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8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9162
国内刊号:62-1086/C
创刊时间:194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024
复合影响因子:3.33
总发文量:1472
总被引量:12581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6.2639
立即指数:0.0458
期刊他引率:0.9624
平均引文率:17.855
  • 施特劳斯与启蒙哲学(上)——读施特劳斯早期文稿《柯亨与迈蒙尼德》

    作者:刘小枫 刊期:2009年第03期

    哲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启蒙性质的,但是,西方哲学史上呈现出两种启蒙,一种是真的启蒙,一种是"蛊惑人心"的假启蒙,施特劳斯早在《柯亨与迈蒙尼德》中就已注意到两种启蒙的品质差异。本文拟通过绎读这篇早期讲稿,澄清因受现代启蒙教育而养成的一些重大且基本的糊涂哲学观念。

  • 《高尔吉亚》:柏拉图虚拟的冥府

    作者:李致远 刊期:2009年第03期

    从《高尔吉亚》的戏剧形式入手,着重探讨了文本里几个含混不清的场景细节,并通过对照柏拉图其他对话作品,分析这些细节在整个作品里的含意和作用,由此揭示出《高尔吉亚》的某些整体特征和作者柏拉图的写作意图。

  • 罗马哲人的闲暇观——塞涅卡作品中的闲暇问题

    作者:肖剑 刊期:2009年第03期

    以亚里士多德为首的西方古典哲人认为,"闲暇"是沉思默观的哲学生活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何以"闲暇"与哲人的幸福生活有如此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古罗马哲人塞涅卡讨论"闲暇"的三篇论说文的分析,我们将进一步感受"闲暇"对于西方古典思想的重要意义。

  • 尼采论“悲剧性”与希腊品质

    作者:凌曦 刊期:2009年第03期

    尼采对古典学术的贡献不在于具体的研究,而在于对理解古希腊品质所提出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见解。尼采关于古希腊悲剧本质的认识构成这些见解的核心。通过简要论述构成《悲剧的诞生》中的"悲剧性"的其中两个要素:希腊人对自然本质的悲观主义认识以及尼采的悲剧快感论,解释为什么尼采对希腊品质的独特理解对于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重要的意...

  • 从实践美学到生态美学——新时期美学中自然观与自由观的演变历程

    作者:胡友峰 刊期:2009年第03期

    新时期自然观与自由观的演变历程可以从美学的视角加以考察:实践美学以人化的自然观和理性的自由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而后实践美学以感性的自由和对自然观的漠视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新世纪提出的生态美学则以生态的自然观和生存的自由作为其理论的归宿,因而从美学理论的演变可以发现新时期自然观和自由观演变的内在理路。

  • 爱欲解放与审美之维——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

    作者:胡健 刊期:2009年第03期

    爱欲解放本体论的提出,既是马尔库塞对人性的重新解释,也是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压抑人性的新的集权专制,审美之维则是他提出的爱欲解放之路;在他看来,艺术的美学形式具有自主性、超越性与否定性的特性,具有建构人的新感性的政治潜能。

  • 杂史杂传为体,地理博物为用——论《拾遗记》的文体特征

    作者:王兴芬 刊期:2009年第03期

    《拾遗记》结构上史的特征以及内容上的博杂,使其成为一部兼具杂史杂传与地理博物两种文体特征的典型的志怪小说。《拾遗记》这种一书兼综二体的文体特征,是魏晋南北朝多种体例的志怪小说在长期发展演变中由分离逐渐走向融合过程的体现,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 宋代晁氏家族诗歌特色论

    作者:刘京臣 刊期:2009年第03期

    晁氏在文学家族繁荣的宋代具有代表性,其家族诗歌既表现出尚奇求奇的创作倾向、永怀善怨的抒情特点、企慕东皋的归隐情怀和是身为客的漂泊意识的共性,又随着个性差异有所不同。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使中国文化充满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 5·12震后社区中社会工作的专业智慧

    作者:顾东辉 刊期:2009年第03期

    社会工作是灾后社会重建的重要内容。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在嵌入当地体制的基础上,参鉴社会工作的要素架构和过程模式,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开展了较长期的专业服务,协助当地居民较快地从负面消极状态恢复到生活常态。作者认为,灾后社会服务应该更好地领悟"社会工作场境"的内涵,在恪守专业伦理的基础上优化过程技术,并注重效果评估的科学性。在...

  • 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案设计

    作者:费梅苹 刊期:2009年第03期

    灾后社会工作的方案策划对于地震灾区社会重建十分重要。本文以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案例,从介入背景、项目设计和专业反思三方面对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 “社区为本”的综合社会服务: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作者:徐文艳 沙卫 高建秀 刊期:2009年第03期

    随着"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援建工作向社区重建阶段的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将发挥日趋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本文参照源于社区精神卫生领域的卡普兰三级预防体系理论,结合已有的相关服务实践与思考,提出社区重建中的社会工作实务应建立一个以社区为平台、预防性与治疗性工作并重、以增加外部资源联结和内部资源发掘为根本宗旨的社区为本的综合服务框...

  • 结果导向的社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研究——以都江堰市城北馨居灾后重建服务为例

    作者:朱晨海 曾群 刊期:2009年第03期

    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关的政府职能转型要求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由政社高度合一向政社分工合作迅速转变。"公共管理社会化"与"公共服务市场化"使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供给方,很大一部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能将向非营利组织转移,而其中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构建基于结果导向的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体系,则能够对服务...

  • 对近代边疆教育研究的思考

    作者:田正平 张建中 刊期:2009年第03期

    近代边疆教育包括边疆民族教育、边政教育及面向国民的边疆常识教育等三个层面。学术界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从区域教育或民族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虽然各有特点,但也各有不足,似乎很难涵盖近代边疆教育的丰富历史内涵。而通过教育现代转型、近代国家构建以及中央-地方互动等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则大体符合近代国人对边疆教育的理解,也有可能接近百年...

  • 《科学》月刊的创办及对科学教育的弘扬

    作者:曲铁华 袁媛 刊期:2009年第03期

    《科学》月刊是中国出版史上历时最长的自然科学刊物,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并在科学宣传、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科学》月刊的创办缘起入手,梳理了该刊物的发展概况,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概括,认为它介绍、宣传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倡导...

  • 论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内涵

    作者:王鉴 安富海 刊期:2009年第03期

    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把民族教育事业作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优先发展;二是把民族教育作为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的重点,优先发展。这是由民族教育的特殊使命及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所决定的。新时期实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政策的倾斜,要集中力量办好民族地区的"寄宿制学校",要建立民族地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