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文教资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3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语言学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哲学史学研究 、思想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高教高职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8359
国内刊号:32-1032/C
全年订价:¥ 964.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775
总被引量:26981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3.7141
立即指数:0.0032
期刊他引率:0.7105
平均引文率:2.0914
  • 论宋词中的贫困书写

    作者:叶烨; 李旸 刊期:2019年第17期

    宋词罕言贫困,与词体文学传统、所需物质条件等均有关系,亦由于题材表现能力的限制。南渡之后宋词表现题材扩展,贫困抒写相应增多。但词中之贫也与宋诗之贫有明显区别,其基本特征是将现实生活中的贫困状态虚化和审美化,体现出追求超越日常生活状态的审美倾向,由这种审美倾向可见宋人对于词体的定位--词应具有超越日常生活状态的品格。

  • 王国维“境界说”与严羽“兴趣说”之再比较

    作者:吴敏倩; 李玉栓 刊期:2019年第17期

    就诗词理论批评层面而言,王国维的"境界说"和严羽的"兴趣说",在强调诗歌创作要以人的内在情感为基础、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要有一种独特的才能等方面,存有相通之处。若站在整个人类文化高度看,"境界说"探讨的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进步,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 从生态批评视角比较研究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的生态思想

    作者:郭丽斌 刊期:2019年第17期

    从生态批评视角阐释作家作品,寻找生态文学中生态意识(Ecological Consciousness)、生态良知(Ecological Conscience)和生态智慧,肯定生态人文精神价值,呼唤人的生态意识和思想,促进生态文明发展。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是中英两国著名田园诗人,生活在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写作特点,但他们的生态思想相似,尊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肯定人的精...

  • 从环境创设角度谈《红楼梦》对《京华烟云》创作的影响

    作者:吴凌辰; 张雪莹 刊期:2019年第17期

    《红楼梦》是后世小说学习的典型,《京华烟云》正是以它为参照写成的。环境作为小说创作的三要素之一,恰恰是易被读者忽视的一点。本文讨论《红楼梦》对于林语堂创作《京华烟云》的影响,重点在于环境创设,主要对社会环境进行讨论,从广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狭义的人际关系、活动处所、家庭氛围入手,在环境创设的演变中唤起读者与作者对小说环境...

  • 试论黄遵宪诗歌中的文学理论革新

    作者:黄瑞钰 刊期:2019年第17期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是岭东诗派的突出代表。在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中,他选择异于以往的"诗外有事,诗中有人"的诗学写作路径,留下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诗歌作品,创新性地留住了客家传统文化与民俗记忆的根。在诗歌传统形式体系中寻求突破,以"我手写我口"的胆识和倡言,昭示并身体力行于诗体、诗歌语言创新变革之路,大胆地摒弃拟古仿古...

  • 周文小说创作论

    作者:黄勇生 刊期:2019年第17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川籍作家周文小说的贡献在于:一是逼近存在主义哲学的生存状态的展示;二是近乎冷酷的独特写实风格。其小说创作从总体上不着意于挖掘乡土性,而是更偏向"五四"以来批判现实的人文主义传统,对于其创作实践的得失,宜实事求是,做出客观评价。

  • 劳伦斯对人的异化和灵与肉关系的剖析

    作者:赵洪霞; 王淼 刊期:2019年第17期

    本文分析劳伦斯作品体现的人之灵与肉的分离、人的异化,阐述劳伦斯创作中对于两性灵与肉完美结合的理想。虽然这种愿望可望而不可即的,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但劳伦斯创作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在于它指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况和生存质量必须改变,因此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 基于精神分析法的莎剧母性缺失现象分析

    作者:彭淼然; 胡哲; 白力文; 杜雪婷 刊期:2019年第17期

    莎士比亚文学作品普遍存在母亲形象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人物母亲在该人物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与失职、女性角色对本身母亲职责的放弃,其后果为男性角色的不婚倾向和女性角色的不育倾向。这种现象在《麦克白》中表现为女性身上母性的缺失,在《暴风雨》中表现为角色母亲的消失,对剧情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梦境分析...

  • 《局外人》中的隐含作者--浅论加缪的帝国意识

    作者:庄敏 刊期:2019年第17期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观照,探讨加缪《局外人》中的隐含作者和潜藏文本,指出潜藏文本与表层文本呈现相悖的价值取向:在表层文本中作者对中心话语权威进行了质疑与解构;在潜藏文本中隐含作者却建构了一套无坚不摧的权威话语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德主义者加缪潜藏的帝国意识。

  • 成长小说视野下的《所罗门之歌》--论反英雄式人物奶娃的自我成长

    作者:宋慧岩 刊期:2019年第17期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当代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小麦肯(奶娃)是一反常规的英雄形象,虽已成年,但心智尚不成熟,没有独立的人格。在利益驱使下,奶娃南下寻找金子,开始了寻根之旅,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最终找到了家族之根。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奶娃的寻根之旅,指出在此过程中奶娃最终自我意识觉醒,在心理上真正成长起来,意识到黑...

  • 菲利普·拉金诗歌中反义关系的构建

    作者:王培娟 刊期:2019年第17期

    菲利普·拉金被认为是继T.S.艾略特之后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本文以拉金诗歌为研究对象,从反义关系构建(constructed opposition)角度分析探讨其诗歌中的语言特质和主题表达,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拉金诗歌,感受其独特魅力。

  • 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以《茨海小学校》为中心

    作者:韩旭 刊期:2019年第17期

    宫泽贤治是日本著名诗人和儿童文学作家。1921年到1926年,他曾任花卷农学校教师。宫泽贤治把对于教育的思考、教师生活的感悟,融入了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其中,《茨海小学校》通过对狐狸小学的描写,反映了作家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古音对“剑桥”译名影响一说

    作者:刘剑 刊期:2019年第17期

    徐志摩先生的诗歌《再别康桥》深受众多读者的喜欢,这首诗歌独具匠心,意蕴悠长。字里行间包含许多意象。然而,很多读者会有疑问,这所诗歌创作于剑桥大学的剑桥之上。为何取名再别康桥,"剑桥"与"康桥"有何区别,本文就这类问题,谈谈古音对"剑桥"地名翻译的影响。

  • 汉语修养对大学生英汉翻译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英汉语言水平的抽样调查

    作者:仲方方; 戚小晗 刊期:2019年第17期

    本文以淮阴师范学院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为考察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得出,在英语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的前提条件下,汉语水平越高,英汉翻译能力越强。母语水平对英汉翻译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倡导以汉语修养的提高促进学生英汉翻译能力提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 新媒体语境下英语财经新闻汉译之译者认知分析

    作者:王婷婷; 李泽星 刊期:2019年第17期

    翻译活动反映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人的认知是复杂且多面的,本文主要探究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自己翻译能力的认知、对英语财经新闻文本的认知、对汉译的信达雅要求程度的认知和对新媒体语境下翻译质量的认知这四个方面。