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5-120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_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中医中药、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护理园地

主管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国际刊号:1009-5551
国内刊号:65-1204/R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新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1
复合影响因子:0.75
总发文量:4710
总被引量:25569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5.4556
立即指数:0.0314
期刊他引率:0.9095
平均引文率:5.6445
  • 宫颈癌中p53、p21^WAF1/CIP1、MDM2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

    作者:拉莱.苏祖克; 史永华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53、p21^WAF1/CIP1、MDM2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53、p21^WAF1/CIP1及MDM2在4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5例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高危HPV16DNA的检测应用原位杂交法。结果:HPV16、p53、p21^WAF1/CIP1和MDM2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

  • 新疆不同民族子宫颈癌发病趋势分析

    作者:拉莱·苏祖克; 彭玉华; 周康; 房新志; 王莉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民族子宫颈癌的患病特点及发病趋势,并初探其原因。方法:对1990~2001年共4505侧子宫颈癌存档资料逐年进行民族分布、收治比例、患病年龄及组织学类型分析。结果:子宫颈癌收治人数逐年上升,但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收治比例无明显改变(3.34:1)。维吾尔族患者平均患病年龄为45.04岁,汉族患者为50.8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端粒酶活性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的关系

    作者:祖菲娅·艾力; 拉莱·苏祖克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及端粒酶激活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对32例维吾尔族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3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PCR—TRAP(重复序列扩增)法进行HPV16及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依次为:CIN〉宫颈癌〉慢性宫颈炎;(CINⅢ级〉(TINⅠ、Ⅱ级(P〈...

  • 子宫颈上皮细胞癌变中树突状细胞分布、TNF—α、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彭玉华; 拉莱·苏祖克; 陈文彬; 古丽娜·库尔班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正常埘照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颈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的形态分布改变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myc表达的意义.以发它们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颈上皮正常对照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各15例及40例子宫颈癌组中DC的形态分布特征及TNF—α、c—myc的表达。结果:子宫颈...

  • 宫颈癌中PAI-1、TGF-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卿松; 拉莱·苏祖克; 马遇庆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63例,分为原位癌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与正常宫颈石蜡包埋组织(15例.对照组)中PAI—1、TGF-β1的表达。结果:(1)PAI-1在对照组、宫颈原位...

  • 不同水解方法对葡萄酒厂废渣中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田丽婷; 马龙; 堵年生; 张煊; 刘涛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考察不同水解方法对葡萄酒厂废渣中O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未水解法、酸解法、酶解法、酶解法+酸解法4种方法对葡萄榨汁后废渣进行处理,采用醇提法提取出其中的齐墩果酸,并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结果:优选的水解方法为酶解法。结论:所建立的水解方法稳定、可靠,适合于工业生产。

  • Bm亚型1例

    作者:李旭; 王亮 刊期:2006年第07期

    1病历简介 患者,女,62岁,汉族,因头晕、乏力、重度贫血貌于2004年11月就诊。查体:体温37℃,脉搏12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54mmHg(13/7kPa),皮肤粘膜苍白,可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7×10^9/L.血红蛋白33g/L.血小板96×10^9/L,血沉58mm/h。白细胞分类:原...

  • 微电极阵技术对多非利特干预豚鼠心室肌电生理特性的应用研究

    作者:娜几娜.吾古提; 侯月梅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电极阵(Microeletrode arrays,MEA)记录技术记录心肌组织及细胞群动作电位和电激动传导的作用。研究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多非利特不同浓度梯度对豚鼠心室肌场电位时程(field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fAPD)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豚鼠分为对照组、胺碘酮组、10^-7mol/L多非利特组、及10^-6mol/L。多非利特组,应...

  • 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短程应用辛伐他汀的临床效果

    作者:古丽洁热.吾布力; 买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阜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脂代谢紊乱的调脂疗效及达标率。方法:按照我国冠心病血脂异常防治目标值选择血脂未达际的100例维吾尔族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每晚服用辛伐他汀40mg,B组(50例)每晚服用辛伐他汀20mg,服药前及服药1周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江洁; 田文庆; 买苏木.马合木提; 孙惠萍; 王坤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所有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2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221例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9例,占13.12%;ST段抬高心肌梗死192例,占86.88%。(2)Logist...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上气道CT研究

    作者:孙禾; 亚力坤·牙生; 王羡懿; 刘文亚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与正常人的上气道形态结构特征;评价上气道CT检查对OSAS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随机选取120例观察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和多导睡眠呼吸(PSG)监测结果分为正常组、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对120例受试者行上气道CT扫描,分别测出鼻咽腔、口咽腔和喉咽腔截面积的大小,比...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

    作者:米日古丽.司马义; 克丽别娜.吐尔逊; 夏宇; 齐曼古力.吾守尔; 希慧; 任薇; 刘晖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NIPPV3h后即能改善患者的动脉血p...

  • 低温透析对改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

    作者:李江; 王蕾; 徐敏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5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35℃)组、B(36℃)组和C(37℃)组.分别用35℃、36℃、37℃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后血容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透析超滤量分别为(3.30±0.2)kg、(2.98±0.21)kg、(3.11±0.14...

  • 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作者:孙惠萍; 李晓梅; 王朝霞; 江洁; 王坤; 买苏木.马合木提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临床特点发牛的变化。方法:对2000年组与2004年组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的年龄、发病时症状、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的水平、主动脉夹层分型及治疗措施、结果等多方面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组主动脉夹层患苦在性别比例、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初始症状及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杨广忠; 杨青坡; 邓强 刊期: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效果。方法:选择1998年1月~2005年6月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6例,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空心钉组(CLS组)24例,动力型加压髋螺钉组(DHS组)173例,动力型加压髁钉螺(DCS组)49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