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杂志简介:《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4-103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专访、藏学研究、西部论坛、专题。

主管单位: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藏大学
国际刊号:1005-5738
国内刊号:54-1034/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西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4
复合影响因子:0.88
总发文量:1837
总被引量:4966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6.9035
立即指数:0.012
期刊他引率:0.8474
平均引文率:12.1928
  • 放出空中云外路,占得风来便有缘--访著名藏戏表演艺术家班典旺久先生

    作者:德庆卓玛; 罗爱军 刊期:2019年第01期

    班典旺久先生是西藏著名藏戏表演艺术家,也是第一位获得国内戏曲界最高荣誉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藏族演员,近年来一直从事藏戏艺术的表演、传播和推广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班典旺久先生结合自身的成长实践,强调了自然环境、兴趣爱好以及专业培养模式在造就传统艺术人才上的重要性,认为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必须永葆初心,好学多问,勤于观察,而良好的藏语...

  • 视角转换与范式改变:对清末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评价再论

    作者:徐君 刊期:2019年第01期

    清朝末年,为图谋西南边防稳固,加强对西藏的有效治理、抵御英印控制西藏,清中枢在川边开展系列整治与经营活动,以图“筹边援藏”“固川保藏”。在这一过程中,时任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扮演着重要的施政者角色,在川边改土归流,实行“新政”,使川边发生了历史上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改变。对于这一段历史和赵尔丰本人,国内的研究者因政治背景、意识...

  • 民初涉藏民间组织--藏事促进会考论

    作者:刘永文; 黄俊; 张雨晨; 张乐 刊期:2019年第01期

    民国初肇,国家成立蒙藏事务局管理西藏事务,同时批准成立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西藏旅京同乡会等民间组织,协助政府工作,派员进藏沟通各方关系,但在英国的干涉下,到1924年,西藏分裂势力仍然企图分裂国家,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还未进入正常轨道。面对复杂的形势,熟悉藏务的在京青海和藏籍议员、川边代表、旅京川绅、班禅翻译官、蒙藏委员会秘...

  • 元以来安多藏区部落及其地方政权的形成与分布情况

    作者:叶拉太 刊期:2019年第01期

    元以来是西藏及其周边区域开始纳入中原王朝国家版图的关键时期,也是藏族封建地方部落政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刻。安多藏区作为中原王朝国家和西藏地方间的缓冲区之一,其政制演变和区域发展走向一直影响着西藏腹地的政治方向。安多藏区的双重“边缘”位置使这一区域处于一种半自然状态的发展模式,地方性封建割据部落政权相继出现,且随着区域性寺...

  • 古代悉立国方位考辨

    作者:达瓦次仁 刊期:2019年第01期

    文章通过分析藏汉史料、考古发现、地形地貌及文化背景等信息,从关于古代悉立国方位的不同观点、悉立方位考、《通典》记载与南部洛门塘之比三个方面考证了古代悉立之地理方位。认为“不丹说”和“西姆拉说”是基于单一文献的解读,敦煌藏文文献和《通典》中所记载的古代悉立,应该是指以姆提纳塔为中心的南部洛门塘地区。

  • 西藏阿里卡尔东遗址2013年度浮选结果分析

    作者:宋吉香; 吕红亮; 张正为; 刘歆益 刊期:2019年第01期

    文章对西藏阿里卡尔东遗址2013年度浮选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卡尔东遗址的生业模式为农牧业相结合,可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采集和狩猎活动。通过杂草的结构和生态特点分析,说明放牧地点可能集中于海拔4300米以上以莎草科为主的地带,并且动物粪便被收集后用作燃料。稻粒和稻谷基盘的发现,说明稻可能是通过贸易或交换作为一种奢侈性食物资源...

  • 宗喀巴大师论著中蕴含的管理思想探析

    作者:傅利平; 华珍; 何峰 刊期:2019年第01期

    藏族传统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其中,宗喀巴大师的论著中蕴含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著述中蕴含着的以人为本和个体内心管理层面的管理思想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于管理学领域探索和解读藏族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管理智慧,不仅能拓展和丰富我国管理学的本土理论和方法,而且有利于藏区和谐社会的...

