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

学理论杂志 省级期刊

Theory Research

杂志简介:《学理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106/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社会研究、经济·法学研究、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2589
国内刊号:23-1106/D
全年订价:¥ 523.2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15
总发文量:32332
总被引量:22578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5.2817
立即指数:0.0097
期刊他引率:0.959
平均引文率:5.0472
  •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和探索

    作者:王智慧 刊期:2011年第17期

    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从战略高度来强调加强学习对党、国家的重要性;科学阐述了学习的内容,即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革命和建设的专业知识;注重党的学风建设;重视领导干部的教育;坚持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些思想对我们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

    作者:符前进 付睿 刊期:2011年第17期

    邓小平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者。其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具有如下特征: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立足本国与放眼世界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把握实质与探索创新相结合;重视学习与不断学习相结合。

  • 浅议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细节创新

    作者:梅华 刊期:2011年第17期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的今天,可喜的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有序、有力的朝着科学、规范的道路前进。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条件,以概括性、系统性研究方式探析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理论特征,以深入拓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深度,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对我国当代的启示

    作者:武秀伟 刊期:2011年第17期

    马克思在吸收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异化现象,以及找出消解异化的方式,对我国当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当下精神生活的意识形态观照——对道德精神生活的一点思考

    作者:黄金飞 刊期:2011年第17期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不仅需要维持生存的物质性东西,还需要有一定的精神作为动力。可是目前人们的精神生活却不容乐观,生活中缺少信仰、道德信念等精神性力量的人们总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精神生活特别是道德精神生活内容的提升和意义的重构显得很有必要。

  • 理论与实践研究视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浅析

    作者:马传静 刊期:2011年第17期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与和谐社会,教育是实现环境伦理意识、改变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提高技能并确保见多识广的公众参与决策的关键。而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进一步推进、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有效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已成为当务...

  •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

    作者:阳妮 刊期:2011年第17期

    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是在与无产阶级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视角分析

    作者:巩龙涛 张龙龙 刊期:2011年第17期

    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身创新、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社会化、政治参与、传播学、传播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视角,以不同侧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求能为从多学科和多视角共同认识和推进马克思大众化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大众哲学观

    作者:毕秀芹 刊期:2011年第17期

    随着文明交往的日益高涨以及大众文化的勃兴,如何从理论上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大众哲学观的培养和塑造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实现,有助于社会主义良好道德风貌的培养,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构建的不断增强,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基...

  • 新形势下《共产党宣言》的重新解读

    作者:王强 刊期:2011年第17期

    20世纪的中国是在全球化跌荡起伏的背景下渡过的,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有一部著作对中国影响最大,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全球化时代重读这部人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依然能够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伟大意义。

  • 关于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问题的思考——浅谈中日东海划界问题

    作者:刘晓 刊期:2011年第17期

    中国主张东海大陆架划界应适用以公平为前提的自然延伸原则。而日本一直坚持中日在东海的大陆架是中日共同大陆架,应该使用以等距离规则为原则的中间线划界法。但是以公平为前提的自然延伸原则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公认的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划界时还应权衡各种不同的相关情况,而且任何的大陆架划界协议都必须尊重第三国的权益,因此日本的观点是不...

  • 试析当前利比亚战争的起因

    作者:薛利利 石秋峰 刊期:2011年第17期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的介入使得利比亚内战开始转化为国际问题,引发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比亚局势越来越严峻。利比亚战争有其国内及国际因素,只有了解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才能更好地理解西方大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更好地预测利比亚未来的发展局势。

  • 浅析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

    作者:常嘉宝 刊期:2011年第17期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世界历史以及人类精神文化作出了科学的阐述,它既有对历史微观的内在层面的理解,也着重探讨了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在其发展过程中唯物史观强调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人与人的和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我国在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 从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看中国德育

    作者:贺敏敏 刊期:2011年第17期

    苏格拉底认为,心灵的内在原则是德行,德性是过好的生活和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高尚的记忆。"知识"与"德性"的同一性源于苏格拉底的著名格言"德性即知识",体现了苏格拉底在哲学层面上的本质内涵。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促使"知识"与"德性"的...

  • 试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作者:吕海彦 刊期:2011年第17期

    异化劳动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逻辑主线。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四: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的异化;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和人的异化。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