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8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9162
国内刊号:62-1086/C
创刊时间:194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024
复合影响因子:3.33
总发文量:1472
总被引量:12581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6.2639
立即指数:0.0458
期刊他引率:0.9624
平均引文率:17.855
  • 汉译哲学的翻译与理解

    作者:王路 刊期:2020年第01期

    哲学的汉语翻译包含语言的转换和思想的呈现两个方面,涉及对西方语言和思想文化的理解,还涉及关于哲学这个学科的理解。在汉译哲学中,有关being的翻译与其他名词的翻译不同。being是系词,相当于是一个句法词汇,体现一种句法作用,它的含义来自于它这种句法作用,因而与它的句法作用相联系。经过多年的讨论,应该对这一点获得清晰而充分的认识,并且...

  • 论中华民族认同的根基

    作者:徐黎丽; 杨丽云 刊期:2020年第01期

    中国人生存的共同地域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地缘基础;以蒙古人种为主的人类是中华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中国不同职业群体和民族沿通道交融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中国现代民族多源性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现实基础。因此,中华民族认同是基于共同地域、共同血缘、社会文化交融和现代民族多源性而逐渐生成的,是对"祖国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的认同。

  • 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袁同凯; 朱筱煦 刊期:2020年第01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框架,巩固提升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所具有的价值。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事业的双重力量。总结我国西北地区某民族县的教育实践经验,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树立教育大局观,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向内涵发展转...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NKI 1992-2019年数据

    作者:王兆璟; 郜越 刊期:2020年第01期

    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对1992-2019年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核心及CSSCI文献进行研究,从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研究作者及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线、关键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直观、清晰地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发展情况与演变趋势。总体而言,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

  • 共同内群体认同:建构包摄水平更高的上位认同

    作者:管健; 荣杨 刊期:2020年第01期

    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是通过转换个体对群体间边界的认知,以降低群际偏见的中介模型。扩展的接触假设内容通过建构包摄水平更高的上位认同促进认知、情感和行为等积极效应的产生。在实际应用中,模型整合群体特性以及环境因素讨论对上位认同和双重认同的选择,促进社会认同理论与群体认同、文化适应以及跨群体友谊等内容的联结与发展。模型提出了改...

  • 中国美学的上古起源

    作者:张法 刊期:2020年第01期

    中国美学起源于上古,从时间上看,上古可分为远古(从人类起源到约8000年前)、中古(从约8000年前到约4000年前)、近古(从约4000年前到约2000年前西周灭亡);从地理上看,在三大自然区、三层台阶、四面向中的地形构成的既相对独立,又与外互动的地理基础,形成了中国型的礼,中国之美在上古之礼中产生出来,经历了从古村古邑到古国方国到王国的演进,形成...

  • 语境主义与当代西方文艺伦理批评

    作者:章辉 刊期:2020年第01期

    语境主义认为,即便作品的观点是不道德的,但作品的艺术技巧增加了我们对不道德的观点的理解力,这就是有价值的,即是说作品的伦理瑕疵,在美学上有时是好的,这是因为作品的道德内容和艺术形式交融在一起,我们无法剥离作为整体的艺术品的各个部分。语境主义的合理性在于,道德观点的历史性和相对性、艺术内容和形式的连贯性、具体艺术品的特殊性,都...

  • 话语竞争与集体协同——论网络娱乐式抗争的行动机制

    作者:汤景泰 刊期:2020年第01期

    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模因理论与社会抗争理论,探讨网络娱乐式抗争的"武器"与集体行动机制。研究发现,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网民以娱乐逻辑改写网络抗争,用多模态话语做"武器"强化劝服性话语的生产,同时通过拼贴与戏仿,撕裂能指与所指间的关系,提升话语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话语的模因机制,网络娱乐式抗争以娱乐性吸引网民对能指进行大规模...

  • 网络电商“悲情营销”的伦理追问与消解——基于十四篇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作者:周瑛 刊期:2020年第01期

    网络电商"悲情营销"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但此种营销方式本质上是不道德的。其典型特征是弄虚作假、夸大事实;捏造"悲情"、博取同情等,是对民众"爱心"的滥用。"悲情营销"对电商市场公平秩序、公众同情心、个体之间的信任感、市场诚信交易运行原则和社会公信力都构成极大的挑战。培植健康的网络商务价值观、提升电商和平台社会责任感、构建网络主...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作者:刘建军 刊期:2020年第01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有多方面论述。在他们看来,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每一时代都存在着统治阶级的社会教化和意识形态工作;工人运动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工人运动自身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由无产阶级思想家和先锋队...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作者:孙健 刊期:2020年第01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无产阶级政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主体,无产阶级政党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除了无产阶级政党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包括基于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机构主要有工会与共产主义青年团。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

  • 医患社会心态的情感治理

    作者:汪新建; 姜鹤 刊期:2020年第01期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情感治理成为社会治理发展的新维度,立足于中国的人情社会中,情感治理更符合以人为本的逻辑。情感治理本身隐含着双重的逻辑,即作为治理对象的社会情感和作为治理方式的情感策略在治理中的应用,两重逻辑线在众多的社会问题中予以新的剖析角度。当前我国的医患社会心态呈现的泛化的对立心态成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阻碍,因...

  • 中国民众的医疗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吕小康; 张子睿 刊期:2020年第01期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的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从个体层面的客观获得、主观感知与群体层面的客观获得,探究中国民众的医疗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个体层面,就医机构类型、医疗支出、医疗成效以及主观感知中的医患信任、主观社会地位对医疗获得感均有正向预测的作用,且个体层面的客观获得能够带来医疗获得感;省级层...

  • 中国护士共情能力现状调查及干预策略

    作者:王沛; 刘宸宸 刊期:2020年第01期

    采用Jefferson医师共情量表对江苏省六家综合医院护士共情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护士的共情能力存在差异。其中,18到45岁之间,共情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当年龄超过45岁,护士的共情能力趋于稳定。此外,护士的共情能力还表现为工作年限的差异:6-12年这个阶段的共情能力显著低于13-25年和26年以上这两个水平的共情能力...

  •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新中国扶贫七十年史纲(1949-2019)——基于战略与政策演变分析

    作者:雷明; 李浩; 邹培 刊期:2020年第01期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基于中国扶贫七十年(1949—2019)实践,从战略与政策演变分析视角,以不同阶段的代表性政策为中心,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的扶贫历程,对新中国扶贫七十年史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总结,描绘出七十年来新中国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