萎缩,但跻身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让它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机遇。与...

  • 德昂族传统服饰色彩及其审美文化探讨

    作者:梁劲芸; 胡玉康; 李纶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德宏地区德昂族传统服饰中主要的条纹样式、色彩及其文化内涵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彩色饰物及其审美情趣的探讨,得出德昂族审美文化与口传神话、传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服饰文化综合呈现了原始思维作用下的集体表象,充分体现了德昂族崇尚万物有灵,尊重族源历史,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文化原型。德昂族特别注...

  • 舞台节日:民族文化传承的国家发明——基于云南民族传统节日变迁的研究

    作者:刘从水 刊期:2017年第01期

    城镇化和农村空洞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场域的丧失和传承主体的缺失。传统节日的舞台化、法定化、市场化,创造了节日文化传承舞台,发明了节日文化传承方式。民族传统节日被纳入国家管理事务和财政支持范围,使得传统节日的存续基础得以强化。舞台节日促使节日文化传承主体泛化为国家、当地政府、'候鸟式农民'、'游客'和'他者...

  • 傣族乐器“光邦”在民俗场域中的情感表达

    作者:金红 刊期:2017年第01期

    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支那乡支那村的傣族膜鸣乐器'光邦',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不仅具有艺术表现的通用属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功能。'光邦'在迎客、送别场合的应用,已经由原本的传统风俗进入日常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彰显出日常情感、宗教情感和地方认同情感的表达功能。

  • 激情与狂欢——哈尼族奕车人“矻扎扎”狂欢探析

    作者:陈树峰 刊期:2017年第01期

    哈尼族奕车人的'矻扎扎'狂欢是'矻扎扎'节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狂欢以打磨秋、跳鼓舞、唱山歌、串寨为主要内容,集娱神与娱人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哈尼族的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强烈表现出奕车人对生命的渴望。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矻扎扎'狂欢的整个过程,并对其所体现出的文化意涵和文化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最后指出正是狂欢这种'文化基因'才是...

  • 民国时期岷江上游腹地的鸦片禁政与地方回应

    作者:王田 刊期:2017年第01期

    民国时期,罂粟在岷江上游腹地蔓延开来,鸦片交易市场呈现畸形繁荣景象。地方当局的禁烟政策总体流于表面,措施明紧暗弛。其间,时断时续的数次武力铲烟,引发了震动地方局势的群体性暴力抵抗行动。文章回顾了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由此探析发生武力禁烟与地方强烈回应的诱因,继而尝试理解暴力事件在何种层面上影响了此族群边缘区域的历史进程。

  • 金筑土司发展概况及“乞改土归流”原因探微

    作者:李红香 刊期:2017年第01期

    金筑土司为元明时期贵州重要土司,领地位处黔中要地。元明时期,该土司积极上贡、招抚周边民族,在稳定西南边疆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备受朝廷重视。万历年间,朝政腐败,西南变乱,金筑土司却主动'乞改土归流',为朝廷所赏识,后辈得以重用,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才彻底被罢废。故研究金筑土司史,对探讨元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形势有积极意义。

  • 输纳、蠲免与赏赉——论明代国家权威在贵州土司属地的经济性表达

    作者:周永健 刊期:2017年第01期

    明王朝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土司制度,依俗而治。基于其羁縻的政治理念,对土司辖区的具体行政行为插手并不多,对土司土目亦以宽大、优待为怀。大一统的根本性政治诉求则表达为国家权威,抑或皇权必须被自土司至土民的整个土司社会完全接纳与敬畏,认同多元一体的中央王朝格局。国家权威则通过土司朝贡,土民输纳象征性赋税与方物等经济性手段予...

  • 论法治边疆的建构:法制整合、法治认同与依法治边

    作者:孙保全 刊期:2017年第01期

    构建法治边疆对于边疆治理法治化、边疆社会整合、消解多元价值社会的冲突以及增进国家认同和执政党认同均有重要意义。现代法治由良法、权力依法运行和法治认同架构而成,据此法治边疆的打造须包含三个基本维度:一是在国家主义取向下实现传统社会规则尤其是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制的有效整合,为法治提供良法前提;二是从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角度,...

  • 边教与边民:国民政府时期云南西部的边疆教育

    作者:代自鹏 刊期:2017年第01期

    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为国民政府推行边疆教育的重要省份之一。云南省政府在滇西边疆地区施行新式教育的力度明显大于晚清和北洋时期,但其成效与预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边地教育明显是针对内地普通教育而提出的,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滇西的边地学校大多位于汉族聚居区,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数量较少。边地各校非汉族学生比例不一,但总体上以...

  • 西藏危机与西康建策:从西藏危机看国民政府、西藏与西康的互动

    作者:张践 刊期:2017年第01期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西藏问题日益重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希望通过中英公路的修筑,加强对西藏的控制。西藏地方阻挠康印公路修建,擅设外交局,引起中央不满,遂决定用兵西藏。从地理位置看,西康在川藏之间,为了避免国民政府利用西藏危机将势力渗透到西康,西康一面消极避战,一面建议中央循序渐进,'治藏必先治康'。最终,西藏地方继续开放中印驮运,...

  • 尼泊尔人类学研究的东方主义范式——兼论人类学知识本土化之必要性

    作者:李静玮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尼泊尔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外国人类学家的成果颇为丰硕。然而,外国学者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观点往往以其本国的知识界为立足点,其于研究地的应用性则较弱,体现出学术研究上的东方主义倾向。在尼泊尔研究中,这一倾向主要体现在宗教、社会结构、女性研究和生态/经济四个领域,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四类东方主义范式。这四类范式与尼泊尔本土应用之间表...

  • 东盟地区“保护的责任”制度构建探析

    作者:王勇; 张学朋; 梁瑶 刊期:2017年第01期

    '保护的责任'是新世纪国际干预理论的新发展,近年来被西方大国广泛运用到对发展中国家的干预实践之中,并由此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制度构建问题的激烈争论。基于历史与现实,东盟地区'保护的责任'制度的构建有其必要性,但在构建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只有东盟和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区域内的主权国家及民间组织等实现了多层次互动并能兑现其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