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8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9162
国内刊号:62-1086/C
创刊时间:194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024
复合影响因子:3.33
总发文量:1472
总被引量:12581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6.2639
立即指数:0.0458
期刊他引率:0.9624
平均引文率:17.855
  •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品

    刊期:2019年第02期

  • 共生交往观的阐扬——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

    作者:谢清果 刊期:2019年第02期

    近年来,'中国'日益成为学界热议的关键词,如何理解'中国'的内涵,成为中国崛起迫切需要理解和传播的问题。传播学界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呢?一个可行的方案便是将'中国'阐释为一种传播观念,即具有中国特色的'共生交往观'。因为'中国'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内含着沟通、合适、中和等传播观念,从而确保中华文明绵延了五千年。当今世界,'中国'是一种元...

  • 瞽濛传诵:先秦“盲媒”的传播考古学研究

    作者:潘祥辉 刊期:2019年第02期

    瞽矇传诵'是源自远古口传时代的一种文化传播传统,对华夏文明影响至深。在中国上古,'瞽矇'虽系盲人,却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与瞽矇作为'盲媒介人'的传播教化职能息息相关,'矇瞍修声'指明了'盲媒'在上古传播体系中的职责与功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职业传播者,'瞽矇'在上古'乐教'与'声教'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瞽矇传诵的传统直接...

  • 庄子的“吾丧我”:主体趋近世界的路径

    作者:李红 刊期:2019年第02期

    西方传播学研究是在主体预设的前提下展开的,而庄子的'吾丧我'却体现了不一样的主体性消解的逻辑,这是华夏传播研究可以为世界传播研究提供的贡献。庄子认识到,主体在世界中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疏离感,与世界存在某种'间距';由于'物'被赋予价值而被客体化,从而使得主体常常陷落其中,无法获得自由、开放与敞开。正是通过语言的反思,附着在客体上...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文军; 陈倩雯 刊期:2019年第02期

    理论研究是一个学科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自社会工作诞生以来,理论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段,也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通过对这些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但相较于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而言,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数...

  •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结构-行动”的视角

    作者:何雪松 刊期:2019年第02期

    40年来改革开放推动的社会转型为社会工作的兴起提供了社会、政治、行政和管理层面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特定的结构转型时期,社会工作者为了推动社会政策的改变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而开展的积极的、集体性的、建构性的专业实践,可以称之为'社会工作行动'。尽管这样的行动是有限度的,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确立一个结构目标——建立有力的社会,...

  • 发展性社会工作的脉络、特点及其在反贫困中的运用

    作者:向德平; 程玲 刊期:2019年第02期

    发展性社会工作以行动与变迁为取向,以生产性活动和社会投资策略为核心,通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工作实践,提升整体性社会福利。发展性社会工作对反贫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性社会工作指导下,我国反贫困领域的社会工作应以整合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社区为基本介入单元;以多重社会工作干预联动为方法;以能力提升和可持续生计为策...

  • 近代图书分类与新文学的发生

    作者:严静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以图书在政治教化上的价值作为分类的根本依据,而忽略了对图书本身客观性质的判断。在经学的遮蔽之下,古代知识体系没有真实地反映出古代文学的创作实践,文学成为一切文献之学,而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门类。近代以来,在现代知识形态建构的过程中图书分类方法一改传统的图书价值分类标准,而以现代的科学精神为指导进行图书...

  • 洄流:民间作为启蒙资源的位势形态

    作者:李婷 刊期:2019年第02期

    民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位势是不断移动的。从启蒙的视角看,民间既是被启蒙的客体性资源,是知识分子批判改造的目标,同时也是启蒙的主体性资源,成为改造国民劣根性、拯救都市文明病的原初力量,是汲取健康生命力的源泉。'启蒙民间'与'民间启蒙'这看似矛盾的两套话语相互纠缠,在差异中碰撞、抗衡、融合,当其他支流(如革命话语)汇入后,最终形成螺...

  • 胡经之“文艺美学”的思想建树及其学科创设

    作者:祁志祥 刊期:2019年第02期

    胡经之是新时期我国'文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胡经之关于'文艺美学'的系统思考及建构主要体现在1989年初版的《文艺美学》一书中。该书以'审美活动'为文艺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从审美活动产生的'审美体验'切入艺术的'本质',指出'艺术审美价值'的'特质'是'审美超越',进而依据'创作—文本—欣赏'这一艺术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分析文艺创造美学、文艺...

  • “美即美感”与“人化的创造”——高尔泰“人论美学”思想初探

    作者:文学院 刊期:2019年第02期

    高尔泰美学不仅将感性与理性、个体与整体、审美与自由有机连缀起来,还在'人类生命现象'出发点上始终围绕着'人'、'人的自由心灵'、'人的心理的美感经验'予以思考,提出了'美即美感'、'美是创造'、'美是自由的象征'等系列命题,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深刻凸显着'人论美学'的思想光晕。高尔泰美学思想作为西方美感论的历史回响,既有康德、尼...

  • 启迪与不解——研习钱穆论著的又一个读书报告

    作者:张邦炜 刊期:2019年第02期

    史学大家钱穆的著作极具启发性,仅以他关于唐宋变革与宋代三种大趋势的精要论述为例,即可见一斑。同时也留下一些疑问,如视宋代乃至秦朝为'现代型国家',称宰相为'副皇帝'乃至'国家的政治领袖',认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弊端不是'重人不重法'而是'重法不重人',等等。凡此种种,均让人不解,且其论著中不乏自相抵牾之处。

  • “岷”“汶”地名与古藏缅语的“天”rMu

    作者:宗喀·漾正冈布; 蔡文君 刊期:2019年第02期

    汉文史籍对'岷''汶'地名的记录较早,也很连续。但实际上,'岷''汶'并非是源于汉语的地名,它们很可能是古藏缅语mu/rmu或dmu即'天'的译音用字。在系统梳理汉文史籍对'岷''汶'地名记录的基础上,对学界关于'岷''汶'地名语源、地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 儿童美好生活与教育空间的重构

    作者:刘旭东; 王稳东 刊期:2019年第02期

    教育空间是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它致力于儿童生命的健全和获致美好生活之能力的发展。受现代性的影响,教育空间在工具性色彩鲜明的实践中逐渐发生了形变,一定程度上使得儿童的成长出现了异化。体现为历史决定论覆盖了空间思维,儿童的教育空间被既定化;制度化由外而内的'压榨',儿童的教育空间被独立化;教育实践者自内而外的'窄化',儿童...

  • 儿童艺术学习过程与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作者:陈晓芳 刊期:2019年第02期

    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五省市部分幼儿园414名儿童艺术学习活动过程及教师指导行为的现场观察、数据抽样及案例分析,发现儿童在自由艺术探索活动、艺术区域活动、艺术集体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艺术学习是儿童的内在需要,儿童天艺术;整合的艺术学习方式促进儿童审美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充分而富有结构的环境材料促使儿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