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学院学报

文山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Wenshan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文山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216/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生物资源开发研究、化学与化工研究、数学研究、区域经济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信息技术研究、基础教育研究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文山学院
国际刊号:1674-9200
国内刊号:53-1216/Z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1914
总被引量:2460
H指数:11
期刊他引率:1
  • 杨增新时期新疆统税探析

    作者:陈福麟 刊期:2019年第02期

    统税是杨增新时期新疆税收收入之大宗。一般情况下统税交由商人包办,包办有严格的手续规定,后逐步收回。杨增新时期,统税收入逐年增加,其在税收收入中所占份额大且稳定,成为政府机关正常运作、各项事业正常开展的一大财政保证,从这个层面出发,结合当时新疆工商各业落后,财政收入困难,而支出却不断增加的事实,统税对于当时的新疆是有积极意义的。...

  • 清后期西南边疆民族治理的历史审视(1851-1911)

    作者:马亚辉; 陈逸飞 刊期:2019年第02期

    咸同时期西南边疆发生大规模起义,根源在于封建制度下的田产高度集中,祸植于清朝前期。为稳定西南边疆,清朝政府对连绵不绝的民族起事采取剿抚兼用的手段;光绪时期恢复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蠲免赈恤,革除积弊,但杯水车薪,西南边疆仍然民族起事不断;光绪和宣统时期加强对土司的治理,一是对一些土司改土归流,二是兴学安边,在土司地区推行近代化教育。...

  • 清至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原因探析

    作者:李瑞奎; 刘建兰 刊期:2019年第02期

    西宁地区在清民国时期是我国西北重要的交通要塞,同时也是重要的区域性商品生产基地。这里的区域性商品生产主要有农业商品生产、畜牧业商品生产和手工业商品生产三种类型。农业商品生产集中于湟水流域,黄河干流上分布较少;畜牧业分布广泛,且集中于大通、贵德等地;手工业主要集中在贵德、西宁等地。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地理环境、政治因素...

  • 云南边境地区网络信息安全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作者:戴子寒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为我国陆疆之一的云南边境地区,是我国边疆繁荣稳定的重点地区,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但与此同时,其自然通道众多导致了该地区边境安全管理的碎片化。在网络信息安全时代,由于它特殊的地缘结构和环境,使得境外犯罪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跨国犯罪,使云南边境地区的网络信息安全呈现出传播工具的隐型化、宗教渗...

  • 广南八宝壮族四时节气糯食养生探析

    作者:杨斌; 李念容; 秦莹 刊期:2019年第02期

    云南省广南县八宝镇是著名的'八宝米之乡',这里的居民以壮族居多,有着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糯食作为壮族饮食文化的代表,对于八宝当地居民的饮食影响深远。文章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八宝镇壮族四时节气糯食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制作食材功效,通过对八宝壮族四时节气不同糯食制作食材的功效分析将其与时下热门话题'食药同源'相结合探析糯食的养生作用...

  • “书同文”:对于滇东北次方言苗文通用文字统一使用的反思

    作者:叶洪平; 汪倩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世纪早期,基督教传入滇东北地区,许多苗族委身其中。传教士为了传教的方便与当地的苗族和汉族信徒合作,为没有文字的苗族创立了文字,即'柏格理文'。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又陆续创立了'拉丁新苗文'和'规范苗文'。这三种文字一直在滇东北苗族聚居区并行使用和推广,形成一种'混杂'的情况。近期,滇东北苗族形成共识,要统一使用自己的文字。这样的...

  • 文山苗族传统禁忌习俗文化的积极意义

    作者:雷丽; 项正文 刊期:2019年第02期

    苗族传统禁忌习俗文化是苗族特有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文章对文山州苗族传统禁忌习俗文化作广泛调研,先对禁忌作简单阐述,然后将文山苗族传统禁忌习俗文化进行类型归纳并阐释。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类型分析它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意义。

  • 符号下的调适:哈尼族宗教生活中鸡的文化研究

    作者:李宗朋 刊期:2019年第02期

    哈尼族是西南世居居民氐羌的后裔,较早的驯化、饲养了鸡,并且在认知上已经将其超脱了食物的范畴。鸡的身影活跃在哈尼族宗教的神话、祭祀、叫魂、占卜等诸多领域,并被赋予了驱邪避恶穰灾、吉祥幸福美满的符号意义,成为意义符号。通过这些意义符号,鸡成为哈尼族与神鬼、与他人交往的重要媒介,对调解人与鬼神和他人关系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神、人...

  • 云南“直过民族”研究述评

    作者:兰良平 刊期:2019年第02期

    云南'直过民族'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使用的特殊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我国学者在云南'直过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扶贫开发、教育、党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然而,研究成果实践运用多、学科知识较窄、研究广度不够。所以,在云南'直过民族'的未来研究中,应促进理论与实际结合、拓展学科视野、挖掘研究广度。

  • 翁丁村公共空间与文化旅游的关系研究

    作者:高源 刊期:2019年第02期

    少数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存续和传承的具体空间,在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从单一农耕生计模式向寻求新产业作为支撑发展的选择。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文化旅游业可以将村寨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经济资源,能带领村寨走出贫困,也可实现民族文化的动态保护,而这一过程发生的载体恰好是村寨公共空间,文化旅游业与公共空间存在着微...

  • 民国广南地志资料点注(之二)

    作者:李亚丽; 杨永福 刊期:2019年第02期

    民国时期,云南学会曾经下文各县,就所列项目征集资料。当时各县为此均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广南地志资料就是此次开展调查后所获得的初步成果。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民国广南县的自然环境、民族种类及习俗、政治、经济、教育以及文化遗迹等方面的情形,对于今人了解和研究当时广南县的经济社会状况具有较大参考价值。故经整理后,分期刊发,以飨读者...

  • 试析中原盘古神话中的原始神话意识

    作者:唐霞 刊期:2019年第02期

    神话自产生起,其神话意识便萌生其中,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神话意识成为其本质的内核和精神所在。中原盘古神话作为人类对于天地宇宙初次探索和认识的结晶,以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口头传承的特点,更为典型地保留和体现了人类这一精神现象,其中蕴含的原始神话意识表现出具体直观、情感性和交感互渗的特征。

  • 杜牧咏史怀古诗对前代作品的超越

    作者:杨世全; 徐旭平 刊期:2019年第02期

    咏史怀古诗首创于东汉的班固,至唐代杜牧已成蔚然大观。杜牧的咏史怀古诗,在诗歌立意上以理性的思辨精神审视历史,化历史已然为历史应然,标新立异,呈现出历史的理想状态。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杜牧善于截取历史的深镜头,运用逆向思维把握历史,提出与传统观点相对立的独到见解。

  • 浅析凌力历史小说《少年天子》的新历史主义特色

    作者:郑逸群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从轶闻主义、小人物命运和历史背景下的诗学意境三个方面分析凌力历史小说《少年天子》的新历史主义特色。和以往传统的历史小说不同,该小说设置多条主线,从社会的各个角度对清初的历史环境加以审视,并且开始关注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外部景物描写。着重刻画了顺治帝福临与董鄂妃、柳同春与乔梦姑的爱情悲剧。

  • 由“离合”到“索隐”文学批评方法考证

    作者:赖晓琳 刊期:2019年第02期

    '离合'作为一种诗歌创作方法,起源于先秦时期谶纬之学中汉字的离析分合,后逐渐应用于诗歌、戏曲等文体创作之中。与之相应,后世学人开始从'离合'角度对文学文本进行关照,这一思维方式与发微于唐代、兴盛于清代的'索隐批评'有异曲同工之妙,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