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文教资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3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语言学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哲学史学研究 、思想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高教高职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8359
国内刊号:32-1032/C
全年订价:¥ 964.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775
总被引量:26981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3.7141
立即指数:0.0032
期刊他引率:0.7105
平均引文率:2.0914
  • 元稹《莺莺传》张生“忍情”之小探

    作者:李苑溶 刊期:2019年第26期

    唐人元稹所作《莺莺传》为唐代传奇代表作,然崔莺莺与张生二人的爱情以张生的“忍情”而告终,并未修成正果。对于张生“忍情”之因,历来众说纷纭,作者欲从文本中张生的形象出发,结合崔莺莺的身份及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探讨张生“忍情”之因,从而更好地理解《莺莺传》,理解元稹。

  • 《虬髯客传》主旨再思考

    作者:常思礼 刊期:2019年第26期

    《虬髯客传》是唐传奇名篇。传统分析认为,主旨在于维护唐朝渐趋没落的封建统治、宣扬封建正统论与天命观。但是,一些具体的人物刻画与情节安排常常在深层次上显示出对传统观念的背离,对统治者进行劝诫与警喻,成为新的审视下《虬髯客传》的主旨内涵。

  • 审美语境中探贾宝玉死亡观的根由

    作者:朱曰辰 刊期:2019年第26期

    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乐生恶死”的死亡观,《红楼梦》对死亡的阐释是直接的。主人公贾宝玉是大观园中最主要的死亡事件见证者,也是小说中谈论死最多的人物,他的死亡观最独特,最具有美学研究价值。本文运用中国传统的美学观点及西方存在主义美学的一些观点,从悲剧意识、灵与肉的关系、庄子美学的“虚己之道”三个方面分析,从审美语境中探讨贾宝...

  • “大嚷”与“毁屋”——试论鲁迅在“铁屋子”中的自救

    作者:张颖 刊期:2019年第26期

    “大嚷”和“毁屋”,是铁屋子中清醒的人采取的两步求生行动。所谓“大嚷”,在于首先改造启蒙者的国民性,但《新青年》的“将令”使鲁迅在《呐喊》创作中隐去了这一意图。鲁迅在《彷徨》中,对启蒙者国民性进行了暴露。所谓“毁屋”,即通过启蒙,改造社会,以谋求合理的新生活。不论是对鲁迅还是对参与启蒙的青年,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毁屋”...

  • 《江南的冬景》审美意蕴试探

    作者:王云峰 刊期:2019年第26期

    《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散文中的名篇,语言清新,情味悠长,能够很好地体现作者散文的美学特征,有着丰厚的审美意蕴。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天气,在作者笔下连缀成江南冬日风情画卷,联合构筑情境之美。赏读这篇文章,应该从解析文章的结构艺术之美入手,赏景玩情,探寻和体会文章的情境艺术之美。

  • 细读穆旦的《我看》

    作者:陈一芒 刊期:2019年第26期

    《我看》是穆旦早年的诗歌作品,被选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然而,对于本诗的细读与鉴赏,资料偏少。笔者查阅大量文献,结合自己的理解,从创作背景、浪漫主义、风景、自然、自我、整体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与鉴赏,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 借助格雷马斯行动元理论分析《美生中国人》人物的文化身份

    作者:王梦宇; 邓小红 刊期:2019年第26期

    本文利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态和行动元理论,探讨《美生中国人》一书中文化身份变化的脉络和对个体成长的反思。从理论的三组行动元(主体与客体、接受者与发出者、帮助者与反对者),以及故事情节的四个阶段(产生欲望、具备能力、实现目标和获得奖赏),对应分析漫画文本中的文化身份,探讨漫画文本研究的新思路和追寻文化身份应采用的态度方法。

  • 先秦出土文献话题类型调查的语言学价值探析

    作者:罗曼 刊期:2019年第26期

    本文以先秦四种出土文献为例,提出一种认定出土文献语料类型的研究思路,即对先秦出土文献逐字意义描述后,根据既设的一个能全方位反映语言交际内容的语义分类体系,分类统计相关文献中各类语境字义单位的出现频率、语境字义单位数等,确定每种文献的话题热点、盲点及盲点边缘区的情况。话题热点是文献语料类型的重要判定标准。通过话题类型的调查,...

  • 四川丹棱方言中的复数标记

    作者:胡季玫 刊期:2019年第26期

    本文根据语法意义上的“复数”表示多个同类个体,离析出丹棱方言中有三个复数标记,即:些、们、伙,但这三者的分布不同。其中“些”的分布最广,可以附加在一般名词后,并且“些”在丹棱话中表复数是非强制性的。“们”的分布最窄,除附加在人称代词后外,还可以附加在少数几个表亲密关系的名词后。“伙”的使用范围大于“们”,小于“些”,主要用于表...

  • 山东济宁方言语音研究述评

    作者:张子璇 刊期:2019年第26期

    1985年以来,济宁方言的语音特征描写一般作为山东方言区研究、普通话推广资料的一部分出现。近年来出现以济宁方言为对象的专门研究,但不够充分和深入:有些声学实验只取一位被试,说服力较弱;有些语音描写不够准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本文梳理了济宁方言研究的情况,认为今后可以以声学实验为手段,对比不同年龄段的发音面貌,以观察地区语言的发展...

  • 工具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机制

    作者:喻锦; 王兴书 刊期:2019年第26期

    工具名词能够借用为名量词不仅与其语法特征有关,而且与工具名词借用为工具名量词时的转喻认知机制有关。借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转喻过程,工具名词在借用为工具名量词的过程中,实现了工具名量词修饰的名词中心语从无界到有界的认知。

  • 从隐喻角度分析古诗词中“乱”的含义

    作者:宋娟 刊期:2019年第26期

    本文从隐喻认知中的情感认知角度分析、解读古诗词中一些贬义词表示褒义的情感这一现象。因为情感认知的普遍性,人们认为山石花木、蝉鸣莺飞等自然现象是“自然为美”。了解隐喻这种认知手段,有助于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中词语使用的奇妙之处。

  • 对外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作者:赵素轶; 段四惠 刊期:2019年第26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首先需要攻破的难关是“语音”。本文通过收集留学生语料,使用录音听辨法归纳留学生最常出现的声母偏误、韵母偏误和声调偏误,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教学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寻找偏误发生的原因,提出有助于留学生克服语音偏误的教学策略。

  • 公元四世纪—六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对汉语言文化的接受

    作者:孙晨阳 刊期:2019年第26期

    公元四世纪—六世纪,是中华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分析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的语言文化政策及举措,发现少数民族在不断学习汉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开始运用汉语言文化。北魏孝文帝推出了规范文字、规范孔庙祭祀的政策,最终通过改革取得了北方地区汉语言文化的主导权,引领汉语言文化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 “水军”一词探微

    作者:王佩 刊期:2019年第26期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词语出现和流行频率越来越高。本文以网络语言中的“水军”一词为讨论对象,首先梳理了词义的变化,指出“水军”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其次,从隐喻机制、语言的经济性、流量经济等语言的内部和外部角度讨论了“水军”词义发展及流行的动因。最后,针对网络水军对互联网平台的影响,提出了对待网络水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