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学、人类学、跨境民族及边疆问题、东南亚南亚研究及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书评和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978-7-5482-0736-8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582
总被引量:526
H指数:6
引用半衰期:6.62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4.9375
  • 鹤庆白族年龄组织“帮辈”文化的人类学初探

    作者:马腾嶽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鹤庆白族的年龄组织帮辈的起源历史、组织原则、组织文化与社会功能。笔者认为帮辈组织是目前新华村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就村落层次而言,它是唯一可以跨越性别、家庭与亲族的村落组织,对于村落的社会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个人层次而言,帮辈关系是鹤庆白族人最重要的社会资产,帮辈成员是个人一生中进行各种仪式与生产交换...

  • 茶山人婚丧礼物的文化意涵解读

    作者:高志英; 张琳 刊期:2015年第01期

    僻居于高黎贡山西侧小江流域的茶山人的婚丧礼物,无论是其礼物种类,还是赠送方式,以及享用方式都别有特点,是茶山传统社会关系与结构的基础与映射。本文通过对茶山婚丧仪式的田野考察,解读其婚丧礼物的文化意义。

  • 节日互动与民族关系调控研究——以新疆石河子市六宫村回族古尔邦节族际交往网络为例

    作者:吴良平; 龙开义; 贺梦姣 刊期:2015年第01期

    民族节日中族际互动是节日文化共享的具体体现,是族际通婚、经济互动、政治互动的深化和结果。相对于利益导向的政策调控外,共享节日文化的构建也是民族关系调控的重要策略。研究回族根本性宗教节日期间的族际交往状况对于探索民族关系调控策略具有特别意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测量发现,六宫村回族古尔邦节族际交往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具有规模...

  • 国内藏族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及其社会融入调查分析——基于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探讨

    作者:李灿松; 周智生; 梁海艳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本文以国家卫计委2010年、2011年在全国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本依据,从全国藏族流动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流向、婚姻就业、居住时间、社会经济关系、自我生活评价等方面阐述藏族流动人口在内地主要聚集地的生存现状,并基于对生存现状的调查对其在当地的社会融入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摸底分析。本文发现,藏族人口向内地流动的情况比较频繁,...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作者:张莉曼 刊期:2015年第01期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问题,包括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中接受高中教育及异地高考体现了教育公平问题。少数民族语言学校的设立与少数民族子女义务教育开展关系密切,而普通学校教育对民族文...

  • 边疆朝鲜族聚居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其脱贫对策

    作者:沈万根 刊期:2015年第01期

    近几年,中国朝鲜族聚居边疆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积极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朝鲜族聚居边疆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环境较差;土地集中使用率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农村中青年残疾人数量颇多等。因此,要解决中国朝鲜族聚居边疆农村贫困问题:一是要大力改善农村生...

  • 祭龙:哈尼族“昂玛突”文化图式的跨界转喻

    作者:马翀炜; 刘金成 刊期:2015年第01期

    对"昂玛突"的田野观察发现,哈尼族在神林中的祭祀对象不是龙。诸多"昂玛突"仪式的主持者和参与者对于"昂玛突"中"昂玛"意义的理解基本属于"日用而不知"的状况。以"昂玛突"仪式过程的中心环节"祭寨神林"来解释"昂玛突"具有便于跨文化理解的积极意义。以"祭龙"释"昂玛突",以"龙头"指"咪古"等,以"长龙宴"言说"聚餐"都是由文化图式跨界转喻而造成的...

  • 侗族萨岁安殿仪式的过程展演及文化象征

    作者:赵巧艳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人类学领域,仪式与象征常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社会或族群本质特征的行为表述与符号表达,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模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实践之中,构成了社会形貌的展示方式,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作为侗族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展演活动——萨岁安殿仪式,既是结合了象征性和表演性的一种传统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侗族的思维和行动本质。通过对一个典型...

  • “玛格乐”节的现代变迁与克木人的主体性诉求

    作者:吴晓琳; 黄彩文 刊期:2015年第01期

    作为克木人欢庆丰收、祭祀祖先的一个传统节日,"玛格乐"节在克木人社会中一直发挥着寄托美好愿景、整合人际关系及治理乡村社会的功能。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与周边民族和地区的交流与互动的加剧,人口数量较少的克木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强大的外来文化挤压,其内部发生了巨大的文化变迁。在这样的境遇之下,为强化族群主体意识,这个以欢庆丰收为主题...

  • 略论近代云南的边防建设及特别政区设置

    作者:王文光; 李丽双 刊期:2015年第01期

    鸦片战争后,作为仍在独立行使国家主权的中央政府,针对英法的入侵和省内土司势力强大且易发生事端的地区,积极加强军事力量和边境管控,采取了诸如加强少数民族土兵建设、设置特别政区等措施,对稳定边疆、维护国家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三江并流区多元生计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作者:王晓 刊期:2015年第01期

    广泛意义上的三江并流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这里高山丘陵峰峦跌宕。在主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世居于此的各少数民族相应创造出了多元化的生计模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各生存手段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迁。

  • 清末民国国家转型与边区族群流动——以桂越边境为考察中心

    作者:覃延佳 刊期:2015年第01期

    自清末民国以降,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国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问题的讨论从围绕政治精英与学者论述的形而上"国族建构论"向围绕边区国家行为与族群动向之间的密切关联开展"自下而上"的"边缘研究"演进。中法战争后的国家转型步伐随着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而加快。在边界区划与边务筹措过程中,中越边区的族群流动从底层层面促进了国家转型背后的边区建...

  • 民国初年川滇两省援藏西征之争研究

    作者:朱映占; 段丽波 刊期:2015年第01期

    清末民初,在国家转型之时,因西藏及川边地区局势动荡而引发的川、滇两省援藏西征军事行动。虽然,对分裂西藏的各种势力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是由于川、滇两省在援藏西征自始至终都纷争不断,从而客观上影响了援藏西征的效果。因此,通过对川、滇两省援藏西征中所发生的争执的分析,可以深化人们对清末民初藏事及解决藏事办法的认知。

  • “西南学”考论

    作者:娄贵品 刊期:2015年第01期

    作为学术概念的"西南学"的文字表述,最早见于1948年11月20日和12月4日国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编的《中央日报·社会研究(副刊)》第十二期和第十三期连载的江应樑《西南社会与"西南学"》一文。这一概念应是岑家梧在中国社会学社广东分社第九届年会召开之前私下提出,并建议江应樑撰文予以阐述。通过在对西南边疆问题的研究"素具注意"的中山大学师从...

  • 传统历史叙事视域下的民族历史与历史建构——以德昂族为例

    作者:王燕 刊期:2015年第01期

    传统历史叙事视域下书写的民族历史存在诸多不足,这种不足为今天的民族重塑和建构自己的历史提供了空间。民族历史的建构不仅体现了客位和主位的交融、现实与过去的对话,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理解历史的视角,呈现了历史形成的多面相。文章以德昂族为例,通过呈现传统历史叙事范式下德昂族历史的叙述特征,探讨德昂族以金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