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

文史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 Philosophy

杂志简介:《文史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0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学术铭家与学术史、国学研究、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国际刊号:0511-4721
国内刊号:37-1101/C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5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2
复合影响因子:0.63
总发文量:1156
总被引量:12421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9.1364
立即指数:0.0286
期刊他引率:0.9822
平均引文率:17.5786
  • 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

    作者:李伯重 刊期:2008年第01期

    我国的经济史学的前身是传统的“食货之学”,但是作为一个学科,却是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传入以后出现的。它迄今已经历了萌芽、形成、转型和发展阶段,并在此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即1949年以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历史主义史学传统、1949年以后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以及1978年以后形成的多元化史学传统。这三个传统都是我国的经济史...

  • 《文史哲》2006年度“名篇奖”揭晓

    刊期:2008年第01期

    经过历时近半年的筛选和评审,《文史哲))2006年度“名篇奖”于近日揭晓。两篇论文获得该年度“名篇奖”,它们分别是葛兆光先生的《道统、系谱与历史——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2006年第3期)以及杨春梅先生的《去向堪忧的中国古典学——“走出疑古时代”述评》(2006年第2期)。

  • 盲人摸象与成竹在胸:分科治学下学术的细碎化与整体性

    作者:桑兵 刊期:2008年第01期

    近代以来,分科治学,已成体制,纵横两面,相互隔膜。所做学问,或许符合后出外来的学科轨则,却不理解前人的习惯做派。诩为占领制高点的专家之学,渐成割据分封,画地为牢,而占山为王与落草为寇实无二致。至于所谓跨学科,则往往是坐井观天,或踉跄跳跃,以局部求通论,以归纳代贯通,势必以偏概全,看来成碧。分科治学之下,学人的眼界日趋...

  • 从中西哲学比较到中观哲学

    作者:胡伟希 刊期:2008年第01期

    将中国哲学置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野下加以观照,可以发现:中国哲学属于中观思维,其特征有五:1.分剐“两边”,2.执两用中,3.否定辩证法,4.讲究经权,5.强调“时中”。对于中国哲学而言,中观不仅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而且是存在论与人生的在世方式,它要解决的是“有”与“无”这两个世界的对立与紧张关系;而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一依...

  • 孔教会始末汇考

    作者:张颂之 刊期:2008年第01期

    孔教会是民国年间出现的一个以树立孔子为教主为目的的宗教团体,在社会上一度颇具影响力。孔教会主要是由康有为、陈焕章师徒发起,联合了一些遗老及各种保守人士组成。孔教会本是康有为实现当年政治抱负的一种手段,所以,其成立后就介入到民初复杂的政治纠纷中,其兴衰也与时局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孔教会的兴衰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康有...

  • 宋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考辩

    作者:李华瑞 刊期:2008年第01期

    宋神宗在熙宁初选择王安石的思想或施政纲领作为“国是”进行变法,但在变法过程中又不愿放弃“异论相搅”的祖训,最终导致王安石辞去相位。宋神宗亲自主持元丰时期的变法活动,并确立了“立法于此,使奉之于彼,从之则为是,背之则为非”的国是宗旨。宋神宗选定“国是”的做法不是“不能由皇帝‘以合其取舍者’为标准而作单方面的决定”,而是...

  • 中国古代三种基本的观时方式——切入古代时间意识的一个维度

    作者:詹冬华 刊期:2008年第01期

    在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谱系中,存在三种基本的现照时间的方式:“执有观时”、“体无观时”、“解空观时”,分别对应于传统的儒家、道家和佛禅这三种文化类型。传统儒、道、释观照时间的方式不同,其各自超越时间的路向也不一样,儒家是持存和延续“有”,道家是返回本源之“无”,佛禅则是破除执念、顿悟证“空”。这三种观时方式可以概括出两...

  • 舜之为帝论

    作者:周甲辰 刊期:2008年第01期

    在先秦儒家对舜之为帝故事的解读中,蕴涵着对超越人性、人情的极端道德的崇尚,蕴涵着“圣人为王”的理念。儒家“言必称尧舜”,目的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其结果却是引发了道德的异化和人格的畸形。

  • 论汉晋间“诗缘事”说的形成与消解

    作者:曹胜高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两汉诗论家在对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民歌的总结中提出了“诗缘事’’说,强调诗歌的叙事功能,并在汉魏之际成为有影响力的诗学主张。但在魏晋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缘事’’说不断消解,“诗缘情”的诗学观念逐渐形成,伴随着创作实践和文论建构同步繁荣,最终形成了中国诗歌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的特征。

  • 二冯诗学的影响与虞山派诗论

    作者:蒋寅 刊期:2008年第01期

    常熟的学术和文学在清初江南文化区域中显出特别的风貌,钱谦益以文坛盟主的地位开虞山诗派的先声,身后形成宗法冯舒、冯班兄弟和宗法钱陆灿的两个分支。二冯发展钱谦益诗学中的晚唐倾向而形成自己的特点,他们编纂、注释和批校的几种诗歌总集、别集,藉当地发达的图书收藏、刊刘和流通渠道广为传播,确立了在虞山诗学中的主流地位,有力地影响...

  • 现代和谐的哲学与美学思考

    作者:周来祥 刊期:2008年第01期

    现代辩证和谐论是对黑格尔近代对立矛盾论的超越,现代和谐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现代和谐的基础是矛盾双方或多方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及利益的不断协调性。二、现代和谐的发展过程是矛盾和谐体中各因素、各方面互补互动、互渗互融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亲和协调、团结合作不断增强和提高的过程。三、现代和谐发展的指向和...

  •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杨柳题材创作繁盛的原因与意义

    作者:程杰 刊期:2008年第01期

    杨柳是中国文学中最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之一,有关作品数量繁多,历史地位极其显著,与松、竹、梅相伯仲。杨柳的种种自然生长优势和人类社会广泛的种植与悠久的应用,使其成为中国社会最普遍、最家常的树种,同时也赋予了其在文学世界的表现优势。杨柳在中国文学中形成了品目极其繁富的题材系统和意象群类。杨柳题材创作的繁盛,是杨柳自然景色...

  • 晚清欧日人士的“中国讲述”与中国民族叙事的发生

    作者:李青果 刊期:2008年第01期

    晚清民族叙事的兴起,是中国文学的一大变局。这种变化部分有赖于当时来华欧日人士“中国讲述”提供的“国民性批判”写作资源和“想象中国”的新方法。它们对中国民族性展开的广泛研究和批评,为晚清趋新之士提供了由域外眼光观察中国的独特取径,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也提供了从思想启蒙到文学启蒙的进路及中国文学需要变革的信息。不仅梁启...

  • 中国经济实力的定量评估与前瞻(1980-2020)

    作者:胡鞍钢 刊期:2008年第01期

    从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PPP)两种方法的角度来看,1980年以来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变化,都呈现了中国在迅速崛起的状态。从汇率法的角度来看,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0年美元价格)计算,1980年中国GDP仅占世界总量的1%,到2005年上升为世界总量的5%,从世界第10位,上升为世界经济第四大国,居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从购买力平价法的角度...

  • 协调与合作视角下的企业集团治理框架研究

    作者:徐向艺 谢明亮 刊期:2008年第01期

    传统企业集团分析既有企业与市场的二分法分析框架,即企业集团呈现出层级中间组织结构特征;亦有企业、市场与网络三分法分析框架,即企业集团呈现出网络结构特征。其实,企业集团的运行、风险和战略决策不仅依赖于层级关系,而且还依赖于网络关系。企业集团的本质是“嵌入”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协调与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