  • 吐蕃口头文学《麻雀故事》与应成式辩论初探

    作者:改玛本 刊期:2019年第01期

    拉妥妥日聂赞以前,历代吐蕃赞布以“仲”(寓言故事)、“德吴”(逻辑推理)和“苯”(原始苯教)治理“天下”,《贤者喜宴》中把《麻雀故事》作为“仲”的案例。应成式是指在辩论过程中,以对方所承认的论据证成其不承认的论点,是藏族辩论模式的重要标志,也是藏族量论与古印度、汉地和日本因明的一个分水岭。然而,《麻雀经》中出现的狗头雕与鹅之间的...

  • 独特的话语空间与当代藏族女性作家的汉语书写

    作者:徐琴; 李美萍 刊期:2019年第01期

    藏族女性文学是当代藏族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女性作家以卓然不群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与男性作家共同构筑了藏族文学繁盛的景象。她们的汉语写作关注女性生存空间,探讨女性的生存困境,并将此融入对民族历史及现实的探寻和建构之中;她们以带有民族特征的符号化描写,将自我的民族文化身份不断地巩固、强化;同时,她们的叙事是一种主体视角下对自我进...

  • 法国当代作家施米特笔下的“米拉日巴”

    作者:泽拥 刊期:2019年第01期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法国当代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米特的《米拉日巴》。作为一部叙述作品,它既相融于20世纪法国人对西藏密宗大师米拉日巴的接受史,同时又对这一传统有所偏离,造出了一个20世纪末的“新”的“米拉日巴”。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品明显的跨文化特征。作者从米拉日巴故事中拈出“仇恨”这个因子,与法国人西蒙的“梦”...

  • 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亚音乐对藏族音乐的影响--“卡尔”歌舞音乐传入西藏的时间与路径考

    作者:格桑曲杰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亚是人类文化繁盛之地,世界盛名的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与波斯文明、阿拉伯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在此交汇、碰撞、融汇、辐射,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巴尔蒂斯坦位于丝绸之路南道的喀拉昆仑山脉和帕米尔地区。巴...

  • 从造办处活计档看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唐卡装裱形式的演变

    作者:刘舜强 刊期:2019年第01期

    乾隆时期宫廷唐卡的制作与装裱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从造办处档案看,乾隆二十四年前,有关宫廷唐卡的制作和装裱的记载并不多,从乾隆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前后开始,有关宫廷唐卡制作的记载增多。乾隆三十一年至四十五年是宫廷唐卡制作的繁荣期;乾隆四十五年后,宫廷唐卡的装裱制作达到了高峰。不同时期的唐卡装裱形式各不相同,反映了乾隆皇帝审美...

  • 阿里托林寺色康殿已毁大门木雕考

    作者:李俊 刊期:2019年第01期

    文章在梳理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寺色康殿的历史、大门木雕研究史的基础上,通过色康殿已毁大门老照片对大门木雕装饰主题进行辨识,并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确认了色康殿木雕的年代,认为可断定为11世纪60-70年代。雕刻的大门木雕上装饰有克什米尔样式的佛传与《龙喜记》主题。同时,与其他木雕相比,色康殿木雕特色与共性并存,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 甘肃永登妙因寺万岁殿回廊北壁西堵壁画题材再探

    作者:杨旦春 刊期:2019年第01期

    妙因寺万岁殿外回廊保存了三种题材两种风格的壁画作品,是明代初期重要的汉、藏佛教美术遗存。学术界已经就其中的《释迦牟尼传记》和《一百本生传》壁画做了深入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对该殿北壁西堵壁画的题材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汉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壁画的题材和绘画风格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经过比较认为,...

  • 古代小型泥质模印佛教造像的汉、藏名称探源

    作者:姜宇钦 刊期:2019年第01期

    小型泥质模印佛教造像习俗约公元5世纪自印度传入中国,公元7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汉、藏两地同源异名的模印佛教造像系统,其汉地名称在古代文献中有小窣堵波、泥制底、脱佛、脱塔等,而敦煌藏文发愿文则为“sa tsha”和“ce tī”。尽管称谓不同,但汉、藏两种文字的早期名称在描述小型模印佛教造像的材质、工艺和表现内容方面是一致的。文章结合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